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下限!交大教授舔日洗白731,日本右翼狂点赞?
发布时间:2025-08-04 08:18 浏览量:2
历史里有些印记,像刻在石头上的字,任凭风吹雨打都擦不掉。731部队的往事,就是这样一段被无数证据牢牢钉在时光里的记忆,可总有人想对着这些铁证说些不一样的话。
有位大学教授,这些年陆续发表过一些观点,说731部队的相关记载“没那么真”,甚至觉得日军用中国人做实验是“编出来的”。这话一出来,不少人心里犯嘀咕:这么多证据摆在那儿,怎么就视而不见呢?
咱们先看看那些实实在在的凭据。美国那边解密的档案里写得清楚,当年日军为了让细菌在低温环境下存活,专门做了裹着棉絮的铁壳保温箱,哪怕零下几十度,这些致病的东西也能活着。这档案可不是谁随口编的,是正经机构保存了几十年的原始记录。
再看国内,衢州纪念馆里存着些老物件,有受害者临死前用手指蘸血写下的字迹,歪歪扭扭写着“日本人投东西,浑身烂”。这些东西早就被国家档案馆认过,每一笔每一划都带着当时的痛。武汉大学的研究团队更实在,在731部队遗址的土里检出了鼠疫杆菌的DNA,再对照卫星地图复原的1940年日军空投路线,和衢州当年受影响严重的地方对得上,就像钥匙开对了锁,哪有那么多“碰巧”?
还有些细节耐人寻味。有人发现,这位教授的一些研究,背后有来自日本某些基金会的资助,这些基金会的背景里,能看到一些不认同侵华历史的影子。2020年他去东京参加过一个智库会议,那地方出的报告,字里行间都在说当年的事是“误会”。拿了人家的支持,说出来的话往哪边偏,明眼人都能看明白。
日本NHK电视台去年播过一段录音,是1945年731部队一位医生的忏悔,说他们做冻伤实验时,把人冻到四肢发黑,再用热水烫,惨叫声能传到老远。巧的是,这位医生提到的记录员,正好是教授论文里常引用的“权威人士”。这段录音在日本播了又播,国内一些学术平台却难觅踪迹,这背后的缘由,让人琢磨不透。
如今,更多人在为还原真相使劲。国家文物局正把各地纪念馆的老物件数字化,存进一个大库里,谁想查都能看到。杭州有个鉴定中心,用AI对着日军老照片辨认,认出里面两个被当成实验对象的,就是衢州当地的老乡。这些信息都放进了国际数据库,全世界研究历史的人都能调出来看。
科技部今年有个攻关项目,要用分子生物技术追溯细菌战受害者的基因序列,第一批样本已经送到德国的实验室,听说年底就能有结果。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也在整理新的诉讼材料,想为当年的受害者讨个公道。当年去日本打官司的幸存者现在只剩两位了,他们说的亲身经历,和“虚构历史”的说法完全对不上。有位叫吴建平的老人,天天守着纪念馆,只要有人愿意听,他就一遍遍地讲那些过去的事。
其实说到底,731部队的那些事,不是书本里冷冰冰的字,是曾经真实发生的苦难。那些被当成实验品的同胞,那些在细菌战里家破人亡的家庭,他们的痛是真的,他们的泪是热的。研究历史的意义,本是让后人看清过去,别再走回头路。要是连摆在眼前的证据都不承认,那这样的“研究”,到底是在探寻真相,还是在掩盖什么呢?
时间会带走很多东西,但带不走真相。那些藏在土壤里的DNA,那些写在纸上的血字,那些幸存者眼角的皱纹,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愿意记,这段历史就永远不会被忘,那些试图模糊它的人,终究会被时光看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