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眠于此地某处

发布时间:2025-06-28 23:50  浏览量:2

这个题目是位很有名的物理学家的墓碑上的碑文。

这位物理学家的墓地位于摩纳哥迪巴维埃拉。

这位物理学家是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这位物理学家因其在物理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及巨大贡献,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位物理学家研究量子力学,发现量子的不确定性。他把这种不确定性引申到日常的生活上面。

所以,他在死后,还依旧坚信着这种不确定性。

所以,他在他死后的碑文上,亲自写下“我长眠于此地某处”。

他明明就长眠在摩纳哥迪巴维埃拉的墓地里,却偏偏还要加上一个“某处”。

这个“某处”,正是他的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的处溢。

我其实对这位物理学家一无所知,他的生平,他的籍贯,他的研究,我都一无所知。

我是通过一本小说知道他的。

这本小说叫做《我杀了薛定谔的猫》。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意大利人,名字好长,中间还有间隔符号。我觉得有点麻烦,把前面的都省去,只留下最后那一节作为他的名字。这样,这部小说的作者的名字就是格雷森。书上没有他的外文名,就只有这个译名。译者叫杨兰。看样子,或者看这名字,这位译者有点像是女子。

我从图书馆借这本书,纯属无意,只是因为借了另外一本很大部头的小说,再顺带借一本好消遣的小说,以缓解看那大部头小说带来的紧张和烦躁。

因为从题目看《我杀了薛定谔的猫》,我以为这是一本轻小说,一本带推理的轻小说,一本娱乐性很强的轻小说。

这大概也是我的无知造成的。我以为薛定谔是小说人物,他的猫,也不过是他养的一只宠物。杀了这样一只猫,也不过增加小说的噱头。我以为是这样。

待看了这部小说,我才知道大错特错。这哪里是什么轻小说,哪里是什么带推理的轻小说,哪里是什么消遣的娱乐的轻小说。

这是一本介绍量子物理学的小说,薛定谔也是一位物理学家,与爱因斯坦同时代的物理学家,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拿一只猫作比喻,说如果把一只猫、一瓶毒药和有放射性核衰变的装置关在一个盒子里,当核物质衰变时,释放的粒子会触发装置,打翻盒内致命的毒药,瞬间杀死那只猫。但是,核衰变发生的时间却是不确定的,所以,当人们打开那个盒子时,看到的那猫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

换句话说,打开那个盒子时,人们并不能确定那只猫的生与死。这就非常形象地解释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

这就是薛定谔的猫的来历。这与什么推理有个毛的关系。

而且整部小说充斥着大量的物理学方面的专有名词,看起来非常吃劲,非常深奥。我都几乎要放弃不看了。

那么,我开头所说的这位物理学家,也是与薛定谔,与爱因斯坦同时代的人,而且都是交往密切的人。他叫海森堡。

其实,我们所有人,又何尝不是在死后长眠于某处呢?

不过,读过这部小说,还是有收获的,就是知道了一个叫不确定性,还知道了什么是薛定谔的猫。这也算是长知识了。这与读那种纯消遣娱乐性小说还是有点不一样。

但相对来说,我还是喜欢读那种比较带消遣和娱乐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