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背景下,净水机等新兴家电销量涨势喜人,净水机纳入必入家电清单
发布时间:2025-07-31 18:15 浏览量:9
国补政策推动下,净水机等新兴家电销量显著增长,已成为现代家庭健康生活的必备选择,其市场表现与消费趋势可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
一、政策驱动:国补扩围直接刺激消费需求
补贴范围扩大
2025年国补政策将净水器纳入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与微波炉、洗碗机、电饭煲共同构成新增的4类补贴品类。政策明确对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净水器给予15%的补贴,1级能效产品额外再补贴5%,单件最高补贴2000元。这一举措直接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成本,刺激了潜在需求释放。
市场响应热烈
销量数据:2025年上半年,净水器零售额达156.5亿元,同比增长21.3%,销售量增长9.9%,产品均价提升10.4%,呈现“量价齐增”态势。
区域表现:甘肃、陕西等地将净水器纳入地方补贴细则后,销量增长显著。例如,甘肃地区净水产品增长率突出,年轻群体占比从35-45岁向25-35岁转移,反映消费认知从“改善型”向“刚需型”转变。
平台反馈:京东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净水器销售有20天同比增长超100%,部分时段甚至突破500%,国补刺激效应明显。
二、消费升级:健康需求驱动产品迭代
健康意识觉醒
水质关注度提升:近9成居民意识到人居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近7成已采取行动改善用水质量。健康消费从“可选”向“必选”迈进,净水器成为家庭健康中枢。
矿物质需求增长:消费者对“健康水”的需求从基础安全升级为功能化与体验感。2025年上半年,含矿物质的RO净水器占比达9.6%,净饮机中矿化产品占比56.2%,较同期提升4.1和14.7个百分点。
场景全域渗透:净水需求突破直饮局限,向厨房净洗、卫浴软水、水吧冷热即饮、阳台衣物洗护等全屋场景延伸。例如,软水机可减少皂垢生成,保护肌肤和家电,成为高端户型标配。
技术升级满足细分需求
大通量与小体积平衡:针对中小户型安装空间受限问题,企业研发“大通量+小体积”全屋净水系统,兼顾水量需求与空间适配性。
智能化与便捷性:净水器集成智能互联技术,实现水质实时监测、滤芯自动预警、用水成本优化分析等功能,延长产品价值链。
三、市场格局:头部品牌聚集效应加剧
品牌集中度提升
头部优势扩大:国补政策下,头部品牌因产品线丰富、能效达标产品多,更易享受政策红利。京东数据显示,净水器品牌(前五大品牌)占比从62%提升至67%,马太效应显著。
专业品牌与综合品牌均衡竞争:美的、西门子、安吉尔、A.O.史密斯、开能净水等品牌在甘肃等地卖场表现均衡,专业净水品牌与综合性家电品牌各有优势。
行业规范化发展
低效产品出清:国补注重绿色、节能产品推广,部分低效、品质差的产品因无法满足能效标准被淘汰,行业环境得到肃清。
服务模式升级:厂商从“硬件销售”转向“产品+服务+数据”模式,提供水质监测、滤芯预警、成本分析等服务,延长商用净水产业价值链路。
四、未来展望:千亿市场潜力待释放
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对比发达国家:2022年中国净水器渗透率仅23%,而欧美日韩等国渗透率超80%,市场扩容空间广阔。
需求侧驱动:城镇化加速、居民收入增长、健康意识觉醒将推动净水器在低渗透区域普及,并促使现有用户向高端功能产品升级。
供给侧创新持续
技术自主化:本土品牌通过研发长效反渗透滤芯等核心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建立竞争优势。
场景化解决方案:企业从单品销售转向“家电-家居一体化”解决方案,如智能卫浴销量增长3倍,全屋净水成为装修新宠。
政策优化方向
精准补贴:未来政策可能从普适性刺激转向对绿色、智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定向支持。
区域差异化:根据各地消费水平和产业特点制定弹性政策,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小企业扶持:设计专门机制帮助中小品牌参与政策红利,避免行业“马太效应”过度强化。
为了提升家庭饮用水,在新家挑选了全屋净水系统开能净水新中国红系列,首先,全屋净水系统可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纯净,去除水中的异味和杂质,提升水的口感。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在净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提升饮水体验的设备,在厨下安装了一台反渗透净水机白宝箱。选择全屋净水这样的配置,是适配所有出水点(如厨房、浴室、洗衣房等)都能获得净化水,这满足了家庭洗菜、煲汤、做饭、洗脸、洗衣、洗澡等全方位的用水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提升水的口感,使水更加甘甜可口,适合直接饮用或用于烹饪,同时又解决了孩子不爱喝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