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军精锐直飞中国腹地,混合作战不惧任何威胁

发布时间:2025-08-01 20:41  浏览量:3

河北某训练基地内,手持中国QBZ-191步枪的塞尔维亚特种兵与解放军并肩突入模拟建筑,两国迷彩首次在同一战场交相辉映。

7月28日,塞尔维亚国防部发布一组照片:塞尔维亚陆军第72特种旅在河北某训练基地完成最后一次反恐演练后,郑重地将使用过的中国武器装备交还中方人员。

这场为期十天的“和平卫士-2025”联合训练正式落下帷幕。

这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首次与欧洲国家举行的特种部队联合训练。

当北约东扩阴影笼罩巴尔干半岛,科索沃局势持续紧张之时,塞尔维亚精锐部队飞越万里,选择在中国腹地展开这场突破性的军事合作。

2025年7月19日,一架载着塞尔维亚第72特种作战旅官兵的军用运输机降落在华北某机场。

这支装备精锐的特种部队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标志着“和平卫士-2025”联合训练正式拉开序幕。

此次联训是两国国防部7月14日共同宣布的重要军事合作项目,也是中塞两军首次开展此类训练。

河北山地的训练场上,中塞特种部队采用 混合编组”模式共同执行作战任务。

塞尔维亚士兵手持中国提供的QBZ-191自动步枪,与解放军特种部队并肩作战。

在快速突入建筑物的演练中,塞方人员迅速适应中方装备,展现了高度专业素养。

第72特种旅并非普通部队。

这支2019年底组建的精锐力量在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塞尔维亚时,曾佩戴比利时FN SCAR步枪走上贝尔格莱德街头执行巡逻任务。

五年后,他们手中的武器已从西方制造变成了中国装备。

2020年3月,当新冠疫情肆虐欧洲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后公开表示:“欧洲的团结并不存在,这是纸上的童话。

中国是目前唯一能帮助塞尔维亚的国家”。

在武契奇求助的第二天,中国援助的首批1000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就火速抵达贝尔格莱德。

中国同塞尔维亚是全面战略伙伴,两国有着牢不可破的铁杆情谊。

五年间,这种“患难见真情”的伙伴关系逐步深化至军事领域。

塞尔维亚不仅采购了中国FK-3中程防空系统、HQ-17AE防空导弹等先进装备,双方还计划共同建立军用无人机工厂。

当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难以提供支持,西方又频频施压之际,武契奇政府将目光投向了东方。

在侦察环节,双方人员潜伏接近目标建筑,将实时情报回传指挥部;攻坚前,无人侦察车率先突入,为后续人员扫清威胁。

突入行动中,两队人员迅速展开战术队形,精准清除抵抗力量;伤员救治环节,无人机吊运系统实现战场快速后送。

训练中特别设置了 “记忆目标特征”环节,要求特战队员在行动前熟记目标细节,在复杂环境中快速识别并实施抓捕。

这种高度仿真的设计直指反恐作战关键技能。

就在美国国务院高官汉拉汉访问科索沃后不久,塞尔维亚特种部队便登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

在6月底贝尔格莱德爆发被武契奇指为“有外部煽动”的骚乱后,这一动作更显战略深意。

塞尔维亚的地缘处境极为特殊:虽是北约“和平伙伴关系”成员国,却同时与中俄保持密切军事合作。

这种平衡外交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欧盟已多次警告贝尔格莱德“必须避免采取与欧盟外交政策立场相悖的行动和声明”。

FK-3防空系统的交付已彰显中国在巴尔干的战略存在。这款价格仅为“爱国者”导弹十分之一的系统,却具备100公里拦截半径和反隐身能力,让北约如鲠在喉。

当运-20机群跨越北约领空将导弹送达贝尔格莱德时,传递的不只是武器,更是战略信号。

中国武器 “包教包会”。这种务实态度背后是双方日益深化的互信。

塞尔维亚作为 “一带一路”进入欧洲的桥头堡,其稳定直接关系中国战略通道安全。

而中国军工产品打入欧洲市场,五年间对塞军贸份额激增300%,正悄然改变区域力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