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狂挖中巴墙脚,巴基斯坦一个急转弯,中方这下或许可以放心了
发布时间:2025-08-04 23:50 浏览量:2
华盛顿最近的想法有点过分明显,特朗普政府高调接待巴基斯坦军方高层,抛出石油合作和贸易协定等"糖衣炮弹",试图在中巴这对"铁杆兄弟"之间打入一个楔子。
而巴基斯坦外长却表示要与美国建立"最牢固的关系"。
一时间,外界纷纷猜测:难道美国的离间计是否真的要得逞了?
6月份的时候,特朗普在白宫接待了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这是美国总国总统首次接待巴基斯坦非国家元首的军事首脑。
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看,特朗普的这个举动本身就打破了外交礼仪。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巴基斯坦政府竟然推荐特朗普去追逐2026年诺贝尔和平奖,而理由是他在5月在印巴冲突中发挥了调停作用。
25年,印巴之间发生了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差点让南亚陷入核战边缘,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实现了停火。
事后美国也是毫不客气揽下了所有功劳!
美国的这套组合拳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巴基斯坦不仅在公开场合对美国示好,还在贸易、能源等领域释放了合作信号。
特朗普也趁热打铁,宣布将"大幅增加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贸易往来"。
这种关系的紧密,自然也让不少网友开始担心起来,巴基斯坦真的会为了这些承诺就背叛老朋友吗?
就在华盛顿弹冠相庆的时候,巴基斯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亲自访问伊斯兰堡,这还是他在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后的首站出访。
在伊以冲突中,美国和以色列联手轰炸了伊朗的三处核设施,特朗普甚至下令B-2轰炸机群出动投下重型航弹。
而这种明朗的局势下,巴基斯坦依据选择拥抱美国的"眼中钉"伊朗,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都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与佩泽希齐扬举行联合发布会,确认要将两国贸易规模从目前的30亿美元提升到100亿美元。
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不算太大,但翻了三倍多的增长目标充分说明了巴基斯坦的决心。
在几个月前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击落了印度的"阵风"战机,这场空战的胜利再次证明了"巴铁"对中国装备的信任和依赖。
这种军事层面的深度合作,岂是美国几句贸易承诺就能撼动的?
巴基斯坦的这个"急转弯"绝不是心血来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须优先处理与邻国的关系。
面向印度洋,紧邻中东地区的巴基斯坦,与伊朗这样的地区大国保持良好关系符合其根本利益。
印度这个"心腹大患"的存在确实让巴基斯坦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在5月的军事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表现出色,但从总体实力对比来看,印度仍然占据优势。
印度再怎么说也是和美国走的近,如果巴基斯坦纯靠美国,之后会走向什么关系都不曾而知,巴基斯坦需要更多的地区合作伙伴来制衡印度的压力,而不是把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
最关键的是,中巴经济走廊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是美国无法替代的。
2025年1月,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这个巴基斯坦最大的国际机场成为了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
截至目前,中巴经济走廊已经为巴基斯坦带来直接投资254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23.6万个,新增8000兆瓦电力。
这些"硬核"成果,是华盛顿的空头支票无法比拟的。
在这轮美国的"挖墙脚"攻势中,中国的反应一直都是平平,让外界想看戏的人都收了心思。
面对巴基斯坦的财政困难,中国将20多亿美元的还款期限延长一年,这种雪中送炭的真情比什么甜言蜜语都管用。
更重要的是,中巴经济走廊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建设,重点转向产业合作和农业现代化。
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等项目的推进,为巴基斯坦的产业升级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这种深层次的结构性合作,远不是美国几个贸易协定就能撼动的。
随着喀什-瓜达尔走廊的全面通车,这条连接中国西部与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将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新的贸易机会。
在中美新一轮贸易摩擦的背景下,这条通道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车轱辘话来回说,但说到底,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衰退是一个长期趋势。
虽然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重新获得影响力,可冷战思维和霸权心态注定了其政策的局限性。
美国总是习惯于用地缘政治竞争的眼光看待其他国家的合作,而不是从互利共赢的角度来理解区域一体化。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可靠性。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美国对南亚的政策摇摆不定,时而拉拢时而施压,这种反复无常让地区国家很难真正信任华盛顿的承诺。
相比之下,中国的政策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这种稳定性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尤为珍贵。
巴基斯坦外长达尔虽然表达了与美国建立合作关系的愿望,但同时也明确表示中巴关系是"铁的兄弟伙伴关系",这个定位是不会改变的。
这说明巴基斯坦很清楚什么是权宜之计,什么是长远之计。
编辑:木
信息来源:“环球网”——(财经观察:美巴联手开采石油,能改变南亚能源格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