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排名天下第七的罗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天下第一的?
发布时间:2025-08-04 16:05 浏览量:3
罗成到底是谁,这些称号一口气数下来还有个够用的吗?神枪少保、冷面寒枪、玉面阎君,一听就是大人物,就是那种你走过去,连风都要和他打个招呼的人物!好事更是年年有,今年轮到罗成。有人说,隋唐第一美男子也是他?面如冠玉,齿白唇红,眉分八彩,目若朗星,这种描写大多时候写得太夸张,但是十有八九写的都是罗成。其实,长得好看这事也没啥稀奇,可真动起手来,一条五钩亮银枪,胯下一匹追风马,这阵仗还真没人敢拍胸脯说不怕!
年纪还没到弱冠,十三岁那年就随老爹罗艺打北地突厥。当年乌桓草原上,突厥骑兵蹬着镶铁的马蹄找死,为啥?因为看见罗成出枪,直接吓得调头跑!经历过的都说,那是一种压倒性质的气势,甚至有人觉得突厥都没看清楚那张俊脸。
十八岁这年,罗成混进瓦岗军,猛虎大将军的名头说来就来。每次出征,他银枪一点,马鞭扫过马蹬,前锋还没扎稳,敌阵就稀里哗啦地塌了。随便问问瓦岗上下,有谁敢说一句“不服”?难!
扬州玉玺会,罗成一战成名。四十三名战将,没一个撑过十合,无一不是被连挑带拽地送出武场。有人说他马快,枪更快;有人觉得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可惜败了的将军们也不信这套,输了就服气。
偏偏罗成这人还不光能打。幼时读的是兵书战策,各路阵法别管名字听起来多吓人,都在他脑子里过一道弯。大破一字长蛇阵,大破四门铜旗阵,就连瓦岗老兵也只能老老实实等他分派计谋,然后按部就班地冲杀。
之后瓦岗散伙,罗成转而投奔了李唐。他打仗的本事没怎么减退,一日锁五龙的战绩传遍关内外。李渊亲封越国公,这头衔是唾手可得的荣誉。罗成那会儿才二十三岁,可谓少年风流、春风得意,让多少人羡慕、嫉妒,都说后起之秀一枝独秀。
说到这里,许多人会疑惑,不是说英雄都是完美的吗?但罗成偏偏是个例外,战功再厉害,聪明有余,命运却不站在他这一边。
建国后,一个晴空万里却又似阴雨欲来的日子,周西坡的号角咆哮三声——这不是普通的开战,而是反王刘黑闼要反唐,集结一众豪强蠢蠢欲动。诏书下了,勇国公罗成为元帅,监军是殷王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
这么搭配下去,罗成出师未捷已经注定不顺。当时李建成、李元吉与李世民暗争权势,罗成偏偏站了队,被后两人死盯着看。就像赛场上裁判黑哨,怎么吹你都别想赢。两位王爷接连设计,派兵调将把罗成一步步逼进绝境。
决战那天,紫金关外泥泞湿滑,仅剩一身素袍白甲的罗成,单枪匹马误入了淤泥河,周遭伏兵涌现。罗成银枪一展,依旧刺退无数。可敌军越来越多,银枪点到最后,终归不敌人海。罗成誓死不降,被乱箭扎成筛糠,英魂消失在滚滚骇浪中。
真要说可不可惜,好像也只是再一次验证了“天才短命”的老套说法。到底是命运作弄,还是人心险恶,这问题谁也不能拍桌子给个准数。
正说着罗成,就有人问了:隋唐十八好汉,罗成其实只是第七,凭什么后来又成了头号好汉?难道他真能逆天改命?这事还怪有意思。
排在他前面的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哪一个不都是威震四方的猛将?只不过,世事如棋,命运太会开玩笑。
先说李元霸,世间传说的第一,天生神力。其实他根本没参加玉玺会。这家伙本想提锤进场,谁知老爹李渊下了死命令,把他调回去了,扬州城的热闹都没赶上。
第二,宇文成都。靠山王杨林不让他下场,他只负责盯场守地,打都没得打,观众席坐得死死的,罗成都碰不着。
第三裴元庆,瓦岗五关时死得快,计划赶不上变化,被新文礼算计一把,葬身火海。枪都没出鞘,人就没了。
第四雄阔海。晚了一步,还没等进场,玉玺会就炸开了锅。万万没想到,他连第二集都没来得及演,被千斤闸给直接困死。
第五伍云召,刚上一场台,跟高丽左雄拼了命。杀马、断尾、失足、又是一条好汉倒地。
第六伍天锡,天昌关外被杨林请去镇场,结果正面碰上李元霸。前一秒豪气冲天,后一秒直接被锤成肉泥。
归根结底,这前六位不是死,就是没碰上,罗成能夺魁只是时运。不见得有多少人服气,也不能证明他一枪无人能敌。
可再之后,李元霸、宇文成都在紫金山之战后也领了盒饭。一个被天公雷劈,一对巨锤空中而下,震得人间血雨腥风。老天收走第一好汉,这种剧情编剧都不敢写;另一方,宇文成都明知必败,还要跟李元霸决一生死。三招不到,被撕成两半。看的都麻,许多观众只觉得这世道说变就变。
有趣的是,大家记住的都是武状元的荣耀,一时间仿佛只要坚持到最后,哪怕后发制人,也会有奇迹诞生。
有人说戏里戏外都没见过罗成和那几位对阵过。他如果真碰上了李元霸,说不定也会飞灰湮灭。话说回来,这种假设没概率成真,后来的事,他理直气壮地坐上了头把交椅。
网络世界一直争论这排名有没有意义?再怎么讲,毕竟罗成的确靠自己能打能拼,倒享受了最热闹一刻。其间有人不服气,认为真到了生死关头,只有李元霸、宇文成都值得一提,剩下的都是各有千秋。
但换句话说,罗成能站到最后,怕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他聪明、人缘也不是木头,拔得头筹的正是时机。说巧也巧,说命也命,完全没什么神秘公式可以推导。
其实细看一遍这些“十八好汉”,活着的没几个,留名的更少。风头过后,好汉成了传说,后人都只能感叹再无罗成。
仔细想,其实英雄也没那么多讲究,要么就是一瞬间红遍半边天,要么就是灰头土脸让人忘记。罗成的故事里,胜利的荣耀和悲凉的结局总是绑在一起,谁能说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错?
可能有人觉得遗憾,或许也有人觉得这种结局刚好,哪有神话一直美好的?真要较真,研究得再细,也逃不出戏中人的命格轮转。
说到这里,罗成的一生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答案。要说英勇,他还真不输那些天生怪力的;要说聪明,他一身计谋也够用好几场仗。
最后,罗成到底是不是第一好汉,怕是谁也说不死。反正他风头正劲,死得轰轰烈烈,成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话题,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