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肠道自新冠疫情以来就变得不一样了?

发布时间:2025-08-05 07:19  浏览量:3

新冠疫情过后,肠易激综合征(IBS)和肠道问题迅速增多,科学家认为,长期新冠疫情可能加剧了肠脑紊乱。

一项重要的国际研究显示,自 COVID-19 疫情爆发以来,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肠脑疾病的发病率令人不安地激增。

研究人员使用一致的诊断工具来比较疫情前后的人群,发现这些情况现在明显更为常见,尤其是在长期感染新冠的人群中,他们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也更高。

一项近期全球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爆发后,肠脑相互作用障碍(例如肠易激综合征 (IBS) 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该研究结果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学与肝病学》杂志。

为了探索这一趋势,研究人员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将罗马基金会的诊断标准应用于 2017 年和 2023 年收集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集。这种方法首次对大流行前后的肠脑疾病发生率进行了直接的全人口比较。

COVID-19 疫情前后肠脑相互作用障碍患者。图片来源:CGH

这是首次采用一致的方法,在人群层面直接比较疫情前后影响肠脑相互作用的疾病发生率的研究。它进一步印证了后疫情时代日益高涨的呼声,即更新护理模式,并加强对肠脑轴的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慢性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且无明确医学原因。其症状通常包括腹胀、进食时早饱、恶心以及胃部灼痛或疼痛。与溃疡或反流病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体检中不会显示出明显的消化道损伤迹象。

参考文献:Olafur Palsson、Magnus Simren、Ami D. Sperber、Shrikant Bangdiwala、Jóhann P. Hreinsson 和 Imran Aziz 撰写的“COVID-19 大流行前后肠脑相互作用疾病 (DGBI) 的患病率和负担”,2025 年 7 月 30 日,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DOI:10.1016/j.cgh.2025.0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