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红古就业优先:从“稳饭碗”到“端好碗”的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05 09:52 浏览量:2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4日电 近日,兰州市红古区聚焦群众“就业难”与企业“用工缺”的痛点,打出“政策护航、服务下沉、强技赋能”组合拳,全力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政策“精准滴灌”,筑牢就业保障堤
在创业补贴政策的支持下,红古区经营运动俱乐部的创业者马先生顺利拿到了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没想到创业补贴申请这么方便,材料交上去不到一周,补贴就到账了,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马先生激动地说。他是通过红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政策宣讲了解到补贴政策,并成功申请的。
将政策落实作为就业工作的“先手棋”,针对不同群体推出差异化支持举措。对于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创业补贴+见习岗位”双保障。今年已为4名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4000元,开发企业见习岗位62个,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平台。
而对于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政策进社区、进工地”活动。通过网格员上门讲解、短视频解读等方式,让创业担保贷款、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家喻户晓。截至目前,该活动累计惠及群众2400余人次,使更多有创业和就业意愿的人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
服务“下沉一线”,架起就业“连心桥”
“在家门口就能找工作、学技能,红古区人社局真是把好事做到了我们心坎上!”在红古区华龙街道举办的“就业服务进社区”活动中,龙源社区王大姐通过现场招聘找到了超市理货员的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红古区人社局推动服务力量下沉。每周安排一名业务骨干,轮流帮助指导镇(街)、社区“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和“零工驿站”,积极为辖区居民提供“求职登记—岗位匹配—推介跟进”全流程服务。
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红古区还推出“上门服务”。截至6月底,已为58名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完成求职信息录入和岗位推荐,体现了就业服务的人性化和精准化。
此外,红古区常态化开展各类招聘会、直播带岗等活动,搭建面对面对接平台。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6场,邀请40多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300个,达成就业意向60余人,为求职者和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高效的沟通桥梁。
技能“靶向培训”,激活就业“新动能”
“参加了电工培训拿到证书后,工资直接从每月3500元涨到了5000元,技能真能改变生活!”刚通过技能考核的王先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红古区聚焦市场需求,联合辖区重点企业、培训学校,开设焊工、家政服务、直播电商、牛肉拉面、无人机驾驶等热门专业培训班。学员培训合格后直接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今年以来,已开展技能培训14期,培训学员522人。这些技能培训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红古区就业形势稳步攀升。截至6月底,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82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8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9人。
红古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房德权介绍说,红古区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就业政策,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让就业之路更通畅、更宽广,为红古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