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海战—— 1915 年英德坦噶尼喀湖之战 (上)
发布时间:2025-08-05 05:03 浏览量: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几个月里,多数德国殖民地都落入协约国之手。但是德属东非情况不同。这片广袤的殖民地从印度洋延伸到坦噶尼喀湖。开战后的一年时间里,德属东非殖民地部队司令保罗·冯·勒托一福尔贝克将军率领3000人的德军部队、11000名土著军队和从柯尼斯堡号巡洋舰上撤下来的300名训练有素的水手,成功地打退了从英属东非(今肯尼亚)、北罗得西亚(赞比亚)和比属刚果发起进攻的英国人、南非人和比利时人。德国人在兵力、武器和弹药上都占有优势,所以协约国大规模进攻德属东非的尝试很快就退化为边境地区的偷袭和军事侦察。
在德属东非西部的坦噶尼喀湖,德国人也取得了军事优势。1914年8月23日,德国炮艇“金加尼”号击伤了湖上唯一的协约国军舰,90吨的比利时武装炮船“亚历山大镇”号、并使其搁浅。德国人成为坦噶尼喀湖唯一的主宰。
对于协约国来说,坦噶尼喀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片湖泊南北长400多英里,控制着葡属莫桑比克、北罗得西亚、比属刚果和德属东非之间最便捷的通路。谁控制了湖面,谁就垄断了坦噶尼喀湖地区的军队运输和补给,从而获得军事上的莫大优势。德国人在湖上有3艘强大的武装炮舰:20吨的“金加尼”号,100吨的“魏斯曼”号和800吨的“戈岑伯爵”号。这支小舰队的基地在坦噶尼喀湖东岸的基戈马,指挥官是德国海军上校古斯塔夫·齐默 。他手下还有一支150人的海军陆战队。
1915年4月21日,一位名叫约翰·李的南非猎人来到伦敦海军部,向海军军务部长亨利·杰克逊爵士提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冒险行动:派遣一支远征队,穿过上千公里的非洲大陆,将两艘摩托艇运送到坦噶尼喀湖,用出其不意的方式歼灭德国的舰队。杰克逊克制住了自己的第一反应--把这个冒失鬼赶出自己的办公室,因为他想到了皇家海军的责任和传统就是与敌人战斗,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水能浮起一条船”,就要积极地战斗。
海军部最终采纳了李的建议,并授予他皇家海军志愿者预备队少校的军衔。但是海军坚持认为,应该有一位真正的海军军官负责这次远征。但是所有合适的军官都已经派上战场了。最后有人找到了默默无闻的杰弗里斯派瑟-·希姆森少校来策划并执行这项不可思议的任务,当时他正在海军情报部门一个满是灰尘的角落里玩钢笔。
斯派瑟·希姆森直到那时为止还没有过引人注目的海军职业生涯。他曾经被任命指挥一艘驱逐舰,但是因为和另一艘船相撞而被解职,之后被派往中国和西非从事水文测量活动。作为海军中年纪最大的少校,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完结了。直到战争爆发,斯派瑟·希姆森才有了第二次机会,指挥一支由2艘炮艇和6艘武装拖船组成的小舰队。但是他在两周之内再次被解职,因为他将船停在了严令禁止停船的地方,结果一艘炮艇被水雷炸毁,而他当时却在岸上旅馆里和一个女人厮混。
直到这时为止,斯派瑟·希姆森的未来看起来的确是一片黑暗,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长时间情绪低落,因为他总是确信一切都将“好起来”,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坦噶尼喀湖深处东非内陆,周围的殖民城镇又没有造船能力,只能先将摩托艇在英国改装为炮艇,然后由海路运到南非,再跋涉上千公里,运到湖畔后重新组装。斯派瑟首先招募远征队人选。罗得西亚铁路建筑师帕特·韦恩莱特被任命为总工程师,负责开辟道路、修筑桥梁。斯派瑟的私人朋友、热带疾病专家豪费尔沙舍担任远征队医官。此外远征队还包括35名技工、工程师和枪手。
斯派瑟远征队的两艘摩托艇大概是当时皇家海军名册里最奇特的军舰了。它们以前是泰晤士河上的高速赛艇,长16.5米,宽5米,重量为4吨,艇身由红木制造,由柴油机驱动,最高航速可达25 节。
两艘快艇被海军部征用后,在艇首安装了一门法国哈奇开斯公司的3 磅 (47 毫米)速射炮,艇尾架设一挺7.62毫米马克沁机枪。改装结束后,它们在泰晤士河上进行试航,测试航速为20节。虽然比以前低了很多,但是比起缓慢的德国炮舰来仍然有很高的机动性。
英国海军“咪咪”号炮艇,长40英尺,安装两台100马力汽油发动机,航速19节,搭载3磅炮1门、马克沁机枪1挺
这两艘迷你炮艇本来没有正式船名,斯派瑟将其命名为“猫”号和“狗”号,遭到皇家海军的反对,后者本期望这两艘船被赋予更合适的名称,比如“怒喝者”或者“征服者”之类的。性格古怪的斯派瑟索性更加挑衅地将其命名为“咪咪”号和“托托”号,海军部最后只好让步。
丛林远征
1915年6月5日,远征的第一阶段开始。斯派瑟及其手下带着拆成零件的两艘摩托炮艇从南安普敦出发,搭乘联合城堡航线的班轮前往南非的开普敦。
在斯派瑟远征队航行在大西洋上的时候,被任命为海军预备役少校的那位约翰·李带领400名非洲劳工,开始在比属刚果最南部的茂密丛林中开辟道路。他们从南刚果重镇伊丽莎白维尔(今卢本巴希)出发,一路向北,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砍伐出可供蒸汽拖拉机通行的道路。这是一项异常艰苦的工作。7月初斯派瑟一行抵达开普敦的时候,他们只开出了20公里的道路。
斯派瑟远征队从开普敦出发,带着100多箱补给、弹药和摩托艇零件,搭乘火车继续前进。南非铁路当时已经从博茨瓦纳向北延伸到了北罗得西亚和南刚果,所以斯派瑟一行只用10天时间便走完了2000多公里的路程。这也是整个远征过程中最快速便捷的一段路途。1915年7月19日,他们在伊丽莎白维尔以北的芳戈鲁米村与约翰·李的非洲劳工队伍会合。
抵达铁路终点伊丽莎白维尔的斯派瑟远征队
斯派瑟的手下认为他们的老板为人狂妄自大,自命不凡,有时候却也招人喜爱。他们都琢磨不透他的性格。两支队伍会合的第二天,斯派瑟便开除了约翰·李这个重要的向导,决定独自率领队伍出发(后来有人推测,斯派瑟大概认为约翰·李的南非荷兰人血统不可靠,有可能在担任向导的同时为德国人工作)。
斯派瑟的队伍有两台蒸汽拖拉机,用来牵引拖车,车上运着拆成零件的摩托艇。其他的补给和弹药都由当地非洲工人驮运。队伍出发前,一个人以最奇特的方式来到了芳戈鲁米。原罗得西亚皇家警察阿瑟·达德利中尉骑着自行车,穿过200公里的丛林前来报到。他将负责组织和领导非洲人劳工,保障斯派瑟远征队的后勒补给。
此时齐默上校已经通过罗得西亚地区亲德国的南非荷兰人移民那里得知,有一支英国人队伍要去刚果,协助比利时人造船。但是他不知道这支队伍什么时候到来,以及目的地是哪座城镇。他命令手下加强在坦噶尼喀湖西岸的侦察工作,等英国人到来的时候给予其致命的一击。
1915年8月18日,斯派瑟远征队从芳戈鲁米出发,开始了远征的第三阶段。整个队伍包括36名白人和400多名非洲人,最前面是砍伐树木的劳工,然后是一台蒸汽压路机和两台蒸汽拖拉机,拉着两条摩托艇和蒸汽机用的几十吨干木柴,最后是当地的黑人男女,负责搬运水、弹药、食物、药品。整个队伍从首到尼长达3公里。
队伍出发的第一天,渡过第一条河的时候便遇到了考验。总工程师韦恩莱特下令砍伐树木,搭建临时桥梁。桥在下午两点半时搭好,到3 点钟整支远征队便已经全部过了河。但是在他们前面还有140多条河流、峡谷,以及2000多米高的米通巴山脉。
随着远征队的前进,斯派瑟越来越狂妄自大。他整天向大家吹嘘他在西非的冈比亚殖民地猎狮子的事迹,虽然大家谁也没听说过冈比亚有过狮子。他还吹嘘自己作为一艘驱逐舰的舰长,曾经“击沉过一艘德国巡洋舰”。谁也不相信这些鬼话,但是他身上没有当时英国官员中很普遍的那种对有色人种趾高气扬的态度,所以尽管性格古怪,他还是受到了非洲人劳工的喜爱。斯派瑟有时令人啼笑皆非,有时候又令人不得不尊敬他。这种奇怪而独特的气质,大概是冒险家们所必有的吧。
斯派瑟远征队宿营的情景
远征队带来的英国饼干和罐头很快就吃完了,他们开始以狩猎为生。周围森林里有的是羚羊、鹿和珍珠鸡。淡水则取自随处可见的河流,先过滤一遍,然后煮沸,然后再过滤两遍以上。饮水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淡水都用来供应三台巨大的蒸汽机。它们还要消耗大量的木柴。斯派瑟的手下对传说中的非洲食人鳄鱼和狮子非常害怕,但是最大的危险来自周围的昆虫。远征队的发饷人肩膀上被虫子咬了一个疖子,很快便溃烂生蛆。斯派瑟将伤口里的蛆挑出来,给其手下上了一场防虫教育课。
斯派瑟将150英里的森林道路分成3段,每隔50英里左右便建立一座补给站,存放弹药、药品和其他物资。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远征队每天前进6公里左右,最快的天前进了24公里,也有几天只能前进1.5公里。斯派瑟心急如焚。非洲的雨季还有几个星期就要到来。如果到那时还不能完成运输工作,那么这场战役在还没开始的时候便要结束了。在刚果中南部的马万达村,斯派瑟征用了当地居民的42头牛和牛车,协助拖运沉重的摩托艇和补给他给村民留下了欠条,证明这些物资是为“比利时国王陛下”征用的,让他们向当地的比利时官员讨要补偿。
1915年9月8日,斯派瑟远征队登上了米通巴山脉的最高点,接下来就是平坦易行的下坡路了。他们进入了干旱区,牛车和蒸汽拖拉机拖车的车轮不断陷入干硬地面下的白蚁穴中,只得用树枝将洞穴填满,然后众人合力将车推出来。
干旱区最大的威胁是萃萃蝇,它们传播致命的昏睡病。当地很多村庄都是一片萧条凋敝的景象。由于缺水,远征队每人每天的饮水减少到了半品脱(约300克),蒸汽拖拉机也面临不能工作的困境。斯派瑟对远征队中的非洲人妇女说,谁愿意到十多公里外的水源处去取水,就奖励给她一匹花布。好几百名妇女欣然从命。水源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1915年10月1日,远征队抵达卢阿拉巴河,开始了第四阶段。两艘摩托艇在这里被重新组装,推入水中,顺流而下。但是卢阿拉巴河是一条浅水河,虽然斯派瑟的摩托艇吃水只有几英尺,却也不断搁浅,在10月12日一段12英里的航程中便搁浅了14次之多。
经过为时20多天、每天平均10英里的跋涉,斯派瑟远征队于10月22日抵达内地河港卡巴罗。有一条200多公里的铁路从那里一直通到坦噶尼喀湖畔的卡莱米。在卡巴罗铁路修理厂,两艘摩托艇再次被拆卸装箱,由火车运往卡莱米,在那里重新组装下水。1915年10月28日,经过4个多月、14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斯派瑟和他的两艘摩托艇终于来到了坦噶尼喀湖。
齐默上校已经得知英国人的到来,但是不知道他们带来的是什么货物。英国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在德国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他们的3艘炮舰逐一消灭。如果德国人得知英国运来两艘快艇,也许会派3 艘炮舰一同出动,从而以压倒性优势将其歼灭。德军的侦察部队在坦噶尼喀湖西岸多次登陆,拆毁电报线,炸掉电报站,但是一直没有发现传说中的这支英国部队。
卡莱米港是比属刚果的西部门户。比利时人于1914年在那里修筑了4座炮台,并驻有300人的军队。那里还有船厂、铁路修理厂、电报站以及医院、兵营等建筑。比利时人给斯派瑟远征队提供了简单的住处,斯派瑟以其中最大的一座棚屋为自己的司令部,在门前旗杆上升起了皇家海军的军旗。
比属刚果的卡莱米港。停泊在岸边的是“达尼斯男爵”号货轮
在斯派瑟的要求下,比利时人还为卡莱米港修筑了防波堤。他们炸开数百吨石头,将其倾入坦噶尼喀湖。防波堤上铺设了铁轨,从船库一直通到水中。斯派瑟的两艘摩托炮艇停放在铁路平板车上,一旦有紧急情况,几分钟之内便可以沿着防波堤的斜坡将其推下水。如今一切准备就绪,斯派瑟准备向德国人开战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