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半年报:谁在崛起,谁在掉队?
发布时间:2025-08-04 21:30 浏览量:4
2025 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半年,广东省的经济表现备受关注。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一大省,广东的经济发展态势一直是全国经济的风向标。那么,在 2025 年上半年,广东的经济到底表现如何呢?哪些城市在崛起,哪些城市又在掉队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分析一下。
一、全省经济大盘回升势头有,但难题也不少
从产业看,三大产业都在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2258.86亿元,增长 4.2%;第二产业增加值 25978.86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40487.69亿元,增长 4.6%,第三产业跑得最快,对经济拉动力最强。
生产领域呈现出农业稳,工业缓步回升,新动能亮眼。其中农业方面,总产值增长4.7%,蔬菜、水果、茶叶、猪肉等产量均实现增长,供给充足。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比一季度略快0.1个百分点,6月单月增长5.3%。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汽车制造、石化等重点行业支撑稳定。新动能方面表现突出,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和6.0%,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4%和33.0%。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增长迅速。服务业方面,增加值增长4.6%,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1-5月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7.5%,交通物流、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行业增长较好。
不过问题也依旧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了 9.7%。虽然基础设施投资涨了 2.1%,工业投资有几个亮点,但房地产开发投资降了 16.3%,新房销售面积也少了 10.6%,消费与外贸相对表现较好,但内需不足仍是挑战,这对经济稳定是个压力。
二、各市 GDP总量和增速差得挺远
21 个地市的经济 “半年报” 都出来了。从总量看,深圳 18322.26 亿元遥遥领先,广州超 1.5 万亿元紧随其后,佛山、东莞都过 7000 亿元,这四个市加起来占了全省 GDP 的三分之二,深圳一个市就占了 26.66%。惠州、珠海、中山等城市在 1300-2200 亿元之间,汕头、肇庆等稍低些。
增速上,差别更大。9 个市跑赢了全省 4.2% 的平均增速:梅州 5.7% 排第一,汕尾 5.3% 第二,肇庆 5.2% 第三;深圳、惠州、湛江、潮州都是 5.1%;东莞、清远 4.8%;河源刚好 4.2%,跟全省持平。
剩下的市增速都低于全省:茂名 4.0%,广州、珠海 3.8%,韶关 3.7%,阳江 3.5%,中山、揭阳 3.4%,云浮 3.3%,江门 2.7%,佛山 2.3%。最吃力的是汕头,只增长 0.5%,第二产业还降了 3.6%。
三、各市的表现亮点和麻烦都不少
深圳:GDP18322.26 亿元,增长 5.1%。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 打印设备产量分别涨 59.0%、38.0%、35.8%,服务业增长 6.1%,高技术产品出口也不错。但房地产投资降了,想一直保持科技领先,还得持续砸钱创新。
广州:GDP 超 1.5 万亿元,增长 3.8%。消费挺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611.22 亿元,增长 5.9%;出口增长 25.2%,尤其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出口涨了 51%。但工业投资没怎么动,老工厂转型压力大。
佛山:GDP6366.87 亿元,只增长 2.3%。作为制造业大市,第二、三产业增速都不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才涨 1.9%。不过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涨了 13.0%,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这些 “新三样” 出口涨 81%,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翻了一倍多。难题是工业投资增速慢(5.3%),老产业转型太费劲。
东莞:GDP6067.84 亿元,增长 4.8%。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涨 7.5%、9.1%,外贸 7492.8 亿元,增长 16.5%,对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进出口都不错。但房地产投资降了 48.2%,老工厂转型也得抓紧。
惠州:GDP2910 亿元,增长 5.1%。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 61.7%,高技术制造业 42.4%,工业投资涨 11.2%,新兴产业带动力强。但老产业转型慢,跟周边城市协同发展也得加强。
珠海:GDP2243.65 亿元,增长 3.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涨 5.5%,占比 30.2%;消费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0%,通讯器材类零售额甚至涨了 131.9%。但固定资产投资降了 38.4%,后续增长动力得靠优化投资补上来。
中山:GDP1974.65 亿元,增长 3.4%。先进制造业占比超五成(52.6%),高技术制造业涨 19.4%。但固定资产投资降 22.2%,得赶紧接些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不然增长后劲不足。
江门:GDP 约 1942.62 亿元,增长 2.7%,低于全省。一直在推 “工业振兴”,2023 年先进制造业占比 42%,目标 2025 年到 50%。但 1-5 月固定资产投资降了 26.5%,工业投资结构也得调,想突破瓶颈不容易。
湛江:GDP1811.26 亿元,增长 5.1%。规上工业增加值涨 10.2%,比一季度快了 10.7 个百分点,中科炼化、宝钢等 30 家重点企业工业增加值涨 15.2%。但老产业转型难,跟其他地区协调发展也有压力。
肇庆:GDP1358.01 亿元,增长 5.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涨 17.6%,拉着工业往上走;外贸 208.3 亿元,增长 16.7%,全省第一,对 “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涨 32.6%。但固定资产投资降 8.8%,得平衡好投资、产业和外贸的关系。
茂名:GDP1902.66 亿元,增长 4.0%。工业投资涨 34.5%,先进制造业投资甚至涨 90.2%,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涨 77.2%。但老产业占比太高,转型慢,在产业分工里得找好自己的位置。
梅州:增速 5.7%,全省第一。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涨 15.5%、21.7%,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涨 16.2%,梅县园区更是涨 41.0%。但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投资慢,得把基础打牢才能吸引更多资源。
汕尾:增速 5.3%,从一季度第七冲到第二。工业投资涨 11.9%,比亚迪的新能源电池项目刚开工,计划投 40 亿元;消费也火,家用电器零售额涨 1139.7%。但老产业得赶紧转,想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得加把劲。
汕头:增速 0.5%,全省垫底。“三新两特一大” 产业占规上工业 66.3%,工业投资占比 45.8%,比全省高 7.7 个百分点,新房销售也涨了 4.8%。但第二产业降 3.6%,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39.4%、12.9%)都低于全省,老产业不转型,很难突围。
韶关:GDP868.3 亿元,增长 3.7%。农业稳,钢铁等老产业在转,新兴产业刚开始培育,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还小,但在慢慢涨。旅游资源多,上半年也贡献了些增长。但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得再调调,交通等基建也得加强。
河源:增速 4.2%,跟全省一样。工业上接了些产业转移,新能源、电子信息有起色,农业也稳。但跟周边城市合作不够,产业竞争力得再提提,才能持续增长。
阳江:GDP870.1 亿元,增长 3.5%。五金刀剪这些老特色产业还在撑着,海上风电等海洋经济在发展,消费也稳。但产业太单一,得再多培育些新兴产业,不然抗风险能力弱。
清远:增速 4.8%。工业投资涨得快,给经济添了力,特色农产品也卖得不错。但工业质量不高,产业结构得优化,得更好地融入大湾区,才能往上走。
潮州:增速 5.1%。基础设施投资涨 36.4%,带动力挺强,陶瓷、服装这些老产业在升级,想卖得更贵、名气更大。但新兴产业没起来,缺新的增长动力,得好好扶持。
揭阳:增速 3.4%。玉器、五金这些老产业在市场波动里慢慢调,也在找新方向。城市化推进,消费有潜力。但产业太单一,升级难,得赶紧找新的增长点。
云浮:增速 3.3%。农业稳,蔬菜、水果增产,工业里非金属矿、有色金属加工有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涨 3.8%。但经济总量小,产业规模和质量都得提,得多跟周边合作。
四、接下来怎么走:有机遇,也有坎
好的方面是,粤东西北增速普遍比珠三角核心区快,梅州、汕尾、肇庆这些地方跑在前面,说明各地发展在往均衡走,非珠三角地区活力在起来。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越来越重要,工业投资尤其是这两块的投资,会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老百姓的消费在升级,农村市场潜力大。粤东西北外贸增速也比珠三角核心区快,对 “一带一路” 国家的进出口占比在升,外贸路子更宽了。
但麻烦也不少,外面环境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影响外贸;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广东得更会创新、产业得更强才能顶住;各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在,得再下功夫协调;房地产市场在调整,消费也得再想办法激活。
总的来说,上半年珠三角总量大但部分城市增速慢,粤东西北总量小但部分城市跑得欢。产业在往好里调,投资、消费、外贸各有各的情况,老百姓收入在涨,城乡差距在缩。接下来,广东得抓住机会,解决难题,让各地发展更均衡,产业更优,投资更合理,消费更旺,外贸更稳,才能让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当全国的 “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