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结婚后,我和老伴计划周游世界,刚出发,儿媳来电要求付孙子的学费
发布时间:2025-08-05 01:35 浏览量:2
01
我叫王秀兰,今年58岁,中师毕业,早些年一直在我们这座小县城的中学教书,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了。
我的老伴叫郑建国,比我大两岁,退休前在县里的水利站工作。
我们两人身体还算硬朗,儿子郑伟已经结婚成家,孙子也快上小学了。家里还有个女儿,嫁到隔壁县,生活也算安稳。
我们属于那种普普通通的家庭,没什么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发愁吃穿,老两口的退休金加一块儿,一个月也有七八千,日子过得去。
我和老伴都是那种老实人,年轻时候一门心思为了孩子,攒钱给儿子娶媳妇、买房子,女儿出嫁也没少操心。
现在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我们才开始想着给自己过点日子。
其实,退休这几年,我跟老伴常常说,趁着身体还行,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些年,家里大事小情都忙完了,老伴也很支持我的想法。我们甚至还一起看了不少旅游攻略,计划着今年秋天就出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我们俩憋在心里多年的愿望。
可没想到,刚把行李收拾好,还没踏出县城,儿媳妇周娜一个电话,就让我们心情彻底变了。
02
那天早上天特别好,阳光透过窗帘照在我们收拾好的行李箱上。我和老伴满怀期待地准备出发,想着先坐高铁到省城,再转车去南方沿海城市看看大海。
老伴笑着说:“这回真行了,终于能实现你多年的梦想了。”
我也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期待。但没想到,手机响了,是儿媳妇周娜打来的。
“妈,您和爸在家吗?”周娜声音里有点着急。
“刚准备出门呢,咋了娜娜,有啥事儿?”我问。
她沉默了一下,低声说:“妈,伟伟(孙子)下学期要上小学了,学区房那边学杂费、补习班的钱有点多,伟哥单位效益不咋样,您和爸能不能帮帮忙?”
我一下子愣住了。其实,这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儿子结婚那会儿,我们帮他们首付了一套小两居,后来孙子出生,添置东西、请月嫂,家里大事小情都少不了我们的帮衬。儿媳妇心里有事,从来都是直接找我开口,儿子郑伟倒是嘴硬,常常不好意思跟我们要钱。
“学费和补习班的钱,一共多少?”我还是问了。
周娜小声说:“加起来得一万来块,妈,您和爸要是手头紧就算了,等伟哥发了年终奖我们再说。”
我心里不是滋味,眼看着自己的小算盘又被打乱了。老伴在一旁听着,叹了口气:“咋又是要钱呢?咱们这刚计划出去玩,钱还没捂热。”
其实我们不是不心疼孙子,也不是不愿意帮孩子,可从儿子结婚到现在,家里的大事小情,哪一样不是我们掏腰包?我和老伴辛苦一辈子,攒下点退休金,也想着留点养老,偶尔给自己花花,可每次都被各种名目“掏空”。
我把电话挂了,心里一阵难受。老伴问我咋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俩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要不,这次再给他们一次?”老伴说。
我摇摇头,心里很乱。其实自打儿子结婚后,我们就没把自己当成“独立个体”,仿佛还是孩子们的“后备箱”,有什么难处都得靠我们兜底。
刚结婚那会儿,儿媳妇总觉得我们掺和她们小家太多,我和老伴也曾刻意保持距离,怕让小两口有压力。可每次到了真有事的时候,不管是搬家、装修还是孙子出生、上学,最后都还是我们出面解决。
我想起那年儿子结婚,家里条件一般,为了让他在小县城安家,我们把多年积蓄拿出来,东拼西凑,借亲戚朋友的钱,帮他付了首付,还给他们置办了家具。婚礼那天,老伴一边乐着一边掉眼泪,说这下能歇口气了。可没想到,刚喘口气,没多久又开始张罗孙子的事情。
孙子出生后,儿媳妇坚持要请月嫂,理由是自己身体不太好,照顾孩子怕手忙脚乱。我和老伴虽然心疼钱,但也理解她,毕竟带孩子确实累。可是,月嫂的钱又是我们掏的,儿子工资刚够养家,哪有余钱?那年,我们一分钱不敢乱花,连衣服都没舍得买新的。
后来孙子慢慢大了,开始上幼儿园。县里的幼儿园有便宜的公立,也有学费贵的私立。儿媳妇嫌公立幼儿园环境差,非得送孙子去私立,学费自然水涨船高。她打电话跟我说:“妈,伟伟在好学校将来才能有出息,您和爸要是有条件,能不能先垫上,等我们宽裕了再还您?”
可到现在,三年过去了,哪有还钱的影子?
我们不是没想过拒绝。可每次拒绝,儿媳妇脸色就不好看,儿子回家也闷闷不乐。家里气氛一紧张,我和老伴都受不了。每次见到孙子,孩子天真无邪地喊“奶奶”,我的心就软了。
其实儿媳妇也辛苦,白天在超市做收银员,工资不高,晚上还得带娃。可她有时候说话太直接了,什么事都觉得我们理所应当。比如,去年冬天,孙子生病住院,儿媳妇打电话让我马上过去,说她和郑伟都要上班,没空照顾。我和老伴赶紧放下手头的事,跑去医院陪了几天。出院后,孙子刚好转,儿媳妇又开口:“奶奶,医院伙食太差,您能不能给伟伟炖点排骨汤?”
我们嘴上答应着,心里却越来越觉得,这个家怎么永远停不下来?
其实女儿嫁人后,偶尔打电话回家,也会嘱咐我们不要太惯着弟弟家。她说:“妈,您和爸都快六十了,得多为自己想想。实在不行,别管他们了,让他们自己解决。”可每次真的要狠下心来,我和老伴还是做不到。
老伴有时候会安慰我:“孩子们压力大,咱们帮一把也好。再说,孙子也是咱们的心头肉,不能看着他受苦。”
可我心里明白,这样下去,咱们老俩口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我跟老伴商量:“不如这次直接告诉他们,我们要出门旅游,没法帮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可真到电话那头,我还是妥协了。
“娜娜,这次学费我和你爸先帮你们垫上,但以后你们得提前说。我们也想出去走走,不能总是指望我们。”
电话那头,周娜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谢谢妈,等我们宽裕了,一定还您。”
我苦笑,心里明白,这钱八成还是回不来了。
钱转过去后,我和老伴坐在沙发上,久久无语。老伴叹了口气,说:“这日子,咋总是绕不过去孩子呢?”
其实,身边很多同龄人也是这样。邻居刘阿姨说,她的儿子也是,隔三差五就找她要钱,理由五花八门:孩子补课、买房装修、换车、旅游……她说的语气里,满是无奈和心疼。
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自己的愿望永远排在最后。年轻时拼命工作,就是为了孩子能有个好前程。孩子成家了,又想着帮衬一把。可到头来,自己的生活却成了“取款机”,孩子有事,第一时间就是想到父母。哪怕我们再辛苦,也舍不得让孩子难堪。
那天晚上,我和老伴坐在阳台上,看着小城的夜色。老伴突然说:“要不咱们先不走了吧,等他们缓缓再说?”
我摇头:“不能总这样。等他们缓下来,咱们还走得动吗?”
老伴沉默了。他明白我的意思。其实,我不是舍不得钱,也不是舍不得孩子。而是觉得,我们是不是也该为自己活一回?
第二天一早,我接到女儿的电话。她在电话那头劝我:“妈,您该出去玩就出去玩,别总想着弟弟家。要不您和爸过来我这儿住几天,咱们也出去转转。”
我笑着说:“你爸还惦记着孙子呢,等我们玩痛快了再去你那儿。”
其实心里很清楚,孩子们的事永远忙不完,家里的“后备箱”永远也填不满。我们这一代父母,习惯了为孩子遮风挡雨,却忘了自己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那几天,我和老伴商量了很久。钱还是给了孙子交学费,但旅行的计划没有取消。我们决定,哪怕每次只能出去一趟,也要坚持下去。生活不是只有为孩子奔波,还有自己的天空。
老伴说:“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咱们量力而行,不能再什么都一股脑儿包下来。”
我点头,心里却不知道这话能坚持多久。可我明白,总得有个开始。
03
孙子的学费我们还是付了,旅行也推迟了几天。
几天后,我们拖着行李箱,还是踏上了去省城的高铁。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老伴拉着我的手,像年轻时候一样。
我知道,孩子们的事不会因此而停止,我们的操心也不会结束。可我也明白,这个家,不能只有付出,也要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期待。
我和老伴终于迈出了那一步。
未来的路,谁也说不准。或许还会有更多的电话、更多的学费、补习班费,但我希望,在一次次的“妥协”里,我们能慢慢找到自己的立场,也能给孩子们更多成长的机会。
生活从来没有完美的答案,只有不断尝试和修正的过程。
我相信,只要我们还彼此陪伴,就还有属于我们的世界。至于孩子们的未来,就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吧。
这一刻,我只想和老伴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也好好看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