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中国说中了?特朗普对全球征税后,高兴不到一天,噩耗就来了!美国国内开始“反噬”

发布时间:2025-08-05 09:58  浏览量:4

据第一财经报道,特朗普又整出大动静了。前阵子他大手一挥,宣布对全球好多国家加征关税,那架势,仿佛觉得自己立马就能扭转乾坤,把好处都捞到美国去。结果呢?高兴劲儿还没持续一天,各种坏消息就跟约好了似的,扎堆儿找上门来。

特朗普(资料图)

先说他这全球征税政策吧,简直就是一场有预谋的“关税风暴”。不是一刀切乱加税,而是对着不同国家下不同的“狠手”。对韩国,征了15%的关税,条件是让韩国给美国弄来350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还得买1000亿美元的能源。这哪是征税,分明是带着条件的施压。巴西更惨,一下子被加征40%,总税率飙到50%,虽说木浆、能源这些关键东西没被算进去,但制造业出口肯定是被按在地上摩擦了。还有瑞士,作为欧洲的一个点,被征了39%的惩罚性关税,比欧盟平均水平高不少,这明摆着是对贸易顺差国没好脸色。

不光是针对国家,关键产业也没能逃过。半导体、新能源这些产业的上游原材料,比如铜管、铜线这些半成品铜产品,还有那些铜用得多的元件,被征了50%的关税。这一下可不得了,纽约铜价当天就跌了17.7%,全球产业链的成本体系都被搅得乱七八糟。另外,那些价值800美元以下的货物,免税待遇也被暂停了,这一下就把跨境电商和中小企业的“小包”进口通道给堵上了,看来是想搞“全链条保护”,够激进的。

可他这边刚宣布,国际社会那边就炸了锅,各种反制措施接踵而至。先看那些传统盟友,瑞士在自己国庆节那天收到39%关税的消息,气不打一处来。政府直接批评美国“违背自由主义原则”,经济界更是哀嚎一片,说这会让GDP下降0.7%,人均收入得损失700瑞士法郎。加拿大因为“芬太尼问题”,关税被提到35%,总理也不含糊,立马宣布要搞“北美供应链重组计划”,打算联合墨西哥整个区域关税同盟,这明摆着是不想再跟美国好好玩了,美墨加贸易协定估计也悬了。欧盟也没闲着,启动“防御性关税机制”,对着美国的农产品和科技产品加征25%的报复性关税,跨大西洋贸易战的苗头都冒出来了。

盟友闹也就算了,金融市场也跟着起哄。政策出来第二天,美国三大股指就跟坐了过山车似的往下冲,道指跌了1.6%,纳指跌了2.3%,标普500更狠,直接狂泻1.8%。美元指数也没扛住,闪崩1.2%,这可是2023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国际油价也跟着凑热闹,大跌4.5%,黄金价格倒是趁机飙升到2100美元/盎司,看来大家都对全球经济增长不怎么看好了。高盛那边测算,要是这些关税真全面生效,美国企业利润得被啃掉15%-20%,中小制造商成本得涨30%以上,供应链重新弄弄,成本估计得超5000亿美元。

冯德莱恩和特朗普(资料图)

这还没完,美国国内也开始“反噬”了。产业界首先就受不了,通用汽车、波音这些巨头直接站出来反对。通用说,铜关税一来,每辆汽车生产成本得增加500美元;波音也喊冤,737系列机型成本涨了12%。耐克、沃尔玛这些做零售的也头疼,库存堆得跟山似的,消费者还不买账。低价值货物一征税,进口商品价格普遍涨了15%-20%,低收入家庭一年支出得多出约2400美元。美国家具协会的数据显示,7月家具进口量同比暴跌28%,中小企业订单量都降到2008年以来最低了。

更麻烦的是,法律和政治上也开始“绞杀”。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已经开始审查关税合不合法,好多企业告特朗普政府滥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说根本没有“国家安全”的实际依据。32个州政府也联合起来起诉,说关税让地方财政收入少了一大块,加州、纽约州都已经暂停给联邦政府共享贸易数据了。连共和党内部都开始闹分裂,12名参议员公开反对这个关税政策,怕搞出全球贸易衰退,影响2026年的选举。

其实这一切,中国早就看透了。中国商务部4月就说了,“单边关税肯定会让全球供应链乱套,最后还是会害了美国自己”。外交部发言人也强调,“贸易保护主义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历史上就没见过赢家”。现在美国市场这么乱,不就正好印证了中国说的“关税是把双刃剑”吗?也能看出中国在多边贸易体系里还是有话语权的。

面对这局面,中国也没闲着,一直在找破局的办法。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金砖国家搞区域关税同盟,2025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就增长了18%,有效应对了单边主义的冲击。稀土产业链还牢牢握着全球70%的加工能力,对美出口管制也慢慢升级,让美国新能源产业成本增加25%,逼着他们在中美经贸谈判时想办法妥协。同时,中国还多进口俄罗斯的能源、巴西的农产品,搞“去美元化”的贸易结算体系,让全球贸易网络没那么容易被冲击。

莫迪和特朗普(资料图)

说到底,特朗普这场“关税豪赌”,一天之内就被市场和盟友联手泼了冷水,这也说明中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有多明智。美国还在那儿做单边主义的美梦,全球贸易早就开始朝着区域化、多元化发展了。这场“高兴不到一天”的关税闹剧,最后估计也就是给全球化退潮期留个教训——别总想着零和博弈,合作才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