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华美的话无用又唬人
发布时间:2025-08-05 08:30 浏览量:2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侃侃而谈,他说的不但让人热血沸腾还特别有哲理,但是他说完了你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有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讲道理,让孩子厌烦又无法反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其实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就是因为有些人和家长说的都是有道理的废话,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我们看一个小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赵简子包围卫国国都的外城,拿着用犀牛皮做的盾牌,站在箭和滚石达不到地方,击鼓催促士兵们冲锋,然而士兵们却没有响应。赵简子扔了鼓槌说:“哎呀!我士兵们这么快就疲惫了?。”
负责外交的官员烛过脱下头盔回答说:“我听说:只有君主不会使用战士的,战士没有会疲困的。过去我们的先君晋献公吞并了十七个国家,迫使三十八个国家顺服,打了十二次胜仗,用的是这些民众。献公死了,惠公即位,他荒淫无度,残暴昏乱,喜欢美女,秦人肆意入侵,离晋都绛城只有十七里,用的也是这些民众。惠公死,文公继承君位,围攻卫国,得到邺地;城濮之战,五次打败楚军,在天下得到霸主之名,用的也还是这些民众。只有君主不会使用战士的,战士没有会疲困的。”
赵简子听了,扔掉盾牌,冒险站在箭和滚石够得着的地方,击鼓助威,士兵们闻声而动,打了个大胜仗。事后赵简子说:“即使我得到一千辆兵车,还不如听外交官烛过的一番话。”
我认为赵简子对烛过的表扬有点过头了。原因有两点。
其一、赵简子之所以打了胜仗和官烛说的话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士兵们之所以拼命冲锋陷阵是受到了赵简子悍不畏死的勇气激励和出于对赵简子敬爱,并非是因为烛过话。
其二、话中提到的只是以前发生的一些历史事实,他并没有给出成功的君主为什么能成功,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失败的君主为什么能失败,都做错了什么。也没有向赵简子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他说的只是一对无用的空话。
看了以上的故事,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在向别人提建议、教育自家孩子的时候应该少说些大而空的话,应该说出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改善措施。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