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照亮前程|俞燕技能大师工作室:能源环保技术的“创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8-05 09:23  浏览量:2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嘉兴市人力社保局以技能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群体,培育了一大批优秀高技能人才,为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的技能支撑。今年7月,第六批嘉兴市首席技师50人名单公布,我们从中选取“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代表各一名,讲述他们的技能故事,展现红船旁的工匠风采。今天带来的是特级技师俞燕。

人物名片

职业工种:设备点检员

技能等级:特级技师

工作单位: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

技能感言:设备点检员的价值不在于发现故障,而在于让故障没有机会发生。设备的平稳运行,是对我们技能人才最大的肯定。

扎根污泥处理一线十余年,破解“污泥围城”难题;手握30多项专利,推动中国污泥处理技术迈向国际领先水平,这位“宝藏”工匠叫俞燕,他是嘉兴市秀洲区首位特级技师、省级高技能青年人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办人。

独行快,众行远,俞燕带领团队将城市污泥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培养出了一批批技术能手,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破解“污泥围城”困局

2010年,俞燕进入能源环保行业,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做起。彼时,城市污泥处理仍是一大棘手难题,传统的填埋方式不仅占用土地,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面对这一挑战,俞燕潜心钻研污泥焚烧技术,不断优化工艺参数,通过无数次的试验与优化,成功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利用。

在他的推动下,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污泥处理处置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今,污泥不再是城市的负担,而是发电、供热的宝贵资源,每年都为企业创造可观效益,同时助力了城市减污降碳。他的这一成果成为行业标杆,推动着国内污泥处理向“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加速迈进。

创新不止,铸就技术高峰,俞燕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敏锐洞察力,主持完成了技术创新、技术攻关项目19个,形成10项技改成果,手握30多项专利的他,堪称能源环保技术“创新引擎”。他发表论文15篇,并起草制定2项团体标准,创新成果不仅在国内获得认可,更登上了耀眼的国际舞台。

“日内瓦国际博览会发明金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全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三等奖”……一众重量级荣誉都彰显了中国能源环保技术的“硬核”实力。

平台赋能培养行业生力军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俞燕说,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多年来,他积极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组织技术培训、技能比武,毫无保留地做好“传帮带”。在他的带领下,一批批青年技术骨干迅速成长,成为能源环保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室现有成员11人,其中高级技师3人、技师1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6人。在工作室的带下,所在污泥干化车间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三等奖”“浙江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浙江省优秀QC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全国、省级荣誉。工作室则先后获评“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长三角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浙江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

在污泥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团队青年骨干们创新研发的“面向污泥耦合热电气高效联供的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显著,先后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该技术的突破使我国污泥处理技术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从普通工人,到公司总经理助理;从嘉兴市首席技师,到浙江杰出工匠(高技能青年人才),俞燕的成长轨迹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无论个人还是团队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平台的赋能,这是一场完美的双向奔赴。”他告诉记者,除了得到人社部门的补助资金外,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开展技术攻关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等项目时,若符合立项条件都优先获得相关部门的项目立项,“政府还鼓励企业、职业院校等为我们的工作室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场所、设备等。”据悉,市人社局严格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推荐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还建立了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指导、绩效管理机制,定期了解项目建设运行情况,助力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健康发展。

来源丨读嘉客户端

编辑丨陈罡峰

审核丨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