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往事之——我与我的维吾尔族媳妇一家2

发布时间:2025-08-05 06:05  浏览量:2

我和古丽的生活平静而充实,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的故事也在继续书写。之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我妻子家人的文章,今天想再聊聊这段时间的点滴。古丽是土生土长的新疆姑娘,老家在克州阿图什的一个小村庄。阿图什素有“无花果之乡”的美誉,当地人对足球的热爱也让这里赢得了“足球之乡”的称号。她并非出身显赫,和我一样,父母都是朴实勤劳的农民。老丈人快六十岁了,依然在托运部做着体力活,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丈母娘则是个特别爱干净的人,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把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总是井井有条。

古丽有个姐姐,早已成家,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还有一个弟弟,小时候因高烧未能及时治疗,导致右半身无力,行动不便,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因为古丽坐月子是在她娘家,暑假期间我也来到了阿图什,和她家人共同生活了将近一个月。虽然语言上有些障碍,沟通不太顺畅,但生活氛围非常融洽。维吾尔族的早餐通常简单而实在,主要是馕和茶,条件好些的家庭会在茶里加点黄冰糖,既提味又暖身。午饭时间较晚,常常要到下午两三点才开始,吃的多是烩面、拉面或抓饭,饭后大家习惯小憩一会儿。

克州地处中国最西端,靠近帕米尔高原,日落时间特别晚,有时晚上十一点天才完全黑下来。每当我和老家视频,那边早已夜幕降临,而这里阳光依旧明媚。傍晚七八点,天气转凉,一家人便把地毯铺在院子里,我照看孩子,古丽和丈母娘则在厨房忙碌。这里的气候宜人,没有沙尘,夏天凉爽,雨水充沛,是避暑的好地方。老丈人下班较晚,我们通常等他回来才一起吃饭。饭后,瓜果不断,西瓜、甜瓜轮番上阵,维吾尔族人确实懂得享受生活,尤其重视饮食的品质与氛围。

晚饭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吹着晚风,聊着家常,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那种温馨的氛围让我感到无比安心。前两天,我们还和古丽的姐姐一家外出游玩,去了两个风景优美的避暑胜地。说是游玩,其实重点还是美食。那天我们品尝了一种叫“窝馕”的食物,名字听起来有趣,其实是种柔软的馕,蘸着酸奶吃,别有一番风味。随后又点了近三公斤的山羊肉,他们吃肉的豪爽让我佩服,肥瘦相间,配上皮牙子,味道浓郁。傍晚时分,我们又去了一个可以玩水的地方,景色宜人,溪水清凉。我脱了鞋,和她姐姐的孩子们一起在水边嬉戏,拍照留念,笑声不断。

晚上,大家又找了一家餐厅聚餐,尽管中午的羊肉还没消化完,但美食的诱惑难以抵挡。大盘鸡、红烧牛肉、干煸炒面接连上桌,最后每人还吃了两串烤肉,我实在撑得不行。这段日子过得舒心自在,和古丽的家人相处久了,越来越像真正的一家人,没有民族的隔阂,只有亲情的温暖。他们对我非常照顾,还主动帮我们带孩子,这份情谊让我深深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