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战老兵,突围时被俘虏过,监狱生活终身难忘
发布时间:2025-08-04 19:52 浏览量:4
好的,这是一篇基于高章贵老兵真实经历,结合您要求重新创作的文章:
---
在四川大足,有一位名叫高章贵的老兵。他的故事,是一段烙在灵魂深处的烽火记忆。1979年,当边境线上硝烟骤起,这位当时还不满十八岁的小伙子,作为150师448团2营机枪连的一员,被配属到4连3排,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对越自卫还击的战场。谁能想到,这场保家卫国的征程,会以那样惨烈的方式刻进他的生命?
那年的三月,春寒料峭,却比不过战场上的刺骨冰冷。3月6日深夜,车轮滚滚,载着年轻的448团战士驶向越南高坪。一路颠簸,浓烈的汽油味熏得人脑仁疼,高章贵虽还发着烧,却硬是咬牙挺着——军令如山,掩护大部队回撤的重任压在肩头,容不得半点退缩。下车就是急行军,像离弦的箭,向着阻击阵地狂奔。至今让他揪心的,是途中一个二炮连的战友,跑着跑着竟一头栽倒,脸狠狠擦过地面,皮开肉绽……伤者被送走,他们继续前进。
3月7日晚,部队终于抵达班英南侧3号B公路旁短暂休整。为安全,每人都在冰冷的土地上挖着仅容一身的猫耳洞。第二天继续挺进,前方侦察兵带回敌情,更令人悲恸的是发现了大量战友遗体——那是运送补给的骡马队惨遭越军伏击的现场!没有时间悲伤,只能含泪将牺牲的战友就地掩埋,然后带着满腔怒火继续前进。然而,命令很快又至:原地待命,前方有敌!接下来便是连番恶战,攻打一个个山头阵地。
真正的炼狱,始于3月12日。两天内,2营连续遭遇越军两次凶狠的伏击和包围,建制被打散,陷入了各自为战的绝境。为了求生,只能轻装突围。他们翻山越岭,却在经过一处垭口时,人多动静大,惊动了越南百姓的狗。一声突兀的枪响划破寂静(不知是哪位战友开的枪),彻底暴露了位置!埋伏在山洞里的越军火力如毒蛇般窜出,瞬间将队伍拦腰切断,进退维谷,伤亡惨重。为减少损失,他们被迫困在原地,熬到天黑才借着夜幕掩护再次尝试突围。
3月13日晨,厄运再次降临。越军的高射机枪疯狂扫射,高章贵亲眼目睹副团长胡庆忠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这残酷的一幕,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到了14日,原本几百人的队伍,已零落成几十人,再到最后,只剩下他和班长单孜倾培两人相依为命,踏上了60多公里的漫漫归国路。
班长单孜倾培,这位八一登山队的健将,成了高章贵黑暗中唯一的灯塔。他方向感极强,懂得利用山势河流辨别方位,带着高章贵在密林中昼伏夜出,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越军的暗哨和巡逻队。饥饿,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从12日断粮开始,两人就靠着顽强的意志硬撑。14日,班长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根甘甜的甘蔗,成了救命稻草。15、16日,仅靠一点点水续命。17日,连水也彻底断绝了!严重的脱水让嘴唇肿胀起皮,说话都困难,双手被丛林荆棘割得鲜血淋漓。他们爬过尸横遍野的战场,爬过危机四伏的山林,累极了就背靠背坐着,班长甚至把唯一的一颗手榴弹交给高章贵,引线环套在手指上警戒——那是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班长一次次鼓励他:“爬,也要爬回祖国!” 然而,**“人是铁,饭是钢”**,再坚韧的意志也敌不过生理的极限。连续四天粒米未进、滴水未沾,身体机能彻底崩溃,连爬行的力气都没有了。3月19日,筋疲力尽的两人,终究没能逃脱,被追来的越军俘虏。
从战场到战俘营,仿佛从地狱的一层坠入另一层。他们被押到海防(疑似)的一个足球场,换上囚服,编上号码,然后被关进一间六人囚室——里面的四位难友,竟全是陌生面孔。两天后,一个熟悉的身影被押了进来,是位四川老乡!高章贵心头一热,在这异国的牢笼里,总算有了一丝依靠。这位老乡是在3月21日因体力透支被俘的。
战俘营的日子,是另一种煎熬。一天两顿稀汤寡水,难见油荤,基本靠吊命。越军的审讯也透着古怪:像高章贵这样的“娃娃兵”,问得相对简单;但那些看起来成熟、有胡须的战友,则被当作“军官”重点“照顾”,遭受更严酷的审问甚至虐待。开县的蒋光权战友,只因有胡须,尽管一再申明自己是新兵,仍难逃厄运。同样命运的还有2营副营长和75年的老兵朱以武班长。然而,令高章贵无比自豪的是,他所知道的被俘战友中,**“没有一个公开变节的!”** 这份在绝境中坚守的忠诚,比金子更珍贵。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身处敌营的他们,那份不屈的脊梁,又是何等强大的精神力量?
终于,作为第四批被交换回国的战俘,当高章贵双脚踏上祖国边防线的那一刻,这个在枪林弹雨和酷刑饥饿中都未曾掉泪的汉子,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这泪水,是屈辱,是伤痛,更是劫后余生、重回母亲怀抱的无尽悲欣。
高章贵老兵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参战老兵的一个缩影。46年光阴流转,那些枪炮声、饥饿感、战友倒下的身影、归国时的热泪,依然“记忆犹新”。他的讲述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血与火淬炼的真实。我们听着,仿佛能触摸到那段历史的滚烫脉搏。**真正的军人气节,难道不正是这样在绝境的泥泞中,依然倔强挺立、心向祖国的吗?** 当我们享受着今日的和平阳光,怎能忘记,这安宁曾是无数个像高章贵、单孜倾培这样的战士,用青春、热血乃至难以想象的磨难换来的?他们,是活着的纪念碑。向高班长敬礼!向所有为祖国浴血奋战的老兵,致以最深沉的敬意——你们的故事,是这个民族永不磨灭的精神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