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罕见评价:萧克历史上就不老实,说的是什么事

发布时间:2025-05-09 18:49  浏览量:8

萧克将军,这位“文人将军”,他的家在北京西城区的一条胡同里,是一座四合院。 1994年,徐庆全同志初入《炎黄春秋》杂志社,就被领到萧克家,因为萧克提前叮嘱过,每来一个新同志,他都要见一见。

萧克不仅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发起人,还同意了《炎黄春秋》的创办。 徐庆全在《让思想飞 我所认识的耆老》一书中,将他与萧克的多次谈话记录下来。

萧克被形容为“文人将军”,他曾在革命战争年代写白话诗和小故事,20世纪80年代后,他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出版,引起轰动,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萧克在25岁成为军长,27岁任红六军团军团长,是长征队伍里最年轻的“大官”。27岁之后,他的命运跌宕起伏,曾离开六军团,调到30军当军长,后成为120师的副师长,解放战争爆发后,很少亲自指挥战役。 1994年,徐庆全问萧克一个“不知深浅”的问题:毛主席是否真的说过他是“坏人干坏事”。萧克沉思良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述了与毛主席的两件事情。

一次是1929年,萧克在红四军第七次党的代表大会上投了毛主席的“反对票”,另一次是1968年“五一”劳动节,毛主席见到他,回忆起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1958年,毛主席罕见地评价萧克是“坏人,是资产阶级队伍的人”。这与萧克历史上一个“不老实”的举动有关。

当时萧克是红4军12师的师长,因实行连坐制受到处分,被认为是效仿了蒋介石的做法,是资产阶级队伍的人。 萧克强调,他“绝不会‘反党’”,但他最终违心地写了检讨,才算是过了关。

这段经历,萧克在回忆录中提到,他表示自己“没有申辩的权利”。 参考文献:新闻午报 2006年11月20日《前事不忘:1958年军内“反教条主义”运动》;《“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编审组编.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新历记——原国民党将领回忆[M]. 1996;徐庆全著. 让思想飞 我所认识的耆老[M].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