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远征军滇缅征战纪实——大撤退

发布时间:2025-08-05 09:55  浏览量:2

四月二十八日,腊戍失守当天,负责防守腊戍的第六军军长甘丽初逃到畹町,又同刚刚开到畹町的第六十六军军长张轸一道钻进装甲车,一口气撤退到三百公里外的保山。

二十九日,罗斯福总统从大洋彼岸打电报给委员长,保证美国一定要“打破日本的封锁,重新找到一条把飞机和军 火送到中国的有效途径”。

三十日,鉴于日军两翼继续推进,盟军加快撤退步伐,史迪威两次电告杜聿明向印度境内转移,被置之不理。

三十日下午,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上将悄悄离开指挥部不辞而别。他带了一排卫兵强行征用一列火车,押着司机开往密支那,准备从那里登机飞回重庆。不料这列不按计划运行的火车只开出二十五英里就与另外一列货车迎面相撞,致使本来就极度拥挤的铁路因此中断两天。罗卓英的逃跑行为无疑给中国军队的失败再涂上一层懦怯和可耻的色彩。

“我的天!这头脏猪怎么没有撞死?!”史迪威在当天的日记中愤怒地写道:“难道委员长竟相信这样的人能够打胜仗?!”

第二天,亚历山大也把他的司令部撤过瓦城大铁桥,开始向印度转移。桥对岸,史迪威和他的助手还在试图说服那些后到来的中国军队撤到印度去。他告诉中国人,他一定要从印度发动反攻,重新夺回缅甸。他需要中国军队保全实力。

但是他的努力收效甚微。

在这场灾难性的国际大撤退中,每个中国将军都对前途丧失信心。失败已经使他们人心惶惶,反攻缅甸更不是他们的责任,因此他们只想快快回国,逃出这场可怕的灾难。

在去向问题上,绝大多数中国军官都自觉站在杜聿明一边,齐心协力带领队伍往北赶。

只有一名中国师长例外。新编三十八师少将师长孙立人接受了史迪威忠告,他在经过再三观望、权衡和犹豫之后,终于放弃了拼死回国的念头,在最后时刻把队伍拉上了通往印度和保存实力的康庄大道。

五月一日,史迪威随同最后一批后卫部队撤过瓦城大桥,桥上已经空无一人。一队英国工兵正在执行亚历山大的炸 桥命令。美国将军神情黯然地伫立在西岸的山坡上,久久不动,一任江风拂乱花白的短发。

这天,一个叫海萍的中国随军记者偶然与史迪威相遇,他在一九四二年八月十日《云南日b》上撰文写道:

“……五月二日,正当我们同英国友军在路边道别的时候,史迪威将军刚好带了他的小队随员从这里经过。我们原来听说他早已飞回重庆,又说他到了印度,孰料他却在尾随我们大军一道进退。以他那样高年,还是那样风尘仆仆在战场上转进,真让人不胜敬佩……”

二日凌晨,一声巨大的袭响伴随耀眼的火光冲天而起,瓦城大铁桥被拦腰炸 成数段,跌入滚滚江水中。铁桥的命运象征着大英帝国在缅甸的彻底失败,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远征军踏上退出缅甸的苦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