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至今第9天!调查结果仍未公布,释永信家族究竟搞了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5-08-04 22:51 浏览量:2
调查已经九天时间,结果依旧遥遥无期,释永信到底犯了多大事?
7月27号,释永信塌房了,消息来得突然,但内容却不新鲜,官方通报直指这位少林寺的掌门人涉嫌挪用公款、侵占资产,还严重违反佛教戒律,与多名女性有不正当关系。
这位执掌少林近四十年的方丈,曾被誉为“佛门CEO”,把一座穷得叮当响的古刹,打造成了年收入估算超十亿的商业帝国,人们不禁要问,释永信家族到底搞了多少钱?
时间拉回到1981年,16岁的安徽少年刘应成来到嵩山,他眼前的少林寺只有9个和尚,守着28亩薄田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是他仍然拜师学艺得法名“释永信”,这时候的他对佛法似乎有着向往。
谁也没想到,第二年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火遍全国,一毛钱的票价卖出了1.6亿的票房,寺院第一次尝到了“流量”的甜头,而年轻的释永信敏锐地看到了其中的机会,这部电影就是释永信开启成功魔盒的钥匙。
他确实有商业头脑,1999年,34岁的他成了少林寺史上最年轻的方丈,随后便大刀阔斧地开启了商业化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巨量的流量将他的财富心推上高峰,商业化进程也直接被加速!
1998年成立了第一家公司,到2008年核心平台“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搭建完成,这个平台,就是他商业帝国的神经中枢,从此开始一段专属于释永信的传奇开始了,少林富家翁正逐渐成型。
少林寺的IP被开发到了极致,注册了几百个商标,从食品到珠宝,从餐饮到文化,真正做到了“万物皆可少林”,说来也是奇怪,人们似乎对少林这两个字有格外的青睐,大家都愿意为其买单。
少林的名号在外是佛法的象征,而在释永信的手中它几乎等同于印钞机的作用,也正是释永信骄奢生活的资本,这位佛家大拿可能没有太高的修行,但是钱袋子一定是急速膨胀的。
表面上的少林寺佛法庄严,是个难得的静修之地,可实际上的少林寺钱多得超乎想象,一年四百万游客,光门票和演出套票,估算年收入就可能超过3个亿,试问一下有几个企业的盈利能够达到这个规模?
这还不算武僧团全球巡演一年超过200场,单场收入至少也有十万美元,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外汇收入,将其兑换成人民币可是天价,除此之外寺院还有很多支流“副业”,每一个都是出人意料的红火。
2003年重启的少林药局,搞出了活络膏、灵芝茶,一款灵芝茶敢卖到上千元,一年销售额能有八千万,2008年开的淘宝店,卖佛珠文创,一年也能卖个两三千万。
这些所谓的副业都像一根根毛细血管,在源源不断的把大家的血汗钱输送给少林寺这个中枢,每年从过手的真金白银多到无法想象,但是这时候有了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问题。
钱来了,但去了哪里?
这就要提到那家“少林无形资管”公司,关键在于这家公司的股权结构里,释永信个人一度占股高达80%,如此恐怖的持股比例基本上可以算作一家独大的。
一个注册资本仅100万的公司,却控制着少林寺大部分的商业实体和对外投资,这意味着巨额的香火钱和商业收入,很可能流进了一个能由他个人意志主导的池子里。
公众面前的释永信,是带领少林走向辉煌的引领者,但另一个释永信的形象,却在各种传闻和举报中若隐若现。
网传释永信身披价值16万的云锦袈裟,出入有豪车代步,这些都只是争议的冰山一角,2015年一个署名“释正义”的网帖引爆舆论,举报内容与今天官方通报的几乎一模一样。
当时,少林寺官方迅速反应,称其为“造谣诽谤”并报案,两年后的2017年,官方调查结果公布,称释永信确实存在双重户口问题,但其他经济和生活作风问题,因“未查实”而不了了之。
举报人
现在回头看,那次调查更像是一次“软着陆”,问题一直都在,只是被暂时压了下去,被压下去的,还有据称是其师父释行正老方丈的遗书,这封信似乎印证着老方丈并不信任释永信。
当一个人的权力不受约束时,它必然会向外扩张,首先受益和受害的,往往是他的亲族和乡邻,释永信的哥哥弟弟们一飞冲天,他们每一个人的财富都已经远超普通人。
他的其他亲人则在安徽老家成了有头有脸的人物,开学校、办会馆,生活优渥,少林寺的香火,实实在在地照亮了他的整个家族。
但这种照亮,对同村的乡亲们来说,有时却显得刺眼,释永信曾想在家乡修庙,他的亲戚出面去谈买地,给出的价格是每户两三万,村民回忆这个价钱“连个猪圈都买不到”,区区几万块就想卖掉村民的老宅,这简直就是豪抢!
面对村民的犹豫,对方的威胁简单粗暴:“不卖?我们就堵死这条路,让你没法出入!”
那个在乡亲们口中“老实的很”的少年,和他家族的行事作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些做派也根本让人无法相信出自佛门,佛家讲究出世苦修,而释永信家族却在入世争利,完全的背道而驰!
2024年的这场风暴,看似突然,实则早已埋下伏笔,从2015年的举报,到2017年的“软着陆”,再到如今的联合调查,不过是脓包被一再掩盖,最终溃烂得无法收拾。
释永信的倒台,核心问题不在于商业化本身,而在于他成功地利用了“方丈”这件神圣的外衣,为自己的商业野心和个人欲望打造了一个几乎不受任何监督的“独立王国”。
在这个王国里,宗教权威成了资本的保护伞,当这把伞再也遮不住里面的腐败时,整个王国的崩塌就只是时间问题,印乐法师接任了住持,但少林寺想真正刮骨疗毒,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