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诗魂找回来,一代人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5-08-05 09:16  浏览量:4

人类文明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了,整个世界的变化,现代文明的层次,超乎想象。东方的土地,六七十年代的出生的一代人,一路走来的心路历史,非常丰富厚重。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 ,从小没有电视,也看不到报纸,更没钱买书。有空有心情时,基本都是看小人书。搞活动方便的时候,坐车到乡镇城里一分二分看一本小人书,非常不容易。只能抄写名言警句,抄写知名人物的小诗,好学的学生曾经抄下一本又一本,一代人的记忆。

在互联网时代,公认的最美好的八十年,一片土地打开了门,改革开放了。新鲜事物不断出现,慢慢了解了外面的世界。那个年代充满灵气,充满诗性,人人都有追求一代人。想起了八十年代的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的浪漫主义诗性,他得到的荣誉,他最后卧轨自杀的悲剧,无数人感叹,心疼不舍,这就是海子。他把诗坛当作祭坛,他把自己当作祭品。他甚至以自己——一个诗人肉体的死亡,宣告了诗的精神的复活。

在互联网上,特别是自媒体,经常引用海子、顾城、北岛、舒婷、席慕蓉、戴望舒等诗人的名句,那么诗性,那么悠长。人们也会想起顾城,他写的现代诗,堪称一绝。他写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顾城写恋爱时的心情“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他写的心无灵犀时“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个诗意化的男人,出现了出轨杀妻的行为,最后,在新西兰因婚变自杀,以悲剧结束,人们仰天长叹。

中国当代诗人,还有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北岛,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我们一代人不会忘记。北岛最后的处境,不展开了,互联网已经告诉了一切。

人是环境的动物,诗坛诗人也不例外。互联网上也出现了最有争议的一个女性主义作家、诗人海男。她也是八十年代知名的作家诗人。她生活在丘陵之中的云南永胜小县城。闭塞的环境却没能阻挡她思想的尽情飞舞,还培养了她喜欢旅行的爱好,尤其是沿着陌生的地域线去旅行。她的心灵流浪的感觉,正如同她写的文字,总是从让人意想不到的角度直插人性的最深处,让人在疼痛中享受阅读的快感。

2025年5月11日,中国诗歌学会官方微信发布了,首届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评选结果。海男以其长诗《杯中酒从哪里来》获得了特等奖,奖金为10万元巨奖。诗歌学会主办的全国性诗歌大赛,把特等奖颁给了赞助商的广告词。更让人无语的是,向财主献媚,通过给赞助商写广告词拿到特等奖。

海男不是水军,更不是无名之辈,而是三四十年前,她就在诗坛上有过名号,甚至拿过鲁迅文学奖的挺著名的女诗人。这位女诗人长久以来的诗歌标签是女性独立意识,曾经显得非常独立而骄傲。现在竟然为了10万块钱,去溜须赞助商,把诗写成了广告词。诗坛显示了荒诞,许多诗人的前路,共同面临的困境,命运的捉弄,应该放下再放下,坚守再坚守。继续显示诗歌的美好,迷人的诗句。

这片土地的文化人、诗人、特别是自媒体人,处境艰难。有才华的文人墨客,知名的诗人,还需要写出有质量的文章诗词,并不容易。但也不要灰心,意志要坚强,诗歌的美好会继续显示出来。

大清时期的曹雪芹,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也就是这个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后人才有了“红学研究”的一门学科。四大名著的《红楼梦》是文化人的书房必备,文化艺术价值就是那么有魅力。

这片土地几千年发展到今天,人们熟读唐诗宋词、名言警句,是成为文化人的基本要求。在八十年代显示的现代诗,特别是朦胧诗,占有一席之地。一些知名诗人,最后的处境结局,不能展开分析。

喜欢文学诗词的人们,经常会下去那些知名的诗句。想起了南宋浙江台州天台人,女词人严蕊的一首《卜算子》留传后世。“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浙江台州人有一种“台州式硬气”的气质。南宋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经济、科技最发达的时期。南宋的严蕊,浙江台州天台人。她身世坎坷,处境艰难,也写下《如梦令》《卜算子》《鹊桥仙》宋词中的名篇。后人越读越喜欢,让人为之沉醉,境界高远。

在二十一世纪的浙江台州大地,南宋的基因“台州式硬气”还在。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