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2025年交通投资超300亿,20个重点项目全面启动

发布时间:2025-08-05 05:00  浏览量:2

2025年,遵义市交通建设迎来全面爆发期,总投资超300亿元的20个重点交通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这些项目涵盖高速公路、国省道升级、铁路、航道等多个领域,将彻底改写遵义的交通格局,为这座历史名城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一、高速路网再升级,织密区域交通脉络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遵义市正全力推进多个关键项目,旨在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区域交通网络。

(一)G212仁怀茅台至苍龙段公路:白酒产业的“黄金通道”

G212仁怀茅台至苍龙段公路是仁怀市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全线长12.94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分流茅台镇核心区30%以上的过境车流,有效缓解茅台镇的交通压力,同时串联S208、蓉遵高速等干线,形成“外环快速通道”,为仁怀白酒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交通保障。目前,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骑马山隧道右幅已于2025年6月6日顺利进洞并启动掘进施工,标志着项目建设全面进入加速推进阶段 。

(二)渝赤叙高速贵州段:川黔渝合作的“新纽带”

渝赤叙高速贵州段是川黔渝区域合作的重要交通项目。该项目路线全长55.337千米,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千米每小时,路基宽度26米,桥隧比60.92%。项目总投资为98.7亿元,计划2025年6月开工,建设工期4年。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加强川黔渝三地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同发展,为遵义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有力支撑。

(三)道武高速公路:打通黔北“断头路”

道武高速公路是贵州省“678”高速公路网中“三纵”道真至新寨的首段,概算总投资约65亿余元,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目前,工程已进入通车倒计时,预计2025年上半年通车。届时,道真至武隆的通行时间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40分钟,极大地缩短了黔北地区与重庆的时空距离,对于促进黔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

二、国省道改造提速,提升城乡通行能力

除了高速公路建设,遵义市还大力推进国省道升级改造工程,以提升城乡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G326州石界坪至和平公路改扩建工程:城市发展的“大动脉”

G326播州石界坪至和平公路改扩建工程是播州区向东拓展的交通“大动脉”。该项目起于播州区三岔镇石界坪,止于影山湖街道和平,路线全长8.25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兼具市政功能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项目总投资4.0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工程、排水、涵洞以及交通工程、照明、绿化等全面的市政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通行能力和水平,有效缩短通行时间,助推播州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进程,对带动沿线产业升级、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项目左幅路基已基本完工,正推进路基调平、路缘石及人行道施工,路面摊铺也已启动,预计2025年底全面通车 。

(二)S306遵义至毕节公路海龙集镇到海龙高速路收费站路段:消除安全隐患的“民生路”

S306遵义至毕节公路海龙集镇到海龙高速路收费站路段由于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改善提升道路通行水平,决定对该路段实行封闭施工。施工期间,相关部门制定了详细的绕行方案,确保周边居民和车辆的正常出行。该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沿线群众的出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

三、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构建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建设是遵义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遵义市在铁路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大村至遵义铁路:打通货运“最后一公里”

大村至遵义铁路是解决泸州至遵义从普速铁路调整为高铁后的货运问题的重要项目。该项目已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目前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遵义的铁路网络,打通遵义地区大宗商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为遵义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货运通道 。

(二)泸遵高铁:融入成渝的“快速路”

泸遵高铁是遵义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关键交通项目。该项目起于泸州市泸州站,途经遵义市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终至遵义市遵义站,项目建设后将打通已建的成都-自贡-泸州高铁断头路,促进黔北地区更好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动项目沿线泸州、赤水、习水、仁怀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根据可研初步成果,项目正线全长235公里(其中遵义段18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估算总投资539亿元(其中遵义段410亿元)。目前,遵义市正积极争取将泸州至遵义铁路按高铁功能纳入国家《新时代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规划建设类项目,并争取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

(三)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专用铁路:物流发展的“新引擎”

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专用铁路是遵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2024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并获运营授权,2025年5月完成调试并具备运营条件。专用铁路从阁老坝站既有南北货场联络线L1上接轨引出,设遵铁物流站(工厂站)1座,正线全长2.806公里。该项目正式运营后,与阁老坝站互为补充、联动发展,将充分发挥铁路长距离运输优势,优化运输结构,以遵义为轴心,立足贵州、辐射西南、联动全球,进一步打通遵义地区大宗商品运输“最后一公里”,为遵义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物流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

四、航道升级与农村公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在航道升级和农村公路建设方面,遵义市也在积极推进相关项目,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一)乌江思林库区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畅通乌江“黄金水道”

乌江思林库区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是贵州“通江达海”战略的关键节点,也是乌江渡至龚滩三级航道建设的重要部分。该项目于2025年1月7日正式进场施工,整治航道长度10公里,预计2025年7月完工。建设内容包括构皮滩、思林、沙沱、彭水库区航道工程,其中余庆境内标段起于构皮滩大坝下,止于沙湾码头上游300米处,工程设计有17个施工滩点。整治完成后,航道等级将从目前的四级大幅提升至三级,航道水深将从1.6米增加到3.0米,能够满足1000吨级船舶安全、顺畅通航的需求,为乌江流域大宗货物运输和经济往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构皮滩下游待闸锚地这一重要配套工程即将于大乌江码头附近启动建设,建成后可同时停靠船舶11艘,有效提升通航调度效率 。

(二)农村公路建设: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2025年,遵义市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凤冈县计划实施安全防护工程400多公里,涉及农村公路132条,覆盖全县14个镇(街道),总投资约8120万元。正安县2025年第一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涉及土坪镇、安场镇、谢坝乡,包括安胜桥危桥改造工程、连心桥危桥改造工程和谢坝至马南桥公路改善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469.88万元。这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通行能力,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

五、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一)战略意义

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些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遵义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例如,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将缩短遵义与成渝地区、贵阳等地的时空距离,吸引更多的产业转移和投资,推动遵义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 提升城市竞争力:完善的交通网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推进交通建设,遵义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3. 助力乡村振兴:农村公路和航道的建设将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农村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4. 推动旅游业繁荣:遵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的改善将使更多的游客能够便捷地到达遵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例如,道武高速公路的通车将吸引更多的重庆游客到遵义旅游,带动遵义的旅游业繁荣。

(二)未来展望

随着这些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逐步推进和建成通车,遵义市的交通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个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将逐步形成。未来,遵义市将继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保障。同时,遵义市还将积极推进交通与产业、旅游、物流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打造“交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信息来源:

1. 直播遵义相关报道

2. 天眼新闻相关报道

3.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相关报道

4. 贵州省政府采购网相关公告

5. 遵义市人民政府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