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ostco”之梦,碎了!盒马X会员店,全线溃败
发布时间:2025-08-05 06:00 浏览量:2
近日,一则来自盒马的“关店公告”,为一场曾被我们寄予厚望的“国货保卫战”,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8月31日,全国最后一家“盒马X会员店”——上海森兰店,将正式停业。
这意味着,那个在2020年含着“金汤匙”出生、被誉为“中国第一个仓储式会员店品牌”的、阿里旗下的“天之骄子”,在苦苦挣扎了5年后,
全线溃败,阵亡。
我们曾经以为,它会是那个能挑战甚至颠覆山姆和Costco的“屠龙少年”。
结果,它连龙的影子都还没摸到,就先倒下了。
那个“国货之光”,没能打败“山姆大叔”
我们都还记得,5年前,它诞生时有多么风光。
“仓储式会员店赛道里首个中国品牌”——这个头衔,在当时点燃了多少人的民族自豪感。
而今天,从北京,到南京,再到苏州,最后回到它梦开始的地方——上海。
一家又一家的X会员店,悄无声息地熄灭了灯光。
那个我们最引以为傲的“国货之光”,最终还是没能打败“山姆大叔”。
为什么连“阿里”,都玩不转“会员店”?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为什么背靠“阿里巴巴”这棵参天大树的盒马,也玩不转“仓储会员店”这个模式?
第一,它太像“山姆”,却没有“山姆”的命。
盒马,从一开始,就把山姆当成了“像素级”的模仿对象。
从大包装,到高货架,从烤鸡,到瑞士卷。
但,它只学到了山姆的“皮毛”,却没有学到山姆的“筋骨”—— 那全球化的、极致的、甚至有点变态的供应链能力。
山姆可以用一个全球几十万吨的采购订单,把一个商品的价格压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板价”。
而盒马,不能。
第二,它的“商品”不够“硬”,不够“不可替代”。
会员店的本质,不是“店”,是“精选商品”。
我们之所以,愿意花260块钱办一张山姆的会员卡,是因为我们想买的,是那只别处买不到的烤鸡和那盒别处吃不到的麻薯。
而盒马X会员店,更像是一个“盒马鲜生”的“放大版”。
里面卖的,还是那些东西,只是换了个更大的包装。
它没有给消费者一个必须花258块钱办一张会员卡,才能进去买的不可替代的理由。
盒马,骨子里是一个服务“都市白领”的、小而美的“精品超市”。
它的基因,是“便利”,是“快”,是“30分钟送达”。
而仓储会员店,基因是“极致性价比”,是“一次买够一周的量”,是“囤货”。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种。
你无法让一只骄傲的波斯猫,去干一只吃苦耐劳的骡子的活。
写在最后
盒马X会员店的“死亡”,不是一个偶然的“意外”。
它是一次必然的“试错”。
我们不应该去嘲笑它。
我们反而,应该向它脱帽致敬。
因为它是在过去五年里,我们中国零售业对那个由美国人所定义的“会员店”模式,发起的一次最勇敢、也最悲壮的“冲锋”。
它虽然,失败了。
但它用自己那几十亿的“学费”,为所有后来的中国零售人,都上了一堂最宝贵的课。
这或许,才是它存在过的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