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破大防!喊话西方:霹雳15真没击落阵风,全世界都帮中国说话

发布时间:2025-08-05 11:36  浏览量:2

印度媒体总爱以“世界最大民主国家”自居,谈起中印较量时更是底气十足,自信满满。但一篇来自英国主流媒体路透社的报道,却让印度媒体遭遇沉重一击。

这篇报道指出,在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中,印度空军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被巴基斯坦空军使用中国制造的霹雳-15导弹击落。而更让印度舆论“破防”的是,西方媒体居然几乎一边倒地站在了巴基斯坦和中方武器的一边。

事件曝光后,印度国内媒体迅速炸锅,纷纷反驳这项报道,否认本国战机有任何损失,同时指责西方媒体“集体替中国说话”。

印巴之间的空中摩擦从未停止过,但今年这场空战格外引人注目。5月巴基斯坦空军多架歼-10CE战机在边境空域展开编队巡航,印度空军随即派出“阵风”战机升空应对。几分钟后,双方发生激烈交火。

事后,巴基斯坦官方高调宣布:成功击落包括3架“阵风”在内的多架印度战机。

刚开始,这些说法并未引起太大波澜。毕竟,双方互相声称击落对方战机的情况在印巴历史上屡见不鲜,真假混杂,印媒始终不愿意承认阵风被击落,甚至不愿意公开讨论这个话题。

但到日前,英国路透社发布的一篇深入调查报道,首次从多名印巴军方人士口中披露了当时的作战细节。报道确认,印度的一架“阵风”确实被对方击落,使用的是中国出口给巴方的霹雳-15E空空导弹,发射距离超过200公里。

报道公开后,印度媒体集体炸锅,从否认战果、质疑导弹射程、指责媒体偏袒中国,一路打出信息战的牌。但在信息如此透明的今天,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真的能靠否认掩盖过去吗?

根据公开的技术资料,这款导弹为第四代中远程空空导弹,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制导,搭载双脉冲发动机,具备高能量末段突防能力。在最理想的发射条件下,其正面拦截距离可达180-200公里,追击距离在100公里左右。

印度方面则坚称,巴基斯坦使用的是霹雳-15的出口型号,霹雳-15E,其最大射程仅为145公里。不少印度军事专家更声称,导弹残骸的落点距离并未显示其有200公里的打击能力,因此巴基斯坦所谓的远程击杀“阵风”是难以置信的炒作。

然而,这种技术判断的片面性恰恰暴露了印度在信息处理和武器认知上的短板。武器射程并非固定值,而与目标飞行状态、发射平台高度、发射速度、气象环境等多个因素有关。公开展示的数据往往偏保守,实际作战中若采用高空高速发射,霹雳-15E具备突破180公里射程完全不奇怪。

其次,印度飞行员在战斗中并未意识到已被锁定,说明霹雳-15具备相当强的隐蔽性和雷达抗干扰能力。这反映出印度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在对抗中吃了亏,也说明对方导弹的技术成熟度早已不止于纸面性能。

霹雳-15E的实战效果已经在多个外军演训中得到验证。巴基斯坦空军长期与中国联合演习,对该导弹的使用极为熟练。而印度空军虽然引进了“阵风”战机,但在配套导弹、远程预警、电子干扰等方面并未形成系统作战能力。这种不对称,直接导致了战场上的失衡。

印度媒体对这场报道的态度几乎呈现出一种情绪化反击。从“霹雳-15不可能打这么远”到“阵风根本没被击落”,再到“西方媒体联合中国打压印度”,印度媒体的反应明显不是在讨论军事事实,而是在应对一种突如其来的舆论失败。

为什么说是失败?因为这一次,包括路透社在内的多家西方主流媒体,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默认印度的官方说法,而是转向引用巴基斯坦的战报和中方技术资料,甚至法国方面也未对印度的说法进行报道。

可见,印度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影响力远不如自己的想象。无论是对外宣传体系的薄弱,还是信息披露的迟滞,印度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长期处于被动。而中国和巴基斯坦近年来在军贸领域和媒体合作上不断强化话语体系,早已在许多第三方国家中建立了技术信任。

西方情报机构和军工专家在这件事上,并不像印度媒体那样情绪化,他们对中国产品的性能评估是基于数据和实战反馈,而不是基于情绪或立场。

如果霹雳-15真的具备远距离击杀能力,对西方国家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必须重视的战术变化。西方媒体报道事实,并不等于“帮中国说话”,这只是国际对抗中信息对称的一部分。

这场风波的根本症结,其实并不在于霹雳-15到底打了多远,“阵风”到底有没有被击落,而在于印度对失败的态度。自从事件曝光以来,印度军方和媒体始终没有给出一套完整的解释逻辑:既不承认战机被击落,又拿不出飞行员证词或雷达记录,甚至连残骸照片都无法自证清白。

与此同时,他们却不断通过媒体放大“西方偏袒中国”的论调,把军事失败转化为一场“全球打压印度”的阴谋。

军事现代化不是靠购买几架“阵风”就能完成的,更不是靠否认对手武器性能就能赢下战场的。

而印度如果继续沉浸在“巴拉特一定赢”,不仅无助于提升自身实力,反而会在未来的冲突中再次陷入被动。真正的强大不是否认失败,而是面对差距,找到解决方案。否则,舆论再强,也救不了现实的战损。

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想通过媒体塑造胜利幻觉已不现实。信息透明、数据公开、全球情报共享,让任何军事对抗都变得越来越难以“遮掩”。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仅要靠装备堆砌。

而在这场和西方的舆论战中,印度的表现显然暴露了太多短板。

参考资料:

未闻弓响雁已落——印巴冲突中的超视距空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25-05-19 17:14·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