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服了,谁赞助国足谁倒霉,连城市都不愿接这个“烫手山芋”了

发布时间:2025-08-04 18:49  浏览量:2

你敢信?现在在商业圈里,“给国足投钱”已经成了危险行为。

我是做体育营销的,跟体育圈、品牌圈打交道也有些年头了。说句不好听的,国足最近这事儿,真是让我头一回见识了“怎么把自己牌子打烂的全过程”。

图片源于网络

事情得从上个月说起。

那天我在朋友圈看到比亚迪官宣——要拿7500万做青训赞助。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不是羡慕,是想给他们高管发个消息:“哥们,你们真的想好了?”
果不其然,四天后,官宣变撤资,速度快得像翻车现场,连预警都没给。

你可能不信,真不是网友“嘴毒”,而是那种“民怨积压”太久了。

比亚迪一官宣,评论区立刻炸了——
“你敢投我就敢退车。”
“我车刚下订,这就想退了。”
“花我们的钱去养他们躺平?你是不是疯了?”

图片源于网络

我一哥们在比亚迪做直运营,他跟我说,那几天直播间直接炸了,退车弹幕刷屏,销量暴跌,领导脸都绿了。最后只能匆匆搞个“暂停合作”,不然真可能一条广告拖垮一条业务线。

你要说这是个案,那你就太天真了。从去年到现在,国足的赞助商几乎全线崩盘。从巅峰19家变成只剩4家,赞助金额从44亿掉到6.5亿。平安保险、蒙牛、青岛啤酒、耐克……一个接一个“挥手说再见”,撤得比离婚还快。活脱脱上演了一场“品牌大逃亡”。

而球迷呢?也不是以前那个“嘴上骂身体诚实”的状态了,现在是“真刀真枪抵制”。
蒙牛销量下滑18%、怡宝电商销量掉到18%、耐克球衣退货率高达64%,甚至连某个矿泉水牌子因为打了国足广告,购买意愿暴跌了40%!

说句实在话,现在谁跟国足扯上点关系,都像是背上了“负资产”。

图片源于网络

但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事的后续。

足协打算在10月搞个“国际男足邀请赛”,希望借着这场四国赛挽回点声誉,结果呢?8月6号申办截止日快到了,没有一个城市报名承办。

我有朋友在南方某城市文旅局工作,咱就不点名了。他当时跟我说:“上面确实发了通知,让我们考虑申办,可我们根本不敢接。”
为啥?不是没人爱足球,是这事太费钱、太伤人。

你看看足协开的那些条件:球场至少3万座,还得是天然草,训练场得两块起,三家以上星级酒店、安保、医疗、场地租赁全都城市买单,说白了就是——‘你出钱,我出事’。

而且最关键的是,国足这两年成绩那是一言难尽,搞不好不仅票卖不出去,还得背上“扶不起的阿斗”的骂名。
我那哥们最后一句话让我记到现在——
“咱城市好不容易打造了点旅游口碑,不能因为一场破球赛毁了吧?”

图片源于网络

但你说没人办比赛,足球就凉了吗?恰恰相反——真正火的是地方联赛

江苏“苏超”,9.9门票附送非遗展演,场场爆满,观众场均9000+,还带动了379亿的服务业产值,直接反超了中甲。
贵州“村超”,靠的就是村民和本地政府“撸起袖子”干,成本低得吓人,效果却意外惊人。餐饮、住宿、特产全都跟着起来了,老百姓说一句话最扎心:“国字号比赛不如我们村头那场热闹。”

图片源于网络

这时候你就明白了:
不是球迷不爱足球,是他们不再相信“只会喊口号”的足球。

我作为亲历者,也看得明白:品牌不是慈善,城市也不傻,大家都在用脚投票。

曾经国足是金字招牌,现在却成了“高风险雷区”。
你说得再好听,不如群众一句:“别拿我们当傻子。”

俗话说得好,“人走茶凉,墙倒众人推”
现在不是国足还能不能踢的问题,是你连一张门票、一瓶水、一块广告牌都变得没人敢碰了。

这事,要真不改,怕是连草根赛事都看不起“正儿八经的国足”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个人观点,并未有诋毁的意思,以上资料都是根据网络报道改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