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家电人事大调整,空调能否重振决定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05 09:24  浏览量:4

7月30日,海信家电发布公告,宣布多项重要人事变动,包括总裁胡剑涌、董事朱聃辞职,董事长高玉玲兼任总裁以及殷必彤、方雪玉等新管理层的任命。与此同时,公司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去年同期显著放缓,暖通空调业务作为核心板块面临严峻挑战。这场人事地震背后,是海信家电在行业寒冬中寻求破局的战略调整,而空调业务的重振与否,将直接决定海信家电的未来走向。

30年老将胡剑涌辞职,殷必彤被重用

海信家电此次人事调整的核心变化是总裁胡剑涌的离职。胡剑涌作为公司核心“老将”,曾主导多项战略决策,其突然辞职引发市场猜测。公告称其离职为“个人原因”,但结合公司近年业绩波动,外界难免猜测是否与管理层战略分歧有关。胡剑涌为海信集团征战30年,他的离职意味着海信家电短期内将面临高层管理团队的调整与磨合。

接替胡剑涌的是董事长高玉玲,她将兼任总裁一职。高玉玲拥有丰富的财务和管理经验,曾主导海信家电的国际化布局,并推动对日本三电株式会社的收购。此次兼任总裁,显示董事会希望她进一步强化公司战略执行能力。然而,董事长与总裁一职的合并也引发外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讨论,毕竟“两职合一”可能影响决策制衡。

值得注意的是,原美的集团“老将”殷必彤被选举为职工代表董事,并进入战略委员会和ESG委员会。殷必彤在美的集团任职超过20年,曾担任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小天鹅总经理等职,在空调和家电领域经验丰富。他的加入被视为海信家电强化空调业务的重要信号。不过,殷必彤目前仍担任海信家电空气事业部总裁及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其能否在董事层面推动空调业务改革,仍需观察。

此外,方雪玉被提名为执行董事候选人,但她不领取董事薪酬,这一安排可能与其在集团其他岗位的职责有关。整体来看,此次人事调整既有内部提拔,也有外部引入,显示出海信家电在管理层上寻求平衡与突破的决心。

海信空调板块承压,能否重振事关未来

作为海信家电第一大业务板块,暖通空调贡献了近半营收,但2025年上半年仅实现4.07%的同比增长,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93.4亿元,同比仅增长1.44%,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增速较2024年同期(营收增长13.27%,净利润增长34.61%)明显放缓。空调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消费需求疲软,可能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从行业格局来看,格力、美的、海尔仍占据国内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海信空调在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覆盖上仍有差距。国内空调市场已进入“三巨头+跨界者”的白热化竞争阶段:美的、海尔、格力占据近70%的零售量份额,后来抢食者小米、TCL凭借低价策略冲击第二阵营头部,海信空调面临被挤出行业前五的风险。更关键的是,公司核心管理层的财务背景可能影响战略执行——高玉玲虽擅长成本控制和资本运作,但缺乏一线业务经验,而殷必彤能否在海信复制美的的渠道管理经验,仍需时间验证。

“家电人”认为这场人事调整不仅是海信家电管理层的新旧交替,更是其应对行业变局的破釜沉舟之举。高玉玲兼任总裁后,159.6万元的基本薪酬背后,是公司对“一把手”直接操盘业务的迫切期待;殷必彤240万元的年薪,则押注着空调业务重振的全部希望。然而,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海信家电能否凭借此次调整重振空调板块,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将密切关注新管理层接下来的战略举措,2025年下半年的业绩表现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