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格力喂大的南特科技,化身“科研奇才”冲刺北交所

发布时间:2025-08-05 10:26  浏览量:3

作者:何光

编辑:马克

8月8日,珠海市南特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特科技)将迎来北交所上会大考。这是一家主要从事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12月30日获受理,拟募资约2.8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投资于安徽中特高端精密配件生产基地二期项目、珠海南特机加扩产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

从经营成果来看,2022年至2024年,南特科技营收分别为8.34亿元、9.38亿元、10.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664.03万元、8418.82万元、9821.7万元,可以看出,营收和净利润虽然持续在增长,但增速在减缓。

同时从现金流来看,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877.39万元、7285.77万元、7146.05万元,亦呈现出相同的增速走势,甚至自2023年开始已经不能覆盖净利润,且在2024年出现负增长

从招股书来看,南特科技在供应链体系中,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2022年至2024年,南特科技来自于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89.2%、86.35%、87.78%。2024年,光是来自格力电器、美的集团这两家大客户贡献的营收占比,就超过80%。这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格力电器还一直稳居南特科技第一供应商位置。既当大客户,又当大供应商,说白了,这跟格力“赏饭吃”没多大差别,南特科技要是能在与格力电器的合作中掌握话语主动权才怪。

从应收账款来看,2022年至2024年,南特科技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4.03亿元、3.94亿元及4.13已元,占各期末总资产比例分别为 34.89%、34.56%和 29.18%。当然,这些应收账款当中,绝大部分也是来自于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南特科技表示,如公司客户信用出现恶化,公司存在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或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仰大厂鼻息生存的背景下,南特科技在研发投入方面也略显不足。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为2.35%、2.28%、2.32%,远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截至2024年末,公司2497名员工中,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数占据88.99%,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仅占比2.6%。研发人员一共92人,占员工总数的3.68%。

在这样的条件下,南特科技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以接近华翔股份七分之一的研发费用投入,获得了同等数量的已授权发明专利,实乃“科研奇才”。

对于上市,南特科技本来其实有非常迫切的需求。IPO之前,南特股份曾与星绮紫凤、中兵国调等投资签订一系列对赌协议,如果不能在2025年底前完成上市,公司实控人将被要求回购投资者股份。招股书显示,这些对赌协议已经于IPO前拆除完毕。要是成功上市还好说,如果无法成功上市,“对赌协议”这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很难说会不会“死而复活”。毕竟投资者的目的是利润回报,又不是做慈善。

匆忙的上市进程,也暴露出一些内控合规上的问题。公司实际控制人蔡恒的配偶李巧玲,2020年通过个人账户占用公司资金404.92万元(含利息),直至2022年才偿还。李巧玲的姐姐李丽玲,既无行业背景,也不参与公司经营,却作为创始股东持股5.2%,直接让北交所质疑,是否存在代持或利益安排。要知道,在这一点上,南特股份是有“前科”的,早在2015年,公司股东吴宏斌,就曾代持马文雁、夏明股份,直至2024年才解除,代持时间长达九年。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