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 作者 周 波
发布时间:2025-08-04 22:32 浏览量:2
说起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文友们背诵的应该是滚瓜烂熟,一点不为过。这首仅二十字的短诗,其所以能够成为千古绝唱,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它创造了完整优美的意境,具有特别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登的鹳雀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已被洪水冲没),共三层,由于楼址地势高,所以登楼远望,周围景物尽收眼底:远处是中条山,近处是滔滔奔流的黄河,极目远眺,还可隐约看到晋南和渭河两岸的奇景。因此,鹳雀楼在唐代成为登临之胜地。
王之涣在这首诗中,粗线条勾画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景物,显示登高远眺之心旷神怡。通过“依”、“流”动词,使自然景物似在灵动,赋有生机勃勃的“神态”。勾画出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滔滔黄河水的声响。
再说“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使人们想象中的“山”、“河”也染上了不同颜色。
诗的后两句,貌似说明一种哲理,实则显示出,要看到更广阔更奇丽的情景,那就得“更上一层楼”。
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铺垫,后两句也不干枯,相反与前面的景象衔接自如,气脉一贯,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新颖而又完整的登楼远眺图。
由此可见,诗人主观思想感情也表达的很到位,仅从登高望远的此情此景,就可看出诗人思想境界的豁达高远,凭添了诗人蓬勃向上的壮阔情怀。
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升人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精神境界,昭示美好生活——诗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