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爷爷”融化了“寸土必争”的坚冰

发布时间:2025-08-05 04:01  浏览量:2

在董家河镇塔耳湾村一处依山傍河的荒地上,一排挺拔的白杨树静静生长。然而,这些看似平静的树木,却隐藏了村民老阳与小美之间长达数十年的纷争。

基本案情

小美认为:这里曾是前夫父亲开垦的菜园,大水冲毁荒弃后,她亲手种下白杨。老阳则手握林权证与村民联名证明,笃定土地归属自己,树苗也是他亲手栽下。原来小美在前夫去世后远嫁他乡,多年后重返故里,现双方各执一词,证据均指向模糊的“过去”。经法庭向所在村组干部走访了解,因年代久远,已无法确认树木栽种者,调解陷入僵局,双方互不相让,寸土必争。

调解过程

法庭法官和调解员接手此案时意识到,这远非一块荒地几棵树的简单归属之争,它深深牵动着双方当事人对“家业”的执着守护以及“公道”的坚守。一份冰冷的判决或许能划清权属的界限,但亦能加深双方的积怨,为了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法庭没有选择简单裁决,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深入细致的调解工作上,经过半天的悉心劝导与推心置腹的交谈,双方的情绪都有所缓解。

在这期间法庭工作人员捕捉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小美的孩子看见其母亲与老阳交谈时,自然而然的喊了声“爷爷”,虽然简单,却映照出乡土社会中无法割断的辈分伦理与人情纽带。法庭工作人员意识到,这份潜藏于日常生活中的朴素情谊,或许正是解开这个看似无解死结的关键钥匙。

后来法庭工作人员从子孙后代延续交往为突破口,从同村而居的岁月再到乡里乡亲的情分,老阳紧绷的脸庞渐渐柔和,眼神中的对抗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有触动,有感慨,或许还有一丝释然。

“唉……算了,算了。”老阳长长地叹了口气,摆了摆手。他当庭表示:“冲着孩子这声爷爷,这官司,我不打了。”多年来为这块地、这些树积攒的怨气和执念,在这朴素而温暖的乡情呼唤面前,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小美一方也深受触动。随即,老阳主动向法庭申请撤回了起诉。一场旷日持久、让村组头疼、双方当事人心力交瘁的纠纷,在这一刻,以一种出乎意料却又饱含温情的方式,达成了和解,没有输赢对错的法律宣判,只有邻里亲情的回归与心灵的释怀。

法官说法

法庭处理基层纠纷,尤其是涉及陈年旧事、土地情感的,往往盘根错节。血缘、地缘、辈分、人情,这些看似“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常常蕴藏着巨大的调解能量。一声朴素的“爷爷”,唤醒了深藏的邻里情谊和乡土伦理,其力量有时胜过千言万语的说理。董家河人民法庭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基础上,运用“三解三心”调解工作法,融入乡土智慧,传递司法温度,让法治的种子在充满人情味的乡土中生根发芽,结出和谐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