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不学降龙十八掌,她错了吗?
发布时间:2025-08-04 23:30 浏览量:2
王小利的脱口秀段子里,说黄蓉遇到郭靖,就“因为谈恋爱耽误了学习”,整天就是陪着郭靖干这个,干那个,她求着洪七公教郭靖降龙十八掌,她为什么不自己学啊?
这个段子引发了一些争论。有人说王小利根本没读过《射雕英雄传》的原著,洪七公不教黄蓉降龙十八掌,是因为武功路数和心性不合适,洪七公教了黄蓉适合她的逍遥游掌法,满天花雨掷金针,打狗棒法。而且黄蓉有自己的事业,她是天下第一帮丐帮的帮主。
但我觉得,王小利所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并没有错,只是找的这个例子不是很准确。
王小利想说的是,很多文学作品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被塑造成依附于男性,爱情比天大,这些是有问题的,只是当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
在同时代的作家中,金庸的女性意识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了,他突破了传统武侠小说的性别格局,塑造了大批个性鲜明、立体多元,拥有积极进步意识的女性角色,黄蓉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金庸的一些作品中,女性能够起到引领男性发展的重要作用,甚至一度成为男性的人生导师,就像黄蓉之于郭靖、袁紫衣之于胡斐。
但这也并不是金庸小说里的常态,当《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从杨过的师父变成爱人,就成了一个“若是杨过以丈夫的身份,去要求小龙女时,她便无限欢喜”的小女子。在《神雕侠侣》中,黄蓉的形象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她开始以郭靖贤内助的形象出现,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安心相夫教子,不再闯荡江湖。
像这样矛盾的女性观,始终充斥在金庸的小说中,在他的武侠世界里,女性的现代性和传统性常常是相互交织的。
在金庸那个时代男性的认知里,女性对男性的依附,甚至已经成为女性自觉意识的一部分,而女性读者也常常会认同,认同对男性的依赖,是女性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我自己在年少时就常常会自我代入郭襄和程灵素这两个角色——爱一个人而不得,希望自己能为一个男性奉献全部的生命。我从来没想过,这样的女性角色是有问题的,还觉得为爱情奉献是多么美好的品质。
郭襄她继承了父母最优秀的品质:郭靖的宅心仁厚、侠义为怀,黄蓉的聪慧机敏、灵动跳脱。她被称为“小东邪”,她也继承了外公黄药师的离经叛道、率性而为。然而这样一个完美的女性,却宁愿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一个不爱她的杨过,最后削发为尼,开创了峨眉一派。
程灵素,钟情于胡斐,可偏偏对方却对袁紫衣一往情深。胡斐虽然明白程灵素的心意,却只能无奈和她义结金兰,最终,情根深种的程灵素为了拯救中毒的胡斐,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胡斐解毒。
如果当时会有人提醒我,女性的生命是自己的,不是留着奉献给某个男人的,我的生命觉醒就会更早。
有问题的不是书中的人物,而是那个读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