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5载·奋进新甘孜丨炉霍:郎卡杰艺术小镇正式开放 唐卡绘制乡村振兴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05 09:57  浏览量:2

75载雪域长歌,75度山河焕彩。在喜迎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5周年之际,巍巍贡嘎见证高原巨变,滔滔大渡奔涌奋进豪情。值此历史时刻,甘孜州传媒中心特别策划“辉煌75载·奋进新甘孜”专栏,与全州110万各族儿女共溯团结史诗,同绘时代新卷。

本栏目将聚焦历史回眸、发展成就、人物风采、未来展望,共同开启这场穿越75年的时空对话,见证甘孜大地以更坚定的步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改革为动力更好推进甘孜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孜新篇章。

今天,推出《画师郎卡杰“遇见”乡村振兴!看炉霍如何用“唐卡颜料”绘制共富画卷》。

7月的鲜水河畔的青稞麦浪间,一座以17世纪著名唐卡画师郎卡杰命名的生态文旅综合体项目——郎卡杰艺术小镇正式试运营。一个集自然风光观景、唐卡文化展示、高端民宿、自驾露营地、游客集散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成为G317旅游环线上的文化旅游新地标。

文化“底气” 开启创新“之旅”

日前,记者驱车驶离炉霍县城约三公里,沿新都镇色德龙村蜿蜒的乡道前行,一片依山势而建的别致建筑群渐入眼帘。群山与流云为幕,青稞田与崩科房为席,这片建筑群宛若潜心创作的唐卡画师,正将天地灵气凝于笔端。

走近“郎卡杰艺术小镇”,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展板上贴着土拨鼠的海报。“这边青稞地里有几个土拨鼠的洞穴,太阳出来的时候,它们会成排坐在田埂上晒太阳,就像‘迎宾’一样,着实可爱!”何佳伟笑着说道。

作为将非遗艺术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示范项目,这里不仅承载着著名画家郎卡杰的故乡记忆,更创新性地用全木屋装配式建筑打造出11间‘推门见山、开窗即画’的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整个艺术小镇成扇形分布,落地窗外是开阔青稞地与红色的传统崩科,远眺是静谧的山峦和炉霍县城,沿着观景步游道还能看见牧民在远处放牧,形成独具川西高原特色的万花筒。

文化“住进”风景 旅途“涨了”知识

“任何角度都能出片!”来自西安的游客罗琳和朋友带着孩子身着藏装,在小镇里不停拍照。“通过携程找到这里,比照片还惊艳,服务也超棒!”作为小镇的运营人员,成都讯联乡创文旅有限公司的罗佳每天忙着处理订单、接听咨询电话,“打开客户渠道是当前首要任务,希望更多人发现这里的美。”

宽敞的露台上,太阳伞整齐排列,舒适的休闲沙发正等待着客人的到来。在游客接待中心,趁着假期来做暑假工的翁姆正在给客人做咖啡。“我觉得做咖啡挺有意思的,就是现在还不会拉花,正在学习中。”

翁姆说,来这里打暑假工不仅能学到一门技能,还能从客人口中听到外面世界的故事,当然他们也会好奇的追问郎卡杰画师的故事。“郎卡杰就是我们村的,画师的绘画技艺出神入化,画笔下的天空可以根据施色分出六七层,天地画面更是连接完美,因此被人们尊称为‘郎卡杰’,意为‘天空的装饰者’.......”在客人连连称赞中,翁姆心中的骄傲自豪让她变得更自信。

来到餐厅,透过落地窗四周的迷人景色映入眼底,顺着餐厅看过去,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正在儿童娱乐区专心致志的窜这手串。罗佳告诉记者,“一家人来到这里,大人可以在风景里放松身心,孩子们在服务人员的悉心看管下,在这里看书、做手工、画画,同时还能通过传统手工艺展品,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

旅游换“姿态” 振兴加“节拍”

据炉霍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四郎志玛介绍,2024年,炉霍县投资2100万元,通过公开招投标与成都讯联乡创文旅有限公司合作,从设计到运营全链条打造小镇,旨在“传承本土文化,吸纳国际创意,建成特色文化艺术产业集聚区”。

2024年9月开工的小镇项目,建设阶段便优先雇佣当地村民;试运营后,服务员、保洁员等岗位也向周边村民开放。色德龙村村民次仁志玛从开工起就在此务工,如今做着民宿保洁,她笑着说:“没想到家乡能建出这么美的民宿,以后我也想在家开一家!”色德龙村村党支部书记雄其志玛告诉记者,村里与企业合作经营小镇,预计小镇正式运营后,将直接为该村带来480余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未来要带动村民开民宿、做藏餐、卖高原特产,让大家一起富起来。

近年来,炉霍县深入挖掘优秀民间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扩大对外影响力,吸引游客参与,拉动经济增长。

今年6月,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明确指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炉霍县将继续探索创新,强基础,补短板,增后劲,重点构建网络健全,发展平衡、运行有效、具有炉霍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炉霍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四郎志玛向记者说道。

全媒体记者/ 2025贡嘎融媒践“四力”新闻采访行动第三团编辑/ 刘睿娟校对/ 卢雪英责编/ 毛莉泓
审核/ 肖宵监制/ 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