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亿华为芯片技术被窃案:不依赖国外芯片,也绝不让国内技术流失

发布时间:2025-08-05 00:19  浏览量:3

文/王新喜

近期芯片行业的两件事可以联系起来看,一件是英伟达被网信办约谈,要求其就在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一件是2025年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落槌:尊湃通讯创始人张琨因侵犯华为Wi-Fi 6芯片商业秘密,被重判6年并罚300万,其余13名前华为海思员工刑期从1年到5年不等,全案罚金1350万,冻结资金9965万,公司就地解散、技术强制销毁。

这两件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芯片行业要变天,会有两个趋势,其一是因为安全风险与隐患太大,几乎是明牌,不能依赖国外芯片,国产替代要加速。其二,国家会在保护国内芯片技术上花力气,想要走捷径、挖角剽窃技术、或者把芯片技术卖到国外的代价会非常大,会犯下失去所有,身败名裂的风险。

英伟达被约谈背后,台学者强烈预警,不能过度依赖国外芯片

先看英伟达被约谈事件,有业内人士就点明了,中国相关部门当手里没有证据的时候,他不会胡乱进行约谈。对大企业即便他找到证据,也不会立刻进行立案调查,他会给你留足够的面子,通过约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会一下把脸撕破。

对英伟达也是一样,一定是发现了问题才要进行约谈,如果通过约谈能解决,这件事情就解决了。美国之前向其他国家卖的CPU它都有后门,怎么可能没有后门呢?

而美国的意图非常明显,H20的“阉割性能+全功能监控”设计,既可以限制中国AI发展,又植入监控后门;美国议员比尔·福斯特也公开承认:追踪技术成熟且容易部署,美国可以用芯片绑定全球数字主权。

日前我国台湾省学者赖岳谦也对此预警,如果H20帮美国CIA收集渗透我国,那是不得了的大事情。这并非危言耸听——当一颗芯片能随时定位你的数据中心、冻结你的算力、窃取你的模型,“科技无国界” 不过是麻痹无知者的谎言。

事实上,很多国家也知道这个问题,但他们没有了英伟达的芯片就完蛋了,所以其他国家即便知道,也不敢撕破脸。中国不一样,我们没有了英伟达的芯片,我们依然可以获得很好。

目前,多家国产GPU的算力性能已接近或超过H20。华为昇腾新一代芯片920也即将量产上市,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

这意味着在H20被禁期间,国产芯片其实已经迎来市场拓展的窗口期。但是美国却要在这个时候放开禁售一款被极度阉割的芯片,还要植入后门远程控制,通过倾销挤压中国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

不少中国企业与英伟达的CUDA生态深度绑定,即便阉割版H20芯片也有吸引力。如果没有外来压力,即便明知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芯片开了“后门”,一些中国企业并没有动力与英伟达解绑。毕竟,长期与英伟达的生态绑定,这些企业在技术上形成了依赖。它们对安全问题无感或不在意,只在意能不能更快的依赖英伟达芯片抢占市场。

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对这些企业敲一记警钟,你采购的芯片事关国家底层安全与数据安全,不依赖国外芯片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这是中美的国战,如果你还把国家安全置于企业利益之下,恐怕就会撞枪口上。

9亿华为芯片技术被洗劫一案背后,绝不让国内技术流失

那么不依赖国外芯片,接下来就是要自主研发,而自主研发不能走捷径,更不能通过抄袭手段剽窃技术甚至把原创技术卖到国外。

这就是9亿华为芯片技术被洗劫一案要告诉我们的。

2019年,张琨作为华为海思Wi‑Fi芯片部门的技术总监,深度参与多个核心项目的架构设计和技术攻坚。

然而在2020年初,美国政府对华为升级制裁,海思芯片陷入困境的时候,张琨悄然离职,随后不到一个月内就成立了尊湃通讯。从注册公司、拉人组队、联系投资机构,一切在短时间内高速运转。

张琨

尊湃首次对外发布的Wi-Fi 6芯片产品,在架构描述、性能指标、功耗管理等多方面,与华为海思内部尚未对外公开的技术路线高度重合。一个刚刚成立的初创团队,为何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高性能芯片的设计与流片?

这引起了华为方面的警觉,事实证明华为的警觉没错,经过对比调查发现,侵权芯片技术有40个技术点与权利公司商业秘密的密点具有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

经过多轮内部排查与交叉验证,华为最终锁定了张琨与其召集的20余名原员工构成的“内部技术团伙”。

这批技术人员中,大部分曾在华为供职数年甚至超过十年,张琨2005年到2010年还在美国高通干过射频工程师,后来到华为,掌握着华为在无线通信、芯片架构、信号处理、测试验证等核心节点的研发成果,他们离职前通过截屏、抄笔记的方式,把华为Wi-Fi 6芯片9亿研发成果、40个核心技术点全偷走了。

这个案子早在2023年就已经告破,为何在英伟达H20芯片因安全后门事件被约谈这个时间节点宣判结果?

其实这说明了,整个芯片行业在变天,中美芯片的暗战与博弈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

不仅仅是在算力芯片上,我国在取得突破,在WiFi芯片方面,我国也已经取得领先。华为在Wi-Fi 7领域有482项国际专利,任何厂商使用相关技术都得给华为交钱。但尊湃仗着背后有资本撑腰,不但偷技术,还想绕过专利直接量产。他们不知道后果吗?当然知道!可在巨额利益面前,道德和法律在他们那里都成了摆设。

而从过去尊湃科技的经营范围来看,涉及到“技术交流,技术转让”等内容,“技术交流”、“技术转让”这个业务似乎就是把卖技术当成了盈利模式

它涉及到的隐忧就是,张琨的尊湃科技是2021年2月就成立了,从成立到被抓,已经超过3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它需要盈利的,这些技术已经卖出给其他买家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从当下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来看,国内外一些对手可能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华为坐大,因此,当揪出一个窃密者的时候,可能从内到外已经潜藏着多个。

此刻对尊湃剽窃华为技术进行宣判,而且判的非常重,基本上全员判刑。就是要在中美对决的关键时刻,震慑那些心怀不轨,随时出卖国家利益的群体,不要为了一己之私,出卖国家利益,否则收拾你是分分钟的事。

这样一个团队,在过去多轮融资,此事背后牵连的企业与资本,现在不抓,不代表没有监控到,其实也是给一次机会,让他们看清形势与再犯的代价。

从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到尊湃通讯窃取华为芯片技术案被重判,可以看到芯片行业正在变天,一方面,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国外芯片,要对国外芯片祛魅,算力自主权是数字时代的主权基石,国产芯片已经是势在必行,采购美国芯片企业,要谨记背后的底层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安全要置于首位。

此外,芯片行业的国产替代没有捷径可走,挖人抄袭剽窃这条行不通了,国内技术如果被轻易走捷径剽窃卖掉,也会导致国内研发企业的大量研发成果付诸东流,这不仅是对国产企业技术研发积极性的打击,也会形成劣币驱逐良的恶性循环。从这两件大事,科技企业需要明确自己坚守的底线与原则,如果为了商业利益不择手段,那下一个倒霉的就是你。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