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公布福建舰电磁弹射实况,美帝怎么追?

发布时间:2025-08-04 21:00  浏览量:4

8 月 3 日,央视《攻坚 —— 矢志强军向一流》专题片终于公开了福建舰电磁弹射试验现场。

只不过有点遗憾的是,尽管专题片展示了近乎完整的舰载机起降流程,比如人员进入阵位、飞行甲板异物清理、驱鸟作业等等,但唯独缺少歼 15T 舰载机电磁弹射起飞的正面画面,只能从少数几个侧面镜头以及只言片语确认福建舰已经完成了电磁弹射测试。比如那句 “每一次模拟放飞试验的成功,都是为了真正弹射起飞的那一刻”,从 “飞沙起飞的那一瞬间”,以及歼 15 舰载机从航母甲板上一闪而过的剪影,都直观地表明了福建舰的核心技术之一 —— 电磁弹射系统已经从验证走向实际运用阶段,标志着我们在掌握这一尖端技术、实现舰载机高效起飞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当然,正式的电磁弹射舰载器画面,可能真的要等到福建舰官宣服役后才能公开,所以没看到福建舰电磁弹射的军迷朋友先别感到失望。

央视"攻坚"专题片首次披露了一段中国海警在仁爱礁制止菲律宾侵权行动的现场画面,推测为去年 6 月 17 日的中菲仁爱礁冲突事件。这段画面也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关注,但外国网友尤其是菲律宾网友的辨别能力显然不怎么样,在看到视频后误以为近期马克思又派人在南海挑衅中国失败后隐瞒真相,于是大批菲律宾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纷纷要求菲军方和海岸警卫队给个说法。菲军方也确实就此事进行了回应,只不过声明内容在澄清事实的同时,还反复强调中方视频展示的是去年 6 月的事件,此后中菲没有在南海发生过新的激烈冲突。

重点是最后这句话,这句充满刻意强调中菲相安无事意味的表态,非常不符合菲律宾之前在南海问题上的极端强硬立场。要知道,过去一遇到类似的事情,菲律宾的第一反应就是急赤白脸地指责中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年初中国网友对郑和岛的讨论,本来这只是我国民间自发讨论的话题,但菲律宾国家历史委员会居然亲自下场发布声明,强调巴拉望岛是菲律宾领土。所以现在菲律宾刻意强调中菲相安无事属实非常罕见,或许可以认为,马克思去了一趟美国但未能获得特朗普任何实际承诺后,不得不在南海问题上暂时保持低调。

近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头版以及官网上公布了一份令全世界都感到震惊的名单,这份名单记录着自 2023 年 10 月以来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区惨遭杀害的 18500 个儿童的名字,其中有超过 900 名被杀害的儿童甚至还没有活到一岁。换句话说,自冲突爆发之后,每一个小时都有超过一名儿童遇难。而公开数据显示,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已经导致超过 6 万的加沙无辜民众丧生,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实际上,在这份触目惊心的名单公开之前,人们只知道截至目前的加沙已经死了 6 万多人,其中包括大量的妇女儿童,就是不知道准确的数字,更不清楚有多少未满一周岁的儿童死于以色列军队的炮火。因此,名单公布出来之后,估计那些之前还在昧着良心支持以色列行使所谓自卫权的西方政客几乎全部都选择闭嘴,原因很简单,他们再不闭嘴,愤怒的民众会用唾沫将他们淹没。事情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哈马斯在当年大规模袭击以色列的事件,早就在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愤怒的谴责声中被忽略。

现如今,不只是非西方国家,即便是西方国家,也不得不将炮口指向曾经那个被自己狂热支持的国家,因为对西方政客而言,这已不只是政治问题,而是天良和民意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以军在加沙的暴行天理难容,以军触犯众怒,只要是在这时候还去支持他们,将有可能会跟以色列站在一起,成为这个世界的公敌。

加沙地带之所以会成为人间炼狱,以色列军队之所以敢于如此肆无忌惮地屠杀平民,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在这场堪比二战的大规模杀戮中,如果说以色列军队只是在台前行凶的刽子手,那么美国就是幕后为以色列提供政治和军事支持的帮凶。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美国对以色列不遗余力的袒护和支持,这场冲突早就结束了,也不至于会有数以万计的儿童惨死在以军炮火之下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近 2 万早早夭折的加沙儿童就是被美国政府间接杀死的。以色列为了抢占加沙,不惜狠心对该地区巴勒斯坦人进行种族灭绝,而美国将以色列当成自己的 “干爹”,还为以色列提供足够的武器弹药支持其在加沙的长期军事行动。

有关这一点,西方国家不是不清楚,他们不但对此装聋作哑,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甚至还为以色列提供武器弹药,支持他们在加沙的种族灭绝行动。但现在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触犯众怒,在这个世界上掀起一场反对的 “沙尘暴”,西方世界对于以军暴行的麻木甚至纵容,已经给他们在国际社会上的信用和影响力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有外媒在日前的报道中指出,然而能否阻止加沙地带每天都在发生的杀戮,不单单关乎加沙的命运,还关乎人类是否仍旧坚信法律高于武力、正义超越沉默。而面对这种惨不忍睹的场景,西方国家政客即便想装聋作哑,老百姓也不会答应,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集体 “背叛” 美国。近日,英、法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先后宣布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与此同时,欧盟也宣布将终止与以色列在科技领域上的合作,荷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先后作出决定,对多名鼓动以军在加沙屠杀无辜平民的内阁部长实施制裁。此外,北美的加拿大和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近日也都发声谴责以色列。

对此,整个西方世界就只剩下美国在固执地支持以色列,确切地说,这种支持仅限于美国政府,不包括美国政界和社会,因为随着越来越多有关以军在加沙的暴行的消息被公开,美国社会早已经沸腾了。美国国会两院的议员已集体调转枪口,要求政府不当以色列的帮凶,原因是美国人民不愿花费数十亿美元让加沙儿童挨饿和死亡。现在看来,已触犯众怒的美国政府和以色列已经沦为了国际社会的 “孤儿”。

一直在社交媒体上与梅德韦杰夫唇枪舌剑的特朗普,突然被后者的核言论刺激,他不按牌理出牌、剑走偏锋,下令部署两艘核潜艇,还进一步暗讽后者 “话不可以乱说”。特朗普的这一举动,直接让这场言语交锋上升到了美俄两国的国家颜面之争。在此背景下,其实双方都没有退让空间,必须要猛烈 “打嘴炮”。不过出于维护和美国关系的考虑,普京必须出马,那就只能由其他俄罗斯政客回应。很快,俄罗斯议员沃多拉斯基向塔斯社表示,俄方在全球海域部署的潜艇数量远超美军,相关潜艇早已锁定美方目标,他语气强硬地警告:“让美国潜艇开过来吧,他们早就进入到我们的瞄准镜。” 这话可能并非虚言,过去俄罗斯在海上力量层面一直着重发展核潜艇,试图强化非对称军事战略。

而俄罗斯全球事务总编辑卢基扬诺夫在接受一家电视台访问时则持保留态度,他指出特朗普的言论明显带有很大的情绪化,属于即兴发表,像这样的大事,美国军方是否知情是一个未知数,可能他们也是在特朗普发文后才知晓此事。卢基扬诺夫还警告称,若这场言语交锋持续,但目前看来,双方还是停留在话语层次。

据俄卫星通讯社 8 月 2 日报道,俄罗斯南部集团军第十近卫坦克团突击队的代理副指挥官透露,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亚历山德罗卡利诺沃村防御战中,他观察到大部分乌克兰军队为外国雇佣兵,他估计该地约有 60% 至 70% 的士兵为雇佣军,他们的战士几乎没有见到太多的乌克兰人,交火时听到的语言也并不熟悉。据他描述,在最初解放该居民点时,俄军曾误以为交战双方使用的是乌克兰语,但后来发现敌方士兵实际上说的是外语,雇佣兵的数量非常多,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可能彼此之间连对方的语言都听不懂,他们交流时主要使用的是英语。

在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俄军防空系统在过去的 24 小时内摧毁了 338 架乌克兰无人机。俄军的南部集团军已成功解放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亚历山德罗卡利诺沃村,中部集群的炮兵部队在红军城方向成功摧毁了一个乌军据点。俄罗斯军事分析家及国防杂志主编伊戈尔・科罗琴科表示,“帧数” 导弹系统的批量生产将有效化解来自北约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任何潜在威胁,这些国家预计到 2030 年将准备与俄罗斯进行全面战争。早前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已宣布,“帧数” 导弹系统已在俄罗斯开始量产,首套系统已交付部队。

扎波罗热核电站新闻处通过其 Telegram 频道发布消息称,乌军炮击该核电站附近的工业区,导致一名平民在车内不幸身亡,所引发的火灾已被及时控制。比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报告称,过去的一昼夜内,乌克兰军队利用 104 架无人机对该州七个地区发动了袭击,此次袭击导致两名平民死亡,另有五人受伤。

美国总统特朗普作出回应,他已下令向相关区域派遣两艘核潜艇,特朗普宣布,他派遣的两艘核潜艇目前正以更近的距离接近俄罗斯的边境,这一行动是在特定区域进行的,旨在展示美国的军事力量和决心。

中俄两国海军将于 8 月在俄远东地区海空域举行 “海上联合 - 2025” 联合演习,联演结束后,双方部分参演兵力赴太平洋相关海域组织第六次海上联合巡航。发言人特地强调,这次联合军演不针对第三方。当然,如果有人非要对号入座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那也只能说他们做贼心虚,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挑衅中俄,为何害怕中俄联演呢?

近期,美日等国在东亚地区动作不断,杨国防长和外长在会晤时不但在讨论其所谓威慑延伸战略,还首次采用使用核武器威慑中俄的剧本。另外,美日韩近期在半岛地区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意图将东北亚地区变成军事对抗中俄的战场。由此可见,中俄联合军演虽说不针对第三方,这是相对于地区那些安分守己的国家而言的,但对于那些破坏地区和平局势的破坏者,就是一种例外。

当然,这次中俄联合军演与以往不同之处,并非两军参演兵力有什么变化,而是军演的课题罕见悄然改变了。有中国军事专家表示,从官方公开的信息来看,今年 “海上联合” 有很多亮点,毕竟中俄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两国将共同反对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反对破坏国际秩序的思潮与威胁。显然这次中俄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的规则已发生变化,也就是威慑范围正在扩大,现如今的日本和美国这两个老对手,只是中俄两军震慑的目标之一,其他不远万里跑到西太地区刷存在感的国家,不管是北美的加拿大、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是欧洲的英、法、德等国,只要他们的军舰或者军机出现在西太平洋地区 “搞事情”,都将会成为中俄共同遏制的对象。毕竟对于那些狐假虎威的外部国家,若没有让他们长点记性,他们未来只会越发嚣张。

目前,多个西方国家的海军正在集结,旨在参加美国和澳大利亚主导的 “军刀” 系列多国联合军演,地点虽说是在南太平洋地区,但其针对的目标除了中、俄、朝外,不会有别人。因此可以这么说,中俄联合军演就是在对美澳等国即将举行的多国联合军演的一种强势回应。问题是在中俄联合军演开锣之后,他们有没有胆量把兵力调到西太平洋凑热闹呢?这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美日澳等国现在最担忧的事情就是发生擦枪走火致事态失控。早在今年 5 月份,中国海军两个航母战斗群在太平洋举行演练的时候,美军并没有在该海域部署包括航母在内的海军兵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两个航母编队一南一北 “包抄” 关岛,说白了就是担心凑热闹会引发擦枪走火事件。

而美国突然间变得不再 “好事”,原因就是在这场对抗中,美国已经输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美国人自己讲出来的。前美国驻北约大使达尔德日前发文感叹道,在与中国的竞争中,美国正在落败,他给出的解释是美国政府在军事贸易和高科技等领域上的打压行为,根本阻碍不了中国的崛起。达尔德在文章中还哀叹称,20 年前,美国在国防、能源、计算、生物技术和其他领域至关重要的 64 项前沿技术中,有 60 项领先中国,而现在中国在其中的 57 项技术已经反超美国。换句话说,美国在上述等领域上的优势对中国而言几乎已荡然无存了。

这也就难怪特朗普在对待其盟友时,总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要求盟友都得接受他的讹诈和掠夺,但对于中国,特朗普却表现得非常客气,因此在军事上尽量避免对抗,在外交上尽量多接触,而在经贸领域上更是小心翼翼,生怕中国不想跟他们谈判。正因为如此,中国为这次中俄联合军演进行新的定调,受众对象除了美日外,还有那些热衷于跟着美国在亚太搞事刷存在感的西方国家。

梅德韦杰夫 “祸从口出”,他的一番话竟然直接惹怒了特朗普,两艘美军核潜艇已经进入战位,俄罗斯首次遭遇直接的核威胁。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基于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言论,他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相应地区,以防止这种愚蠢的言论成为现实。他还称 “言论十分重要,往往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但我希望这次不会出现类似情况”。不得不说,爱喝酒、喜欢吹牛、发言不打草稿的梅德韦杰夫终于在外事上摊上事了。

特朗普和梅德韦杰夫的本轮 “嘴仗” 要追溯到上个月 28 日,当天特朗普宣布将为俄罗斯设定的 50 天停火期限缩短至十天,若十天内俄乌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就将对俄加征高额关税。随后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 X 上用英文回应道,但不管最后通牒是 50 天还是十天,特朗普都该记住两件事:第一,俄罗斯不是以色列,更不是伊朗;第二,他发出的每一条最后通牒都是迈向战争的一步,不是俄乌之间的战争,而是他自己和美国之间的战争。需要补充的是,梅德韦杰夫用两个常用的社交媒体账号,一个用俄语发文的 Telegram 主要对内,一个用英语发文的 X 主要对外,粉丝近 150 万。梅德韦杰夫最初的想法可能就是利用自己账号影响力,循惯例替俄宣发声,但没想到这次直接招惹来了特朗普本人。

7 月 30 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回应:“梅德韦杰夫,美俄之间没有什么经贸往来,就让我们的关系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吧。梅德韦杰夫就是一个失败的前总统,他还以为自己是总统,告诉他切记要谨言慎行,他正踏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对此,梅德韦杰夫随后在社交平台 Telegram 上用俄语回应道,若俄罗斯前总统的几句话就能引起特朗普如此激烈的反应,那显然俄罗斯在所有问题上都是正确的,正在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他继续说道,至于特朗普谈到的 “非常危险的境地”,好吧,他不妨回忆一下他最喜欢看的《行尸走肉》电视剧,想想 “死亡之手” 有多么危险。这里所谓 “死亡之手” 指的是俄罗斯的自动核反击系统,该系统是苏联在冷战时期开发的核反击系统,一旦本国所有指挥中心和人员都被敌方摧毁,那么该系统将自动发射核弹进行报复。梅德韦杰夫退回到自己的俄语账号上,发了一段 “俄罗斯又赢了一次” 的自嗨帖文,显然这里他就不想继续跟特朗普打嘴仗了,否则他一定会用英语在 X 上发文回应。

其实这个时候梅德韦杰夫似乎意识到了不对劲,一个堂堂美国总统、世界上权势最大的男人怎么会突然跟一个 “失势” 的前总统扛上了,要知道在普京潜在的接班人名单中,梅德韦杰夫都早已排不上前几位了。然而没想到,哪怕梅德韦杰夫主动退回俄语平台,特朗普照样没放过他,他提到的 “死亡之手” 自动核反击系统被解读为对美国的核威胁,特朗普以此为由下令调动两艘核潜艇。

这就是特朗普的目的,为即将到来的对俄巨额关税等一系列施压手段制造气氛,他需要给 MAGA 选民一个交代,哪怕是一个非常勉强的理由,而梅德韦杰夫发出的强硬表态则正中特朗普下怀,这位俄罗斯前总统这次是真摊上事了。过去 3 年多,梅德韦杰夫动不动就向美西方发出核威胁,比如 “一旦俄罗斯领土遭到入侵,俄罗斯将优先对华盛顿、伦敦、柏林和基辅发动核打击”,而如今一贯发出核威胁的俄罗斯首次遭遇了直接的核威胁,这意味着特朗普在决定对俄罗斯施加经济压力后,要空前增加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不得不说,特朗普能突然变得这么强硬,敢对俄秀肌肉,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伊朗。

6 月 22 日,美国发起 “午夜之锤” 行动,七架 B-2 隐轰对伊朗核设施投下 12 枚钻地弹,此外美军潜艇也向目标发射了 30 枚战斧巡航导弹。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在决定发起 “午夜之锤” 行动前其实是相当犹豫的,而此次行动的成效,以及他随后在北约峰会上受到的尊重和礼遇,则彻底激活了他的想象力:既然 B-2 能让伊朗停火,那么类似的方法是否同样在俄乌身上适用?当然伊朗没核弹,而俄罗斯有核弹,但问题在于双向环绕地球的定点清除能力,以及自己的地堡挖得够不够深。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不是伊朗,但特朗普现在就是要告诉俄罗斯,“在我眼里,你们就是有核弹的大号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