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海南消费品工业延续向好发展态势

发布时间:2025-08-05 08:37  浏览量:2

中国经济报导:2025 年上半年,海南消费品工业延续向好发展态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表现尤为亮眼,增加值增速高达 53.5%,当月和累计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

这一成绩的取得,既是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结果,也与产业结构优化、市场需求升级密切相关。

核心驱动因素解析

自贸港政策赋能产业升级

海南自贸港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 政策成为关键推手。截至 2025 年 6 月,全省消费品行业 112 家企业获得试点资格,43 家企业已享受政策红利,涉及粮油、肉类、坚果等多个领域,累计免征关税超 5.6 亿元,内销货值突破 70 亿元。

例如,海南垣阳食品通过进口牛肉加工后内销,减免关税 200 余万元;晨光生物进口辣椒原料加工成色素产品,累计减免关税约 8600 万元。

这一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成本,吸引农夫山泉、东鹏特饮等龙头企业落地,并推动金海浆、太古可乐等企业扩产。

细分领域多点突破

水产品加工:前两个月出口额达 5.5 亿元,同比增长 22.2%,其中罗非鱼及其制品占比 93.4%,对美、以等市场出口增速超 30%。

槟榔加工:万宁市 1-4 月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 59.5%,龙头企业口味王产值增长 53.6%,槟榔初加工集群产值增速达 79.1%。

热带水果深加工:三亚芒果深加工产品(如速冻芒果、果酒)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 25%,推动芒果产业链附加值提升。

市场需求与消费升级

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11.2%,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 20.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 175.3%,带动上游农副食品加工需求扩张。

同时,“以旧换新” 政策激发消费潜力,上半年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零售额大幅增长,间接拉动食品包装、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结构性亮点

全产业链布局加速成型

海南正依托东疆综合保税区打造邮轮物资配送、维修制造等全产业链,并推动国际邮轮食品团体标准制定。

例如,通过 “国内采购 + 保税供船” 模式完成物资配送,降低企业成本约 15%。

此外,万宁农业科技产业园引入德州扒鸡、品香园等企业,形成槟榔、果蔬加工产业集群,预计 2025 年产能将提升 30%。

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并行

“三品” 战略成效显著,椰树牌、定安椰乳入选首批 “中国消费名品”,“椰子制品” 纳入工信部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培育名单。

医药产业 “乐城研用 + 海口生产” 模式扩大,超 485 种国际创新药械 “中国首用”,间接带动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等细分领域发展。

区域协同与外向型发展

海南积极融入 “双循环”,通过双母港航线吸引韩国旅客入境消费,其在天津的一日游中采购麻花、泥人张等特色商品,形成 “邮轮 + 消费” 闭环。

同时,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口持续增长,前两个月水产品出口增速超 20%,速冻芒果、椰浆等产品已进入东南亚、欧美市场。

海南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5 年上半年全国增速约 5%-8%),其领先地位得益于政策、资源和区位三重优势。

与天津等城市相比,海南更侧重热带特色农产品加工,而天津则聚焦邮轮经济与工业品出口,形成差异化竞争。

未来,随着 “南上海北天津” 双核格局成型,海南有望成为全球热带农产品加工枢纽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核心支撑。

总体而言,海南消费品工业正以农副食品加工为引擎,通过政策创新、科技升级和市场拓展,加速构建 “热带特色鲜明、自贸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 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