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事迹(散文诗组章·之三)

发布时间:2025-08-05 03:21  浏览量:2

麦子在泥土里藏起冬雪的温柔,又在春风中细细品味碧绿的希望。到了夏天,它不只是生长,更是将坚韧的品格与饱满的模样一同孕育。头顶是洗不净的蓝天,脚下是晒不白的黄土,而那弯腰劳作的农家人,身影如诗般动人,他们的汗水滴落,是麦子最深的鼓励。割麦鸟清亮地鸣叫,一声声催促着田间的节奏,镰刀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不分老少,人人脸上都挂着收获的笑意。麦穗鼓鼓的,像初为人母的妇人,羞涩又骄傲地展示着生命的丰盈。它们在阳光与雨露中静默成长,听风与水的掌声,看嫩绿的穗尖从沉睡中苏醒,打着带芒的呵欠,让整个村庄都舒展开眉眼。成熟不是终点,而是一段持续的旅程。麦秆挺立,扛过风雨,迎来晨昏,高处的麦穗昂首挺胸,用金黄与芬芳填满田野。当丰收的歌声响起,麦子轻轻倒下,铺展成一片片被汗水浸润的光阴,仿佛一个古老民族沉稳而坚定的身影。

艾艾在夏日里挺立,汲取阳光的正气,给人以端正的启示,也以肃穆的姿态告诫世人不可轻慢。它从天地间汲取力量,根须深深扎进楚地淳朴的民风,如千年的牵挂绵延不绝。它的茎秆挺拔,仿佛从屈原冷峻的风骨中生长而出,直指天光。叶片宽厚,不以碧绿示人,却覆着一层粉白,如同永不风干的泪痕,诉说着坚韧与悲悯。它以咸苦的心魂滋养生命,周身散发药香,净化病弱的灵魂。它从流言中走出,却以不屈的摇曳将其扫尽。屈子的浩然之气化作盾牌,从汨罗江畔的叹息中凝成利刃。艾无需庇护,却承载着楚辞般宁折不弯的精神。每逢端午,艾草的气息弥漫四方,人们想起共同的根脉。它立于门楣,目光如炬,令邪祟退避。善良与仁义在它的注视下安然进出,它的心中一半是欣慰,一半是守望。岁月流转,民间生机盎然,艾始终是其中最鲜活的一片。每当怀念与追寻之时,它便唤醒人们心底的警觉与温情。

桑树如婀娜女子,立于天地之间,接受日光的轻抚与月色的低吟。风雨温柔地讲述成长的故事,它用青翠铺展出大片生机。当蚕儿稚嫩的目光期盼时,一股古典的气息悄然降临。桑以厚实的温柔怀抱蚕婴,如母亲哺乳,也让农人的心意得到慰藉。时光丰盈,蚕的味蕾浸满香甜。桑依旧青春,以隐秘的碧血与强健的精神,陪伴蚕走过一匾又一匾的安眠。当桑的生命渐趋憔悴,蚕也如盛放的花,准备结出华美的茧。桑凝聚最后的力量,将筋骨化为坚韧的丝线,与蚕在浅浅的阴历中打下一个纯洁的结,完成一次无私的告别。随后,它悄然退隐,在泥土深处收藏银白的喜悦,将爽朗的心意凝成通红的桑椹,再次甜蜜人们的口舌与胸怀。在朴素而健康的乡村,有心人总能从中汲取启示与力量。明净的天空下,青青桑林处处可见,如一首无声的赞歌,回荡在岁月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