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岭牧童到丹青妙手——李伟亭的艺术人生
发布时间:2025-08-05 00:44 浏览量:2
一、山野启蒙
秦岭余脉的小金山,层峦叠嶂间孕育了一个质朴的灵魂。李伟亭,1963年生于这片灵秀之地,自幼与青山为伴,在放羊割草的间隙里,山风为他谱曲,流云为他作画。谁曾想,这个山野少年,日后会成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教育者与艺术家。
二、教坛耕耘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我们一同送入大荔师范学校。彼时我们虽不相识,却同样怀揣着对教育的赤诚。毕业后,我赴北田中学,他往渭河南岸,各自在教育的园地里默默耕耘。直到1987年,命运让我们在骊山中学重逢,成为朝夕相处的同事,共事三十余年。
在骊山中学的岁月里,李伟亭逐渐展现出他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骨干,更担任英语教研组的组长,是师生公认的教学能手,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几乎年年名列临潼区前茅。教室里,他用流利的英语为学生打开世界之窗;课余时,乒乓球台前,总见他挥拍扣杀,银球飞舞。每逢同事喜庆之事,他那浑厚的歌声总能为场合增添几分欢愉。更鲜为人知的是,他曾在2003年参加了第三届陕西K歌大赛,并荣获“最佳歌手”奖荣誉称号。
三、艺海拾贝
然而最令人称奇的是,他深藏不露的绘画才华。那幅为同事创作的牡丹图笔墨酣畅,形神兼备,一经展示便引得众人交口称赞。
起初,人们只知他闲暇之余,偶尔画画素描消遣。直到他为同事杜先生创作的那幅牡丹图惊艳亮相,众人才惊觉这位谦逊的英语教师竟有如此丹青妙手。那幅牡丹图经杜先生发布后,更引来北京一位艺术爱好者的惊叹与求画。令人称奇的是,这些精湛技艺竟全凭他观摩自然、自学所得,未曾拜师学艺,堪称当代“师造化”的典范!
四、桑榆晚晴
生活中的李伟亭同样精彩。当年那位来自巴山蜀水的贤淑姑娘,独具慧眼,相中了这位关中汉子,两人结为连理,育有一女。如今女儿已成家立业,让这个小家庭更添温馨。
退休后的李伟亭并未闲适度日,而是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或驾车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或与友人切磋球艺,或引吭高歌,更多时候,他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用笔墨继续书写对美的追求。
从秦岭山麓的放羊娃,到桃李满园的英语教师,再到自学成才的丹青妙手,李伟亭的人生轨迹恰似一幅渐次展开的水墨长卷。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将生活的点滴转化为艺术的养分,又如何以艺术反哺生活。这种将平凡日子过成诗意的能力,或许正是山野赋予他最珍贵的礼物。
愿这位年轻的艺术家,继续将秦岭赋予他的灵气化作浓墨云烟,画出更精彩的人生。
202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