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云南墨江:校地联动绘新卷 青春实践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05 09:34  浏览量:4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龙坝镇迎来了一批批充满活力的“暑期客”——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暑期实践团,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梦想行动”公益项目等多个团队的志愿者陆续进驻,通过开展假期学科辅导、民族文化调研等活动,为乡村教育注入了鲜活动力。

体育润心:让乡村少年“动”起来

“加油!守住这个球!”在龙坝镇大乜多村活动室的操场上,玉溪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正带领孩子们进行篮球对抗赛。针对乡村学校体育师资短缺、课程形式单一的现状,该校体育学院暑期实践团不仅为村里捐赠了篮球、羽毛球等器材,还精心设计了“球类基础+团队拓展+竞技奖励”三位一体的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球类运动基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实际运动锻炼。

“以前假期里没什么特别的活动,现在有哥哥姐姐们带着我们学打球、做游戏,太开心了。”大乜多村的周家琪抱着崭新的篮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实践团带队教师董丽波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不仅传授技能,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协作精神和自信心。刚到村上时,孩子们都不敢靠近,只是躲在后面观望;到了开课第三天,他们就早早在村委会门口等着上课了。看着孩子们从羞涩到主动,我们心里满是欣慰,这正是体育教育的价值所在。”

科学启智:让乡村教育“亮”起来

在龙坝镇竜宾村活动室内,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梦想行动”公益项目的志愿者用生动有趣的英语互动游戏,拉开假期课堂的序幕。这支由全国各地学者、专业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英语+自然科学”双课程体系。通过英语情景剧,让孩子们轻松学习日常用语;借助身边的植物,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植物形态和自然科学知识。

“全国各地的学者带着丰富的知识来到我们村,他们中有的是名校教授、有的是海外博士、还有的是高校学子。这些优质资源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他们的到来,让孩子们对知识的获取从难以触及变得触手可及。”竜宾村党总支书记李景启感慨道。

文化铸魂: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在龙坝镇勐里村,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的师生们正在开展为期10天的“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深度走访调研。师生们走访了普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详细了解哈尼族祭寨神林的起源、仪式流程及其在哈尼族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深切感受哈尼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敬仰及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与此同时,师生们还组建了“辅导小分队”,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和课外知识讲解,让乡村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当青春的脚步踏遍乡土,当知识的种子撒田间,一场场跨越城乡的“双向奔赴”,正成为乡村振兴中最动人的风景。体育强健体魄,科学启迪智慧,文化凝聚灵魂……高校与乡村的紧密携手,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向未来的窗户,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智慧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