就在今天!女排传来1个坏消息,U19 2 - 3负德国!国际新规首当其冲

发布时间:2025-06-28 22:10  浏览量:3

截止6月28日,中国女排三条重磅消息直接炸锅!U19女排世锦赛大名单公布,上海天才主攻黄悦鑫挑大梁,可热身赛2-3惜败德国让人捏把汗;国际排联突然传出新规,要求队伍有“球星”参赛,中国女排练兵计划直接卡壳;巴西球星加比评选各国代表人物,朱婷意外落选,李盈莹却被点名。从新人潜力到规则困境,再到老将去留,桩桩件件都戳中球迷的心窝子,这排球圈的瓜,吃得人又兴奋又焦虑!

U19那批小姑娘,看着真让人又期待又揪心。黄悦鑫1米93的身高,扣球又猛又高,当队长确实够格,热身赛跟德国打五局惜败,虽说是练兵没上全主力,但9月份世锦赛跟日本、意大利同组,这签运也是没谁了。关键是张籽萱、王奥芊这些好苗子被国家队抽走,等于折了半条腿——就像好不容易攒了副好牌,突然被抽走两张王牌,袁志教练怕是头都大了。不过北京的金佳宝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亚俱杯和全运会资格赛打得挺硬朗,希望她能在副攻线顶起来,别让黄悦鑫一个人累死。

国际排联那新规,简直是给中国女排量身定做的“难题”。说是要“球星”参赛,可啥叫球星?朱婷算吧,可她现在在意大利联赛好好的,总不能硬拉回来“挂名”吧?李盈莹倒是在,但她还在上升期,哪经得起天天被当“活招牌”折腾?最搞笑的是韩国队,她们哪有啥大牌球星,这规则到时候怕是执行不下去。球迷都说“这是逼着老队员回来撑场面”,可真这么干,新人哪有机会练?之前北京站比赛,场地空一大半,票价贵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年轻人脸生,观众看着没感觉——可谁不是从新人过来的?朱婷刚出道时不也被骂过“嫩”吗?

加比选李盈莹不选朱婷,这事儿吵得快翻页了。有人说“加比跟朱婷私交好,故意避嫌”,也有人觉得“这是明摆着认可李盈莹现在的地位”。其实想想也正常,朱婷这两年在国际赛场露面少,李盈莹倒是在国家队扛着主攻线打,加比天天跟她在赛场上碰,肯定更熟。但要说朱婷就此被“取代”,那也太扯了——她那强攻实力,放眼世界排坛还是顶尖的。只是国家队现在一门心思练新人,朱婷回不回、啥时候回,怕是比解数学题还难。

这三件事凑一块儿,说白了就是“成长的烦恼”。新人要机会,规则要流量,老将要体面,哪头都不好得罪。球迷看着着急,一会儿骂“练兵太狠”,一会儿怕“新人顶不住”,说到底,还不是盼着中国女排能一直强下去?

说到底,女排这一堆事儿,绕来绕去就一个核心:到底该为“未来”让路,还是向“当下”妥协?

U19抽走主力去补国家队,美其名曰“锻炼新人”,可真到了世锦赛,难道让黄悦鑫一个人带着半支队伍去硬拼日本、意大利?就像农民种地,刚长出的青苗就被薅走一半,还指望秋天丰收?球迷骂“拔苗助长”,不是没道理——年轻球员需要的是完整的团队磨合,不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临时拼凑。

国际排联的“球星新规”更像个笑话。为了收视率逼球队摆球星,可排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朱婷要是真回来“挂名”,坐在场边看球,这叫尊重老将还是消费老将?李盈莹被推到前台当“球星”,她扛得住这压力吗?之前北京站空场,怪观众不认新人,可谁又给过新人“被认识”的时间?当年朱婷刚打主力时,不也经历过输球被骂的阶段?现在嫌新人“撑不起场面”,当初又何必急着把老将往外推?

加比选李盈莹,与其说是“认可”,不如说是给了我们一个提醒:排球圈认的是“当下的表现”,不是“过去的功劳”。朱婷的辉煌谁都记得,但她现在不在国家队主力阵容里,被忽略也正常。可球迷吵“朱婷被轻视”,本质上是怕“女排没了顶梁柱”——这种焦虑,恰恰说明我们对新人还不够信任。

其实哪有什么完美的选择?练兵就别怕暂时没人气,要流量就别嫌老将占位置。女排的底气,从来不是靠一两个球星撑起来的,而是一代代人接棒跑出来的。现在的纠结、争吵,都是为了将来能跑得更稳。

你们说,是该让新人多摔几跤慢慢成长,还是暂时请回老将稳住场面?这道题,怕是比赢一场比赛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