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如明月,正似青天(笔者:天方长老)

发布时间:2025-08-05 11:07  浏览量:2

善如明月,正似青天。

自古以来,月色便是佛心澄澈的映照。那轮清辉,皎然悬于中天,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仿佛自性本具的善,无声地浸润着婆娑世界。它无需嘶喊,不必争辉,只是静静地流泻光华,洗涤尘埃,为迷途的魂灵指引归家的幽径。这善如明月,其光柔和却穿透亘古长夜,其性清凉而能熄灭心头焦灼的业火。

抬头仰望,那无垠的青天,便是道法自然的恢宏显化。它至大至公,至简至真,无所不覆,无所不容,却自有其不可撼动的纲维与秩序。此乃正似青天。它不言不语,不偏不倚,如同大道本身,以其寂寥的广博,涵育万物,运行日月。这正直是撑起苍穹的脊梁,是度量万有的无形准绳。

然而,佛家的明悟与道家的洞见皆昭示我们:月与天,善与正,从来不是孤悬的绝响。

试想那无天的月,失了青天浩瀚的依托,便如断线的玉盘,纵有千般皎洁,终将无可挽回地坠入翻滚的云翳。那层层叠叠的乌云,恰似人心无明的贪嗔痴慢,或是世间颠倒的浊流。失了正道支撑的善良,不过是风中残烛,水中泡影,徒有温润的表象,终难敌邪风的侵袭与浊浪的吞噬,其光必黯,其质必损。

再看那无月的天,纵使广阔无极,深邃无底,若失了明月温柔的照拂,便只剩下一片空旷的寂寥,一种冰冷而僵硬的秩序框架。它徒有“正”的形骸,却失了“善”那温暖人心的血肉与灵韵。如同枯槁的戒律,空洞的教条,纵然高悬于顶,却无法滋养干涸的心田,无法照亮幽暗的角落,终究是徒留一片令人窒息的虚无。

真正的善良,必以这挺立于天地之间的正直为魂魄!它不必喧嚣于市井,不必标榜于庙堂。它深藏于静水流深的心渊,如同明月深谙青天的辽阔是其永恒的舞台。它默然,却自有千钧之力。

浊浪滔天之时,方显其金刚不坏的本色。这至善,因有至正为骨,便如深海中的礁石,任你惊涛拍岸,浊流席卷,它自岿然不动,沉默而坚定地破水而出!那破开的,是汹涌的迷障,是翻滚的欲海,是试图淹没一切光明的黑暗。它并非刻意显露峥嵘,而是因其本然的存在,因其根植于大道的磐石,因其与青天共呼吸的浩然正气,使它无法被侵蚀,无法被淹没。

于是,在这翻滚的尘世之海上,它便成为那暗夜中永不偏移的灯塔。这光是明月的光,柔和而恒常;这灯塔的根基,是青天般不可撼动的正直。它不因风狂雨骤而熄灭,不因长夜漫漫而动摇。它指引的是迷途的舟楫,是漂泊的心灵,是向着那“善正合一”的究竟光明,向着那佛性圆满、与道合真的彼岸,永不疲倦地投射着朗照人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