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静海|基孔肯雅热如何预防?有什么典型症状?
发布时间:2025-08-05 05:48 浏览量:2
近日,我国南方部分城市已出现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并引发本地传播。7 月 22 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这一蚊媒传播疾病发出警报,督促各国尽早部署应对措施,严防疫情大规模扩散。
在当天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迪亚娜・阿尔瓦雷斯透露,目前全球有 119 个国家和地区已监测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 550 万人处于该蚊媒病毒的威胁中,疫情若大范围扩散,将对各地卫生系统构成负担。
阿尔瓦雷斯同时提及,约 20 年前,印度洋区域曾暴发大规模基孔肯雅热疫情,影响人数达 50 万左右。感染者通常会出现高烧、关节疼痛、乏力等急性症状,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即身上带有黑白花纹的 “花蚊子”)叮咬传播,各类人群均有感染发病的可能。
伊蚊(白天活跃,偏好干净积水产卵)叮咬感染病毒的人后,病毒在蚊体内复制,数天后进入唾液腺,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完成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发病。
01“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典型症状(潜伏期1-12天,通常3-7天)
1.急起高热:体温迅速飙升至 39°C甚至 40°C以上,持续高烧不退部分患者热退后可能再次发热(双峰热),整体发热期相对较短。
2.剧烈关节痛:呈游走性,多累及手、腕、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波及膝、肩等大关节,其中腕关节受压疼痛为典型特点。
3.皮疹表现:发病后 2-5天,80% 患者在躯干、四肢伸展侧、手掌、足底及面部出现斑疹、丘疹或紫癜;部分伴瘙痒。
其他症状: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纳差、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以及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肌肉疼痛、疲劳等。
02“基孔肯雅热”如何预防?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无疫苗可预防,所以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的关键。
个人防护:
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前使用蚊帐;适时用蚊香、灭蚊拍、防蚊灯杀灭成蚊,定期清理卫生死角。
户外: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喷涂驱蚊剂;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积水区等蚊虫密集处久留。
环境清理(斩断蚊虫孳生链)
清积水:翻盆倒罐清空闲置盆、罐、桶、轮胎等容器积水;填平树洞、竹洞、洼地;清理空调托盘、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勤打理:水养植物(富贵竹、万年青等)每周彻底换水1次,清洗容器内壁和根部;宠物饮水碗、花盆底盘等及时清空积水。
严管控:储水容器(水缸、水池等)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妥善处理垃圾,避免废弃瓶罐形成积水。
由静海区科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