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曾在中国指挥东征北伐的苏联元帅布柳赫尔,被斯大林处决

发布时间:2025-08-05 06:10  浏览量:2

1935年11月20日,克里姆林宫斯维尔德洛夫大厅灯火通明。

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站在主席台前,用他特有的极为低沉而振奋人心的语调宣布: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决定授予伏罗希洛夫、布柳赫尔、布琼尼、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五位同志元帅军衔。

这五位将军应声而起,在崭新的深色军礼服上,佩戴上了那枚代表着苏联军队最高荣耀的金色国徽肩章。

这是苏联首次颁授元帅军衔,这五位将领能够享受如此荣光,自然也是对他们贡献的一种认可,只是他们根本想不到,短短三年后他们中的三个人都将成为斯大林的枪下亡魂。

他们胸前佩戴的元帅金星亦将变成行刑队的瞄准点。

1938年,曾两次在中国指挥东征和北伐的苏联元帅布柳赫尔,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被苏联当局卷入“日本间谍嫌疑案”中,进而被秘密处决。

那么,一直被我国人称之为加仑将军的布柳赫尔究竟有什么样的过往?

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出生于俄罗斯拉尔夫省一个农民家庭,是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也是苏联红军的优秀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布柳赫尔的曾祖父曾在抗击拿破仑的过程中作战勇敢,所以乡亲们都以普鲁士抗法名将布吕歇尔来称呼他,俄语中译作布柳赫尔,这也是他们这一支脉姓氏的来源。

不过等到布柳赫尔祖父和父亲这两代,完全没有了祖上的光鲜,只能以农奴的身份过活。

1904年,布柳赫尔为生活所迫,跟随父亲到彼得格勒谋生,年仅15岁的他去了一家布店当学徒,就此开始独立生活。

只是店主根本不拿他当人看,整日里欺凌和虐待他,无法忍受的布柳赫尔随即去了法俄合办的贝尔德工厂当工人。

在此期间,布柳赫尔深受革命浪潮的洗礼和熏陶,深刻体会到了彼得格勒工人的艰难处境,进而加深了对沙皇政府的憎恨,在工友的影响下,他义无反顾投身于革命之中。

自此之后,沙皇当局多次逮捕和流放布柳赫尔,不过丝毫没有扭转他的革命之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布柳赫尔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奥地利战场的科斯特罗马第十九团。

在次年的捷尔诺波尔战役中身受重伤,经过一年多的疗养,以一等残废退役,复员进入机械厂工作,进而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

十月革命爆发后,布柳赫尔积极响应列宁的号召,并在乌拉尔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

1918年,布柳赫尔奉命指挥南部游击军奇袭白军后方,为维护苏维埃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还将第一枚红旗勋章授予了他。

在此之后,布柳赫尔在军队中一路升迁,后来还官至远东军司令和远东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24年,苏联政府应孙中山的请求,委派布柳赫尔来华担任广东革命政府首席军事顾问,并为革命政府东征出谋划策。

在布柳赫尔的建议下,革命军得以打败陈炯明,牢牢控制了广东地区,后来布柳赫尔因病返回国内疗养。

1926年,北伐时机成熟后,苏联政府再次委派布柳赫尔来华协助,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布柳赫尔则任军事顾问。

秘密处决

在北伐战争中,布柳赫尔时常亲临前线,贯彻作战计划,甚至还多次乘坐飞机飞临敌军阵地侦察,为北伐的胜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布柳赫尔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他不得不返回苏联。

后来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蒋介石还多次向斯大林请求派遣布柳赫尔来华,只是那时他不知道的是布柳赫尔已经被斯大林秘密处决。

布柳赫尔回国之后,在苏联军队的地位一路晋升,后来还担任全苏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937年,布柳赫尔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成为苏联权力圈中的重要人物。

1938年,斯大林授意将肃反运动扩大化,进而席卷了军方,斯大林担心这些布柳赫尔等人的军权会危及自己的统治,随即将矛头对准这些元帅。

而长期在远东活动的布柳赫尔也被诬告为日本间谍,由于他在国内和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斯大林自然不敢公开指控布柳赫尔,只能秘密将其处决,甚至都未曾对外宣布他死亡的消息。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布柳赫尔并没有被秘密处决,而是改头换面继续在我国作战,不过这只是传言罢了。

1956年,布柳赫尔被平反,而江湖只剩下了他的传说……

参考资料:《黄埔军校首席顾问布柳赫尔元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