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愈发焦躁,态度大变罕见炮轰普京,送给乌克兰一批F-16战机

发布时间:2025-08-05 09:39  浏览量:3

特朗普的态度永远琢磨不透,无论对谁都是如此,前不久他还对普京一口一个称赞,处的跟好哥们一样。可这还没过去几天,在与泽连斯基进行了15分钟会面之后,特朗普态度便迎来了180度大转变,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炮轰普京,公开批评他。

5月1日,在美乌矿产协议签订之后,特朗普更是一拍脑门给乌克兰送去了一批F-16战机!

特朗普对俄乌的态度为何转变如此之大?

F-16援乌:从“废铁”到战略棋子

美国空军5月1日证实,一批退役F-16战机正从亚利桑那州的“飞机坟场”启程运往乌克兰。这些战机已被拆除雷达、发动机等关键部件。

按美方说法,“无法直接投入战斗”,但能为乌克兰现有的F-16机队提供零部件支持。

此前,欧洲国家已承诺向乌克兰提供85架同型号战机,俄军则加紧空袭,试图摧毁这些“空中威胁”。

特朗普政府此时送上“退役大礼包”,看起来十分矛盾。毕竟他此前多次施压乌克兰接受停火,甚至以切断军援逼迫泽连斯基让步。

可局势变化让策略不得不调整,乌克兰空军在俄军持续轰炸下面临装备短缺,欧洲援助的F-16需要零部件维护。而美国通过提供“残骸级”战机,既能避免直接激怒俄罗斯,又能维系对乌支持的表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战机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战价值。美国《防务新闻》分析称,此举意在向盟友释放信号,即使特朗普推崇“美国优先”,也不会完全放弃对乌克兰的承诺。

而对俄罗斯而言,这些“缺胳膊少腿”的F-16更像心理战工具,它们提醒莫斯科,西方援助的潜在规模远超想象。

F-16作为多用途战机,曾是乌空军现代化的核心目标。然而俄军通过电子干扰和防空系统,已击落多架西方援乌战机。这批退役F-16虽无法升空,但其机身结构仍可用于修复受损战机。

美军表示,拆解后的零件能延长现役机队寿命,这对缺乏工业能力的乌克兰至关重要。

此外,欧洲提供的F-16多来自荷兰、丹麦等国的库存,部分机型服役超30年,维护压力巨大,美方“废铁支援”实则分担了盟友的负担。

4月2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相社交”上罕见抨击普京,指责其“无意结束战争”,“只是敷衍我”。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要知道,特朗普曾多次称赞普京精明,甚至被质疑“亲俄”。为何态度突变?

直接导火索是美俄谈判陷入僵局,4月25日,美国特使威特科夫与普京进行了三小时密谈,俄方虽表态“愿无条件谈判”,但次日俄军恢复了对乌克兰的导弹打击。

特朗普显然将此视为打脸,他在采访中直言:“普京可能根本没想停火。”

而更深层的原因则与国内政治有关,特朗普正为2025年大选造势,急需外交成绩巩固支持率。

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已造成百万人伤亡,欧洲调停失败,拜登政府被批“软弱”,若特朗普能促成停火,无疑会成为其“强人领袖”形象的加分项。

可普京的不配合让特朗普的美梦落空,公开批评俄方既能转移国内压力,又能塑造果断领导者人设。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特朗普团队被曝正酝酿对俄实施“二级制裁”,针对与俄交易的外国银行。这种“以压促谈”的策略,与其说是对普京失望,不如说是为后续谈判增加筹码。

关键特朗普对俄态度历来摇摆,2016年竞选期间,他称普京比奥巴马更强硬,2020年却因“通俄门”调查屡次与俄划清界限。此次批评普京,被《华盛顿邮报》视为选举策略的调整,旨在通过展现对俄强硬,争取中间派选民。

共和党内部亦存在分歧,传统鹰派要求加大对乌援助,而特朗普需平衡党内势力。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虽炮轰普京,却未提及对乌新增进攻性武器援助,暗示其仍希望保留谈判空间。

此外,特朗普态度转变的关键原因还有美乌矿产协议签了!

军援背后的利益交换

5月1日,美乌签署《重建投资基金协议》,规定美国可获乌克兰油气、矿产及基建项目的一半收益。协议墨迹未干,F-16便启程赴乌,时机巧合得令人玩味。

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前他切断军援迫使泽连斯基让步,如今用“退役战机”换取资源分成,既安抚了国内军火商,又为美国资本进入乌克兰铺路。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锂矿储量占全球5%,这对美国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

不过,这份协议在乌克兰国内引发争议。反对派批评泽连斯基“贱卖国家资源”,但现实是,乌军装备依赖西方输血,妥协几乎是唯一选择。这本质上是用资源换生存,没有武器,乌克兰连谈判桌都上不去。

协议不仅涉及矿产,还包括关键基础设施。美国企业可通过投资基金参与乌电网、港口等项目的重建,长期掌控经济命脉。

乌克兰前经济部长季莫费伊·米洛瓦诺夫警告称,这可能导致国家主权被侵蚀。可乌政府辩称,协议是“战时临时措施”,未来可重新谈判。

可以看出,特朗普的“大变脸”,看似突兀,实则步步为营。F-16援助维系了对乌支持的形象,矿产协议确保了美国的经济利益,而对普京的批评既回应了国内鹰派,又为制裁埋下伏笔。

俄乌冲突三年,各方早已精疲力竭。特朗普若能斡旋成功,固然能赚足政治资本。即便失败,通过协议绑定乌克兰资源,也算“稳赚不赔”。

这场博弈中,没有纯粹的“和平使者”,只有利益的精确权衡。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能否奏效,取决于俄乌双方是否愿意妥协。俄罗斯已暗示可接受“冻结冲突”,但要求乌承认克里米亚及四州现状,而乌克兰则坚持恢复1991年边界。

双方立场的鸿沟,绝非几架退役战机或一纸协议能填补。而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的外交冒险可能进一步升级。

美媒爆猛料:美军退役F-16战机正从“飞机坟场”被运往乌克兰 环球网2025-05-02

美乌矿产协议:这一次改变了什么 澎湃新闻2025-05-03

特朗普质疑普京:也许他不想停止冲突,只是在敷衍我 观察者网2025-04-27

局面失控,特朗普愈发焦躁:也许普京不想停止冲突,只是在敷衍我 环球时报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