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达成关税协议,如此丧权辱国,李在明支持率却飙升?跪久了!
发布时间:2025-08-04 21:45 浏览量:2
韩国总统李在明的支持率势头挺猛,连续五周稳稳站在60%以上,还在往上走。这当然跟他铁腕收拾前总统尹锡悦夫妇脱不了干系,韩国老百姓看这种追责财阀特权的事儿挺解气。但另一面,有点让人看不懂的是,在他主导下跟美国签的那个关税协定,居然也成了给他涨分的因素。这实在让人忍不住摇头:韩国人啊,你们这腰杆子是不是弯了太久,忘了怎么反抗了?
放眼看看特朗普对全球搞的那套关税大棒子,虽然不少国家最后还是没扛住,好歹人家反抗的动静还是有的。日本人那边骂骂咧咧,觉得安倍政府签得窝囊,几乎成了“国难”;欧洲那边,法国总统马克龙直接说签这种协议是“欧洲最黑暗的一天”,怨气冲天。唯独韩国,成了个例外。仔细看看条款,大家关税都是15%,看似平等,但韩国按自己的经济盘子一算,要额外给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这负担着实沉重,简直就是份不平等条约。按常理说,这明摆着的亏本买卖,老百姓不炸锅才怪。可奇了怪了,不少韩国人还觉得李在明这事儿办得好,是他的功劳,支持率不降反升。这反应,除了说“跪久了站不起来”,恐怕也没别的解释了。
掰扯掰扯历史就明白了,韩国的脊梁骨,从来没真正挺直过。历史上的朝鲜王朝,那是中原王朝的附庸,事事得看中原朝廷脸色,国王接诏书都得跪着。后来被日本殖民几十年,连名字都得改成日本姓,强迫学日语参拜神社,祖宗的东西都快丢了。好不容易熬到光复,接着就成了美国的盟友,或者更直白点,是“小弟”。美军驻扎到现在,一些特权还在那。所以说,对韩国的某些群体而言,当“小弟”被“大哥”要点东西,似乎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新鲜事儿,仿佛历史上就该如此。
看看现在的韩国社会也能印证这点。国内全盘西化风气那叫一个盛,信基督教的人口都超过一半了,这在东亚可是独一份。首都首尔,繁华街区里咖啡馆开得遍地都是,三步五步就能见着一个。教育文化上也是全面向西方看齐,不少人甚至直接移民美国,现在在美国的韩裔移民都超百万了。这些日常可见的现象,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一种心态,很难让韩国真正在心理上、精神上挺起腰杆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很多韩国人看来,只要老大美国压榨得不至于太狠,咬咬牙,满足人家的要求就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韩国政坛看起来热热闹闹,好像有不同派别,但实际上,你很难把他们分成真正的“亲美派”和“反美派”。无论哪个党上台,无论嘴里怎么喊,本质上都是亲美的。区别可能只在于怎么亲、姿态怎么摆而已。所以啊,李在明支持率这阵子的“涨”,看似繁荣,细究之下,无非是个老大哥打板子时下手看似轻了点的“甜头”。当老百姓为这种“国耻”式的协议送上掌声时,他们庆祝的恐怕并非国家尊严的维护。韩国人端着星巴克咖啡坐在江南的咖啡馆里,围观着尹锡悦受审的新闻推送,或许真觉得自己生活在独立强盛的国度。只是杯里那来自西方的咖啡豆,咖啡凉了也洗不掉那份根植在历史深处的无奈与顺从。那3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更像是浇在殖民伤痕上的一捧冷水,清醒又刺骨。说到底,这场高支持率的闹剧背后,站着的依然是一个站不直的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