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 丨 胶济路西段战役——解放淄博

发布时间:2025-08-05 14:16  浏览量:3

胶济路西段战役,是许世友、谭震林指挥的华野山东兵团,在1948年3月,歼灭国民党军整编32师和保安10旅等部3万8千余人、并解放了以淄博为中心的14座城镇的一次较大规模进攻战。

这次战役的时间节点很重要。发生在解放战争我军节节胜利,国民党军不仅失去了进攻力量,连全线防御也无法完成,国军被迫转入了点线防御的时刻。

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拆东墙补西墙,从山东抽走了相当多的兵力去支援东北和中原战场。

其中包括范汉杰调任冀热辽边区司令,阙汉骞率第8、第198两个整编旅从山东调往葫芦岛。整编第8师,整编9师、整编72师陆续离开山东,调往河南。如此一来,山东战场的国民党军,兵力就明显不够用了。

许世友后来回忆说:“几个月后,敌人就连一次像样的战役性进攻也组织不起来了。”我军则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在山东战场发起反攻,华野山东兵团反攻的第一战,指向了胶济铁路西段的淄博地区。

胶济路西段的淄博,之所以成为山东兵团反攻的第一个目标,是有很多原因的。

首先是占据淄博的国民党军整编32师,早在1947年的鲁西南战役中,就被我军歼灭。后来靠着抓壮丁征新兵,又重新组建起来。像这种被歼灭后重建的国民党部队,战斗力极差,先打弱敌、再打强敌符合我军的作战常规。

其次是淄博地区的群众基础好。在抗战时期,著名的黑铁山起义就发生在淄博,马耀南烈士是淄博周村人。

抗战胜利后,淄博也是先被八路军收复,后被国民党军占领的。但敌人也只占据了部分城镇,淄博的广大农村,始终是游击队的活动区域。攻打淄博可以得到当地群众的积极响应。

淄博的战略地位也很重要,一旦解放了淄博,对敌人来说连接潍县和济南的交通线就断掉了,淄博位于济南、潍县之间,解放淄博同时也能威迫济南和潍县。

对我军而言,解放淄博可以使得鲁中、渤海两块根据地连为一体,淄博地区有煤、铝、陶瓷等,解放淄博还可以获得经济资源。

解放前夕的淄博地区

淄博在未建市之前,是鲁中地区的一个统称,由周村、张店、淄川、博山、临淄、桓台组成。现在归淄博市辖的高青县和沂源县,是建国后80年代才划入的,民国时期这两个县不属于淄博。

淄博这个地名,一般认为是取了淄川和临淄的“淄”,加上博山的“博”,合称淄博。至于今天的淄博市,已经成为网红城市,就不用多说了。

占据淄博地区的国民党军整编32师,在1947年的鲁西南战役中,被刘邓大军歼灭于六营集。后来抓壮丁强征大量新兵,重建了该师,驻防在淄博地区,师部设在周村。虽然是一个整编师的番号,但下辖兵力只有两旅六个团。

师长周庆祥在国军中比较有名,他原来是方先觉的部下,就是抗战时期坚守衡阳,与方先觉并列齐名的“衡阳五虎将”之一。但是,也有与媒体宣传不同的说法,例如同为“五虎将”的国军师长饶少伟,就对这位同僚评价很差。

按照饶少伟的回忆说法,周庆祥在衡阳保卫战中是第一个放弃阵地竖白旗,向鬼子投降的师长。也是周庆祥向鬼子投降后,引领鬼子使者来到方先觉的军部,方先觉才停止抵抗投降的。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周庆祥所谓的虎将称号,就是浪得虚名了。

除了整编32师这支正规军,国民党在淄博还布置了大量的军警机关和杂牌武装,包括交警第一总队(驻淄川、张店),保安10旅(驻淄川),保安6旅(驻临淄),保安14团(驻地周村),山东第10专员公署,山东绥靖统一指挥部第10支部,国军联勤第10兵站分监部,联勤第109仓库,联勤第51卫生大队,周村军警联合督察处,淄川自卫总队,博山自卫大队,沂蒙边区自卫大队,周村人民服务总队,张店团管区新兵大队,博山团管区新兵大队,周村壮丁训练大队等。

另外,国民党政府在周村、张店、淄川、博山、桓台、临淄都有警察队和县大队,还有地主劣绅自行组织的还乡团。

国民党占据淄博时期,我军在淄博没有主力部队,但淄博的各个县都有武工队和民兵。武工队和县大队通常由当地县委领导,人数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民兵则是各乡村组织起来的。其中桓台县和临淄县的县大队实力最强。

临淄县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民兵。临淄县委直接指挥三百多人的地方武装,番号是临淄独立营。据1947年12月6日《渤海日报》消息,1947年10月至11月10日期间,临淄独立营和临淄民兵每天都与地主还乡团武装激战,40天内击毙、击伤、俘虏还乡团匪兵862名。

桓台县也是各村庄都有民兵,桓台县委有300多人的县大队,县委书记兼任大队长。桓台县大队和民兵密切配合,经过两年多的武装斗争,到了1947年底,已经把桓台县境内60多个村庄的还乡团、民团等地主武装全部消灭。

地主劣绅或被镇压、或逃入县城不敢露面。也就是说,在淄博全境尚未解放前,桓台县的农村地区已经先解放了。

淄博地区国民党军的防御兵力

整编32师师长周庆祥在淄博地区的兵力部署,基本特征就是分散,本来已不够用的兵力,在布防上还没有主次重点。这里放一个营,那里搁两个营。逢城必守,逢镇必防。许世友对此评论说:敌人摆的这个阵势,活像一只叉开八只脚的大螃蟹。

张店国民党军:整编32师141旅423团2营,交警第1总队张店警务段(下辖3个中队),张店团管区新兵大队,另外有3个警察中队和地主还乡团。

临淄国民党军:保安第6旅,临淄警察队

桓台国民党军:整编32师141旅422团2营,国民党桓台县大队(下辖7个中队和一个特务队,约500人),警察队和县自卫队250人,县属区自卫队、乡自卫队470人。另外,与桓台县相邻的高苑县已经被华野渤海纵队攻克,国民党高苑县大队的残兵130人逃到桓台县被收编,编为2个中队。

博山国民党军:整编32师新36旅106团1个营,保安第10旅1个营,博山团管区新兵大队,博山自卫大队,沂蒙边区自卫大队,另外还有警察队和还乡团。

淄川国民党军:整编32师新36旅106团2个营,保安第10旅(辖警3团、警4团),联勤第109仓库,交警第1总队,淄川自卫总队及地主还乡团等

周村国民党军:整编32师师部及师直属部队(包括师直属特务营、辎重营、工兵营、通讯营、汽车连、搜索排),保安第14团,山东第10专员公署,山东绥靖统一指挥部第10支部,国军联勤第10兵站分监部,联勤51卫生大队,周村军警联合督察处,周村人民服务总队,周村壮丁训练大队,警察队和还乡团等

山东兵团的作战方案、战前侦察和行军

进攻淄博的山东兵团,就是原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1948年1月改称山东兵团,许世友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在进攻淄博前夕,山东兵团指挥7纵、9纵、13纵、渤纵四个纵队。其中的9纵,是华东野战军的主力纵队之一,也是兵团司令许世友的老部队。9纵参加了莱芜、孟良崮等大战役,屡立战功。

山东兵团各纵队于1948年一、二月间,集中在胶东地区掖县、平度等地,开展了以“诉苦”、“三查三整”和大练兵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在整军的同时,山东兵团司令部按照毛泽东“以一部监视胶东之敌,主力向胶济西段机动”的指示,于1948年2月10日上午,在胶东区的掖南县沙河召开兵团作战会议。研究胶济路西段战役的作战方案。会议提出了三个作战方案:

第一个方案:9纵攻打长山,7纵攻打张店,得手之后,两个主力纵队夹攻周村。

第二个方案:9纵先打张店、长山,7纵打淄川、博山,然后两个纵队夹攻周村。

这两个方案内容略有不同,但攻击目标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是先打掉外围据点,再夹攻敌整编32师师部所在地的周村。

9纵司令员聂凤智对这两个方案都不看好,提出了一个大胆冒险的第3方案,即中心突破,四面开花。9纵穿插进整编32师的防区纵深,第一战就先打下周村,消灭整编32师的师部。

如此一开战就打掉了敌人的指挥中心,敌人必然会阵脚大乱,然后就可以乘胜将敌人的外围据点一扫而空。聂凤智提出的第3方案,引起了会议的激烈争论。有很多人指出这个方案太冒险了,首战就先打整编32师的师部所在地,而且要长途奔袭,穿插进入敌人的防区中心打仗。万一周村不能顺利攻克,我军就会四面受敌,有被敌人反包围的危险。

9纵司令员聂凤智和9纵副参谋长叶超则坚持“中心突破、四面开花”的第3方案。聂凤智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中心突破的方案看似冒险,但有实现的条件。

首先就是整编32师的兵力部署很分散,周村虽然是整编32师的师部所在地,但是除了不堪一击的杂牌武装,整编32师在周村的防守兵力不足5个营。

这样薄弱的防御力量,挡不住9纵的全力一击。而且整编32师在其整个防区的警戒很懈怠,漏洞很多,9纵以急行军的速度穿插进去并不困难。聂凤智还指出了第一、第二方案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两个方案的打法是从外围开始层层剥皮。

看似稳妥,但一点点的打掉外围据点,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时间延长会造成很多的战场形势变化,例如周村的敌人可能会趁我军打外围据点时逃跑,济南的敌军可能来增援等等。拖则生变,不如实行中心突破的方案,给予敌人一击致命的打击。

经过集体讨论,许世友和谭震林都支持聂凤智提出的中心突破方案。谭震林说:“军事斗争没有风险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消灭敌人,敌人要消灭我们。这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风险!”许世友说:“就按这个办法打,远道奔袭,直取周村!”于是,作战会议围绕攻取周村的目标,作了具体的部署。兵团司令部决心以9纵进攻周村,7纵阻击张店、淄川之敌西援周村,并伺机进攻张店。

渤海纵队进攻邹平、龙山、明水一线。配合山东兵团作战的鲁中部队,进攻淄川、博山,十三纵在胶县、高密一带布防,准备阻击青岛来援之敌。

作战方案确定后,谭震林最后说:“作战准备,按许司令的分工布置实行。我再强调几点,第一是派出侦察分队,由当地武工队配合,立即深入周村、张店等地侦察敌情。第二部队继续搞以三查三整为中心内容的整军运动和军事训练,准备作战,等待命令。”

作战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司令部向周村、张店等地派出精干人员,进行战前的敌情侦察。9纵副参谋长叶超,带领9纵侦察科和侦察营,秘密抵进周村。与周村的党组织和地方武工队取得联系后,侦察科长顾良和侦察营副教导员车仁顺,带领一个侦察连,穿着国军服装,持美械装备,大胆的直接进入了周村城内,冒充整编32师的搜索队,在敌人的地盘上抓俘虏。

先后抓获了敌团副1人、营长1人、保安队长1人、警长1人。侦察连三排长马永平,带领自己的侦察排,在张店西部一个跨公路的村庄外设哨卡,冒充国民党军检查证件,老百姓和一般士兵放行,发现是国军军官就抓起来,先后抓获了副官1人,军械员1人,军需1人,工兵排长1人。

在短暂的几天里,9纵侦察连在周村、张店、桓台等地,累计活捉了国民党军排长以上军官23人。通过审讯俘虏,获得了大量的重要情报。全国解放后,电影工作者以9纵侦察英雄的事迹为原型,拍摄了影片《侦察兵》

1948年3月1日,毛泽东发来指示电:许谭所部除留十三纵于胶东外,主力七九两纵配合渤海地方兵团,寅月上旬开始向胶济路西段作战。

山东兵团已经做了大量的战前准备工作,收到毛泽东指示电的当天,就给下辖各纵队发出了山东兵团作字第二号令:本野战军为执行新的作战任务,打开山东局面,决定第十三纵暂留胶东地区,配合胶东部队监视并打击烟(台)威(海)即(墨)青(岛)地区出扰之敌。

第七、第九纵队即西开渤海、进行新的战役任务,以六天急行军到达海地区广饶以北、以西,索镇以东地带集结。

1948年3月1日夜晚,各纵队开始向预定集结地强行军。9纵从掖县吕村附近出发,7纵从平度北部出发。沿着昌北、潍北、寿北沿海地区向西挺进,夜行昼伏,7天行军150公里,进入广饶县南部兴福、李鹊一带,在这里与渤海纵队会合。兵团司令部在行军途中下达了山东兵团作字第三号令:本野战军为切断胶济路西段,打开山东局面,首先求得歼灭三二师一部或大部,收复桓(台)长(山)邹(平)张(店)周(村)淄(川)广大地区,决心首先攻取周村、邹平,歼灭三二师部及一四一旅一部以调动敌人,求得在运动中歼灭三二师或二一一旅、二一三旅。

为了行动保密,山东兵团挑选了荒凉偏僻的鲁北沿海地区行军,其中昌北的龙池到潍北的仲寨一带,地名叫高庄洼,是一大片坑洼不平、野草蒲苇遍地的荒滩。炮兵部队的骡马、炮车难以通过。地方党组织紧急动员,在经历多年战乱、成年男劳力不足的情况下,高庄、南仲寨、北仲寨、东横沟、西横沟、大流河、东辛庄子等村的青妇会、妇救会组织了近六百人的妇女修路队,铲草挖土填坑,在严寒的天气中日夜苦干,荒滩中修整出一条平整的道路,山东兵团的炮兵得以顺利通过。

山东兵团主力到达广饶县南部预定地域后,休整两天。在渤海区第三专署王云生专员的统筹安排下,广饶县群众筹集面粉19万余斤,小米6万9千余斤,马料1万6千余斤,保障解放大军的粮草补给。广饶民兵5000余人,组成轮战营、担架连和运输队,跟随大部队参战。

战役过程

数万人的大部队行军,不可能完全保密。在山东兵团主力进入广饶县南部集结地域的时候,有潜伏的特务两次向国民党当局通风报信,一次报告说“共军两个纵队从胶东方向开来,晚上住在博兴沙河一带,动向不明”。

还有一次报告“高苑、青城大批八路军地方干部加紧征集军粮,看来会有大的军事行动”但这些情报都没有引起国民党当局的重视。1948年3月9日,王耀武在济南召开全省军政会议,通知整编32师师长周庆祥和桓台、淄川、博山等县县长都去济南开会。临行之前,周庆祥似乎感觉到了危险临近,向济南的绥靖公署请示:“共军集结,可能有军事行动,军政负责人都去济南开会,是否妥当?”得到的答复是:“全省召开军政人员大会,是司令长官的决定,不能更改!”周庆祥无奈,只能去济南开会。在山东兵团进攻的前夕,国民党的军事主官离开了自己的防区。由此可见,国民党当局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毫无准备。

解放张店

1948年3月9日夜间,7纵、9纵、渤纵分路向各自的战区挺进。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改变了预定计划。9纵司令员聂凤智后来回忆说:“我纵队在向周村穿插途中,一场大暴雨铺天盖地而来。须刻之间,坑满沟溢,道路沧没。春天下这样的雨,太少见了。往日矫键严整的进军队伍,今天尽陷在泥泞之中。

弹药受潮,被装湿透。人迈不开脚步;马拉不动辎重。重炮轱辘,更难以转动。战士们一拥而上,推的推,拉的拉。结果,用力越大陷得越深。深夜,四周浓黑一团。开进的各部,道路不辩,首尾难顾,散散落落。一夜之间,只行进数里,未能及时赶到作战地域。”

按照预定的作战方案,第一战应该是9纵攻打周村。但是9纵被这场大暴雨延误了行军。反而是7纵率先赶到了张店郊区。

1948年3月11日拂晓,7纵19师在师长熊应堂、政委肖学林的率领下将张店包围。7纵20师在师长朱鹤云、政委邓少东的率领下,在张店以东郭家庄、商家庄、赵家庄之间布防,切断张店与临淄之间的联系。

7纵21师在师长谢锐、政委何志远的率领下,进入韩家营、袁家庄、彭家庄之间地区,准备打击济南来援之敌和张店、周村逃跑之敌。当19师完成对张店的包围时,被国民党第1交警总队淄博警务段的3个中队发现,敌人没想到暴雨天气会有大军突然来攻,惊慌之下四散溃逃,随后得到消息的敌整编32师141旅423团2营,也仓皇逃跑。

敌张店团管区新兵大队以及还乡团等部,更是争相逃命。我军19师第55、56、57三个团对逃敌展开围追堵截,经过数小时战斗,将张店之敌歼灭。此战歼敌500余人,俘敌25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轻、重机枪50挺。

解放周村

1948年3月10日,正在济南省府礼堂主持召开国民党山东省军政会议的王耀武,突然接到急电,称“大批共军由北向南挺进,已迫近桓台。”王耀武听后大惊失色,不得不中断会议,经紧急计议后令整编32师师长周庆祥、淄川县长程学通、博山县长梁汝为等。“火速赶回驻地督饬部属,严加戒备,坚决固守!”奉王耀武的命令,周庆祥乘车从济南匆忙赶回周村。刚回到周村,就得到了张店失守的消息。

周庆祥极其恐慌,一面急电向王耀武求援,一面下令收拢兵力防守周村。接到周庆祥的命令后,驻守长山、邹平、齐东等据点的国民党军,纷纷向周村靠拢。

到3月11日晚,整编32师的主力部队多数撤至周村,周村之敌兵力激增,一天内从3000多人增加到15000多人。

1948年3月12日凌晨1时,华野9纵主力到达了周村外围。侦察员来报告,说敌整编32师主力已经在周村集结,兵力约15000多人。敌情这一重大变化,让9纵面临的形势骤然严峻起来,9纵司令部不得不重新考虑打还是不打的问题。

3月12日凌晨1时30分,9纵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争论激烈,无法形成统一意见,有很多人主张不要打,理由是周村敌人兵力比战前预计的增加了四、五倍。9纵在兵力上已经不占优势,现在打周村风险很大。

也有人提议将敌情变化情况上报兵团司令部,请许世友司令定夺。但是9纵司令部的电台在暴雨中受潮发生故障,已经中断了和兵团司令部的联系。

这时,9纵司令员聂凤智力排众议,坚持要打。聂凤智解释说,周村是敌整编32师师部所在地,也是胶济路西段战役的主要目标。放弃打周村,那就只能以打下一个张店来收场,整个战役的计划也就完不成了。

现在周村敌人的兵力激增,当然对攻城不利。但敌人是仓促收缩兵力,阵地交接不清,部署混乱。我军长途奔袭造成的战役突然性仍在,张店之敌刚刚被7纵歼灭,我9纵无旁顾之忧,现在对周村发起攻击,仍操主动。

聂凤智最后表示,做为9纵司令员,在作战时有决定权,这一仗我下决心打。如果决定错了,责任也由我来负,可以立“军令状”!如此一说,9纵各师的指挥员纷纷表示:“那就坚决打!”

3月12日拂晓前,9纵各师向周村发起猛烈突击。25师由东北方向突击,27师由东南方向突击,26师攻取周村西效永安镇。9纵各部作战勇猛,又是在风雨夜隐蔽接敌,周村敌人很快就陷入混乱。

战斗打响时,周庆祥还在召集各旅、团长开会研究防务。师部与各旅之间的有线通讯,仅通话了一次就被炮火炸断电话线。周庆祥只得命令各旅、团长返回部队指挥,但敌人的很多主官还来不及返部,周村城墙已被攻破。

9纵在战前侦察确定了10处突破口,仅用3个小时就突破了7处。攻入城内的9纵部队迅猛穿插,把周村城内的敌人分割成了六大块,逐步聚歼。各团还组织了爆破队、突击队,用小包炸药炸倒墙壁,逐屋穿行的办法,隐蔽接近城内的制高点和敌指挥所,突袭占领。激战至12日下午,周村城内敌人的建制完全混乱。

敌师长周庆祥也无法控制下属各部队,在几个亲信的保护下,周庆祥从一条废弃的下水道钻出城逃跑。南京国防部派到周村督战的视察官严仲翔开枪自杀。新36旅旅长张汉铎被俘。第141旅参谋长方人杰(云南讲武堂19期、滇军出身)见大势已去,率两个营缴械投降。

经过10多个小时战斗,周村守敌15000余人被歼灭,周村解放。此战毙伤敌1521人,俘敌13564人。缴获马枪、步枪4018支,冲锋枪59支,手枪168支,轻机枪375挺,重机枪42挺,山炮5门,迫击炮27门,步兵炮1门,汽车39辆,骡马116匹。

解放博山

张店、周村相继解放后,驻博山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犹如惊弓之鸟,惶恐不安。我鲁中军区部队抵近博山的消息传出后,博山之敌竞相逃跑。整编32师新36旅106团1个营,保安第10旅1个营,博山团管区新兵大队,博山自卫大队以及还乡团等2000多人弃城逃往淄川。1948年3月13日,我鲁中部队进入博山县城,博山解放。

解放临淄

1948年3月14日,国民党临淄县长兼保安6旅旅长徐振中,率保安6旅弃城逃跑。我鲁中军区部队和临淄独立营进入县城,临淄解放。

解放桓台

桓台县位于淄博北部,南邻张店,北邻渤海解放区。参加胶济路西段战役的的渤海纵队新11师,在占领了邹平、长山之后,师长傅继泽率该师第18团及炮兵部队赶赴桓台,与渤海第三军分区第15团、第16团会师,准备歼灭桓台之敌。

攻取桓台的战斗由渤海第三军分区令张震球负责指挥。在胶济路西段战役打响之前,桓台县周围的农村地区,都有民兵和武工队,地主还乡团已被全部消灭。桓台县城实际早被我民兵武装围困。因此我渤海部队无需顾虑外围,直接部署攻城战斗。

桓台之敌主力是整编32师141旅422团2营,该营下辖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和一个炮排。另有国民党桓台县大队、高苑县大队、警察队和县自卫队,县属区自卫队、乡自卫队等,桓台守敌的总兵力约2000多人。

敌人的主要防御工事依托城墙。该城的城墙高、宽各5米,垛口高宽各1米,均设有枪眼。城外壕沟深9米、宽8米,壕沟附设有暗堡。在各城门与城角的突出部筑有碉堡,均设双层火力。城门外两侧筑有地堡,各火力点能交叉射击,壕沟外设有陷阱、梅花桩、鹿砦,城内重要路口筑有街头地堡。

根据对敌守备情况的侦察和分析判断,张震球决定采取多点强攻、多路突破的战法:新11师第18团在南面担任主攻,以第二营为团第一梯队,第五连为突击连,占领控制南门及东南角敌军火力点,于16日黄昏进入南关构筑进攻阵地;第六连在第五连突破后紧随登城,向纵深发展,第四连为预备队;第一营为二梯队,第三营为团预备队。第三军分区第15团在西关、北关堵截可能逃窜之敌;第16团部署于东关,第一营在东门以南选择突破口择机突入,第三营布防于东关以北担任堵击任务,第二营为预备队;军分区指挥所位于城东南角辛庄。

作战命令下达后,攻城各部队根据所担负的战斗任务,即分别进行战斗动员,充实战斗骨干,调整战斗编组,实地察看地形,选择突破位置,拟订突破方案,研究火力配置,补充各种弹药,筹措战斗器材,紧张有序地做好各项战前准备工作。

1948年3月18日17时,桓台战斗打响。新11师和渤海第三军分区的炮兵部队,集中野炮3门、山炮5门、迫击炮10门、榴弹炮1门、重迫击炮1门,步兵炮1门,持续炮击40分钟,敌人火力点大部分被压制与打击。爆破组在炮火掩护下连续进行了4次爆破,于17时40分炸开缺口,开辟了突击道路。

突击连梯桥队的6名战士在炮火掩护下跳入沟内,用身体支撑梯子,突击连随即踏梯过桥,迅速通过外壕。第一突击班率先由突破口登城,当爬上缺口时遭敌人猛烈反扑,战士们打退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并逐渐接近城南门附近,用手榴弹摧毁了封锁前进道路上的敌火力点,夺取了城南门楼制高点。突击连二排从突破口冲下城墙与守敌拼杀,用刺刀、手榴弹连续打退敌人两次反扑,控制了距城20米的东、西胡同;后续部队迅速登城,控制住东南角楼及南城门楼,随即突入城内,向纵深发展。

渤海三分区第16团担任主攻,在炸开的东门外设地堡后,大部分敌人顺地下通道逃进城内。第16团兵分两路,一路追击敌人直到城内,沿途与敌激战,全歼阻敌;另一路与第18团第二梯队突入城内,向城东北方向发展。

战至深夜,攻城各部将残敌压缩在县政府地堡内,于19日拂晓5时将残敌全部歼灭。国民党县长柴可法率几十名士兵从城西北角的地道逃走。此战毙伤敌300多人,俘敌1700余人。缴获步枪1400余支,轻机枪50挺,重机枪4挺。

解放淄川

淄川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蒲松龄在淄川写出了著名的《聊斋志异》,淄川县的城墙经过了历朝历代多次加固整修,根基坚固,四门高大,并连接有瓮城。

北大历史教授赵世瑜在其文章《据城以守——明末山东淄川的全球史》中考证说,淄川的城墙很可能是少有的引进西洋筑城技术、中西合璧的产物,是晚明传入的西洋筑城法的早期实践之一。晚清时期,淄川秀才刘德培起义,策反守军占据城郭,自称国号大汉。清军调集重兵围攻了大半年,四易主将也无法破城。

清廷恼怒之下,派出了悍将僧格林沁率领八旗精锐进入山东剿匪。然而能征惯战的僧格林沁统领着八旗精锐,对付刘德培一个落魄秀才和一群饥饿造反的农民军,又打了两个多月还是攻不进城。刘德培所倚仗者,就是淄川坚固的城墙。最后僧格林沁多种计策并用,收买奸细、暗挖地道、围困断粮,又在城北选择地势高的台地,修筑了比淄川城墙更高的炮台,形成居高临下的火力优势,费尽心机终于破城。

僧格林沁自负一代名将,打一座孤城,对付一个落魄秀才还要如此费时费力。把刘德培凌迟了犹不解恨,竟悍然下令在淄川屠城,当地百姓惨遭屠戮。淄川城易守难攻的名声传扬了出去,号称“铁打的淄川”。

国民党军在淄川的最高指挥官,是淄博警备司令兼保安10旅旅长吕祥云,国军少将军衔。吕祥云在国军的众多将官中,籍籍无名。以前的内战和抗日战争史,几乎没有此人的名字。但是在胶济路西段战役中,吕祥云却是唯一的硬抗解放军强大攻势,并且激战了一星期时间才最终失败的国军将官。

华野7纵在3月11日消灭了张店之敌后,按作战计划休整准备1天,将于3月13日出兵包围淄川。为防止淄川之敌异动。奉命配合7纵作战的鲁中部队,向淄川东部的重要据点大荒地进攻。淄川县东部的丘陵地区,名为大荒地,但不是荒蛮之地。这里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全国位居前列的煤矿区。因为资源丰富,这里的矿区先后被德国人和日本人强占。

直到今天,大荒地(今洪山镇)仍然遗留着十几栋德式办公楼和日本神社。国民党军占据淄川后,也把这里当做重要财源。王耀武给淄川守军下过“以兵保矿、以矿养兵”的命令,为此吕祥云将保安10旅的主力团----警4团派到大荒地驻防。

鲁中部队组织了前线指挥部,出动了鲁中军区警备1团、淄川独立团和淄川矿警大队,从3月12日开始多路进攻大荒地。经过3昼夜激战,毙伤敌200余名,俘敌1600余名,警4团在大荒地被一举歼灭,团长王文潮被俘。此战缴获手枪、步枪800多支,轻重机枪17挺,迫击炮2门,汽车3辆。大荒地的发电厂、煤矿设施大部分保存了下来。

在鲁中部队歼灭大荒地之敌的同时,华野7纵也于3月13日早晨4时从张店出发,当天下午就形成了对淄川守敌的包围。

吕祥云见大荒地失守,淄川县城也被包围,知道形势不利,一边向济南王耀武告急,一边采取了若干措施加强城防。首先,他下令大修防御工事,在县城里筑暗堡挖壕沟,城墙上也增加了警戒兵力。二是下令将烧毁了县城西关外的400多间民房,以防被解放军攻城时利用。三是将自己的司令部秘密迁出县政府,搬到了偏僻的文化巷,防止被解放军炮火重点轰击。

得到警4团已在大荒地被鲁中部队歼灭的消息后,吕云祥又下令以保安10旅特务营为基础,补充一部分地主还乡团人员,临时拼凑了一个新编警4团。另外还有2000多名从博山逃至淄川的国民党杂牌武装,吕祥云对这些放弃博山逃跑过来的人不信任,拒绝他们进入城区,把他们强行安置在距华野7纵阵地很近的西关,实际是打算开战先让这些人充当第一线的炮灰。

1948年3月14日,7纵21师师长谢锐命令第61团夺取淄川东关,第62团进攻淄川南关。第61团、62团都曾经在淄博征兵,有很多干部战士是淄博人,熟悉本地的情况。战斗进展顺利,当天就攻克了东关和南关,守敌退入县城内。

同一天,7纵19师向西关进攻,西关的守军就是从博山逃到淄川,又被吕祥云强行安置在西关的博山杂牌军。这部分敌人走投无路,在吕祥云的强迫下硬着头皮迎战。战斗打响后,吕祥云对于西关守军也不放心,又从交警第1总队抽出部分兵力去西关,既是增援也是督战,如此勉强守了一天。

3月15日,7纵19师继续进攻西关,敌博山自卫大队长胡铁山中弹毙命,博山的杂牌武装迅速崩溃,1000多人在副大队长马永焕的带领下放弃西关逃跑。7纵19师攻占西关。1948年3月16日拂晓,7纵20师攻占北关,歼灭保安10旅一个营。至此,淄川外围四关全被我军占领。

从西关逃跑的残敌,逃到了淄川西南方向约20里的三台山上,企图暂时藏匿。1948年3月16日,鲁中军区警备4团在三台山下宿营,观察地形时发现山上有敌人,团长王奎权、政委董涛立即指挥部队攻山,经过1个多小时激战,毙伤敌50多人,俘敌副大队长马永焕以下620多人。缴获步枪480支,冲锋枪4支,轻机枪8挺,手枪37支。

在攻克淄川外围四关的同时,7纵指挥部也研究分析了进攻淄川县城的作战方案。考虑到淄川城墙高大坚固,以7纵现有的炮火难以摧毁,7纵指挥部决定,对淄川的攻坚战,还是以爆破、突击为主。围绕整个淄川城墙,7纵选择了10个突破口。

其中东关最早被攻克,占领东关的7纵21师,也最早开始部署对淄川东门的进攻。该师从东关一户陈姓农民家里向城墙下挖掘坑道。开挖后发现地下有黏土层,人工挖掘很困难。

好在作业队的战士中有很多来自淄博煤矿的矿工,对挖坑道有实践经验,从刚刚攻占的大荒地煤矿借来了风枪和翻斗车,还在坑道中安置了临时的小铁轨,大大加快了掘进速度。在挖坑道的同时,7纵的炮兵不停的对淄川城墙进行炮击袭扰,掩护施工。

3月17日、18日两天,7纵各师进行攻城准备。至18日夜间,坑道终于挖到了淄川东门城楼的地下,为确保爆破成功,21师作业队在东门城楼下放置了1000多斤炸药,爆破用的6根引线接上电源,从坑道一直连接到指挥所。

1948年3月19日16时30分,7纵对淄川县发起总攻。第60团9连在炮火掩护下,连续爆破,突破东北角城防,占领了一段城墙。该团7连由东北角以南约100米突击未成,17时转向9连突破口。

由于后续部队没有及时跟上,登城部队也没有积极扩大突破口,给敌喘息时间,19时敌人从两侧反攻,第60团第7、第9连因伤亡过大,被迫撤退,突破口被敌人堵住。

第19师56团第1营向西门突击,3连的两个班担负爆破任务,在通过长达50米的西门大桥时,遭敌城西南侧火力杀伤,大部牺牲,最后只剩下刚入伍的新兵王国成,他抱着炸药包快速冲过西门大桥,先向封锁桥头的大地堡扔了4颗手榴弹,又趁势将炸药包送上了大地堡,终于将地堡炸毁,光荣地完成了爆破任务。第1、第3营趁势突进,但过了西门大桥后,又受到敌人侧射火力压制,突击未成与敌人形成对峙。

最成功的突破是在东门。随着总攻命令下达,21师埋在坑道内的1000多斤炸药爆破成功,将东门附近的城墙炸开了一个大缺口,城墙上的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7纵的炮兵也向东门猛烈轰击,进一步扩大突破口,这个30多米的口子。

成为7纵唯一内爆成功的突破口!担负突击任务的61团向突破口冲锋,占领了东门和突破口两侧的城墙。守东门的国民党交警第1总队拼命反扑,敌我双方发生肉搏战,我军61团和敌交警第1总队都伤亡惨重。

7纵司令部根据这一情况,立即调整作战部署:命令第62团除留一个营在南关牵制敌人外,团主力跟在第61团后杀进城去;调第20师第60团2个营和第58团主力也依次从第61团突破口向城内攻击前进。

同时让21师副师长张怀忠尽可能地靠前指挥,对突击部队实施直接指挥。副师长张怀忠带着部队跑到城东门,正遇见敌交警第1总队向东门两侧发动多路多方向的大反扑,我61团坚守突破口。敌我双方的六〇炮、机枪和卡宾枪互相对射,把东门一带的房屋街道打得烟火升腾。

张怀忠副师长观察情况后,命令第61团第2营教导员董正海组织部队从正面反击,第60团1营营长钱锋带领的部队避开敌人的正面,隐秘地绕到敌人的侧后方,以猛烈的火力将反扑之敌拦腰斩断,堵死了敌人的退路。

敌人遭到前后夹击,阵势混乱,乱糟糟地争着向城南大街夺路逃命。张怀忠指挥部队乘势追击,顺着城墙根向东北角扩展攻势。第61、第62团主力先后攻入城内后,2个团合力向纵深发展。22时许,第60团3营夺取了东门内以北残破房屋20余间,第60团第1营继续向西北发展。

第58团第1、第3营和团侦察队也从东门进入城内,向正在中山东街激烈战斗的第2营方向攻击前进。3月19日24时,第21师第61、第62团沿中山街、维新巷、中山东街向西、向西南攻击;第20师向城北发展。

第21师61团2营在维新巷歼敌第7连和机炮连各一部;第61团第1营沿中心街及维新巷之间向西发展,进至三民巷歼敌200余人;第62团沿中山东街攻击,歼敌百余人。

从3月11日华野7纵进攻张店开始,胶济路西段已连续激战9天。但淄博周围的国民党军反应极其迟缓。直到7纵爆破淄川城墙发动总攻时,才有两架飞机飞临淄川上空,空投了30多包物资。

其中有7包降落伞落到了我军阵地上,缴获后发现有5包子弹,合计5500发,另有两包是药品和绷带。由此推断,即使另外20多包物资全部被国民党军捡到,物资数量也很有限。

按照山东兵团司令部开战前的预判,战役打响后,最可能来增援的是济南之敌。为此山东兵团司令部命令,渤海纵队除了第18团和部分炮兵配合渤海三分区部队围歼桓台之敌外,渤纵其余部队开进章丘地区,选择有利地形,构筑阵地工事,准备阻击济南东援之敌,以保障7纵、9纵和鲁中部队在淄博地区作战的侧翼安全。

渤海纵队接到兵团司令部命令后,由邹平出发,以渤海第二、第四军分区基干团进至鸭旺口、成子庄一带,并以一部延伸向龙山构筑了第一道防线。新七师一团以南绪山为中心构筑阵地,二团位于北合庄控制桃花山、尹王庄,三团位于七郎院为师预备队。

以新11师进至宁家埠,该师十七团布置于苏家码头、陈庄、小埠等村;十九团布置于马棚庄、神刘庄、温家一带,上述各团共同构成了第二道防线,渤纵其余的部队沿绣江河一线展开,构筑了第三道防线。

渤纵的三道防线构筑完成后,济南方向反应平静,连接三天没有敌情。直到3月20日,7纵已经攻入淄川城与敌人展开巷战,济南之敌才终于动了起来。

20日早晨,渤纵的侦察员发现济南敌军分三路东进:一路沿白云湖南畔前进,一路沿龙山、章丘公路前进,一路沿胶济铁路前进。20日上午10时,敌先头部队越过了龙山。13时敌向新七师的钓鱼台,北埠阵地进攻,15时后向南绪山阵地进攻,遭到渤纵新七师的阻击。

战至当日17时,通过前线部队的战场侦察,渤纵司令部判明,这次兵分三路进攻的,是敌人整73师和整75师,敌主力整七十三师2个旅向新七师桃花山、南绪山、马棚庄一线作正面进攻;敌二一三旅从老僧口沿白云湖北畔向渤纵阵地右侧迂回攻击,另敌整七十五师沿胶济铁路东犯攻渤纵阵地左侧。

据此渤纵司令部判断:敌人出动了两个整编师,兵力已占绝对优势,而我军的第一道防线,前沿开阔地较多。一旦被敌军突破,会造成对战局不利影响。因此决定,以紧缩阵地集中兵力为宜。

于是,纵队司令部即令各部于20日23时,后撤至第三道防御阵地。以新七师占领山头店、茂李庄、大夫店一线,以新11师2个团占领东西苇托、田家庄、刁家庄一线,渤纵炮兵进占玉皇顶高地。各部进入阵地后,凭借有利地形,做好阻击敌人的各项准备。

在渤海纵队阻击敌人的同时,7纵获悉济南之敌已经出动增援,也加紧了对淄川残敌的攻击。20日9时,7纵第19师第56团再度在西门攻击,牵制敌人。第20师第60团于塔寺巷北俘还乡团200余人,10时进至塔寺巷西北大庙与敌2个连对峙;第58团第2营于中山东街及中街以东与敌对峙。

20日13时,北街之敌陆续败退,攻城部队开始追击。第21师第62团第2、第3营由三民巷经文化巷向中心街之敌发起攻击,将守敌400余人全歼。此时,第20师58团侦察队于城关西北角发觉敌撤退,立即占领城西北角;该团第1营由沿通济街直向南进攻,至中山街与该团2营会合。

20日16时许,第19师第56团发现敌向西南败退,该团3营遂于西北角突入,第1营由西门突入,迅速向西南攻击前进,至胡家巷、光明巷歼敌一部;第55团随后跟进,并迅速协同兄弟部队投入激烈巷战;第57团一个营由西南角突入城内,沿城墙向东攻击,歼敌一部。

第20师第58团第1、第2营会合后即沿光明巷直下马家巷,未遇敌抵抗,并发现文化巷有敌,即向东攻击歼灭文化巷之敌400余人;第60团发现东北角敌百余人向西南败退,即向其追击,残敌缴枪投降;发现扼守塔寺巷北大庙的敌2个连沿中山中街向县政府逃窜,即行尾追。

20日17时,敌军调整部署,企图组织交警第1总队及第106团残部向我反击。第19师第56团乘敌调整部署之机,攻占了西城和北城,第20师第58团在县府与守敌展开激战,歼敌一个营。敌军见大势已去,全线动摇,各处守敌乱窜溃逃。

20日18时,第21师第61团进展至中山南街,敌反扑数次均被击退。该团以手榴弹、冲锋枪,尤其是发挥小包炸药的威力,歼敌200多人。战至24时,敌军大部被歼,敌警备司令吕祥云率残部千余人退到文化巷警备司令部顽抗。

1948年3月21日,是胶济路西段战役的关键一天。21日0时20分,第61团第3营第9连进入文化巷与敌展开巷战,全连大胆迂回包围,充分发挥手榴弹、冲锋枪和小包炸药的威力,消灭固守房屋之敌。

突击队5班以爆破手段消灭200余敌人后,冲到敌警备司令部大门口,跑在最前面的5班战士薛志立率先冲进院子,扔了一颗手榴弹,接着高喊:“里面的人快缴枪!”院子里很快出来了三个举手投降的国民党士兵,其中一个人低声对薛志立说:“司令在北院。”薛志立迅速向北院冲去,在穿堂口喊道:“司令出来吧!知道你在这里了,缴枪吧!保证宽大你们。”说完没有动静,薜立志又向北院里边开了两枪。

这时北院走出来一群举手投降的国民党军官,薛志立问:“谁是司令?”走在中间的一个人说:““敝人就是。”这群人都是敌警备司令部的军官,其中包括少将警备司令吕祥云和副司令袁所先。战至1948年3月21日4时,全歼残敌。

至此,淄川战斗胜利结束。淄川战斗,7纵共歼敌8000余人(不包括鲁中部队大荒地战斗、三台山战斗歼敌数)。缴获重迫击炮1门、迫击炮6门、步枪3365支、手枪128支、轻机枪190挺、重机枪27挺、卡宾枪521支、掷弹筒34个、电台4部、战马49匹。

在渤海纵队阻击战场,1948年3月21日8时许,济南之敌进占章丘城及城北山地,另有敌保安4团百余人配合敌二一三旅一部,向渤纵鸭旺口以北马家庄一带的第二、四军分区部队驻地进犯。渤纵海防支队2个营由左翼出击,毙伤敌百余名,然后撤至桥头庄一带。

而敌二一三旅主力则折转沿白云湖南畔至章丘与敌七十三师会合。21日14时许,敌出动一个连向新七师茂李庄阵地作试探攻击2次,均被新七师击退。同时,敌另一个连向新十一师十七团东西苇托阵地作试探性攻击,也被击退。

是日,7纵已攻克淄川全歼守敌,9纵进至王村一带,并以其26师挺进卧牛山、明阳山一带,成为阻敌东援的保障力量。消息传来,使阻击阵地上的渤纵部队士气高涨。

3月22日10时,敌分兵两路向渤纵阵地攻击,一路约1个团的兵力,向茂李庄新7师2团阵地猛攻;另一路以2个营的兵力,向新11师17团东西苇托阵地进攻。敌先以炮火轰击,用以掩护步兵冲击。

渤纵战士待敌接近阵前200米时,集中火力猛烈向敌开火,给敌以严重杀伤,阻其前进。敌见攻击受挫,又以猛烈炮火向渤纵阵地轰击,步兵再次猛扑过来。渤纵全体官兵沉着应战,前仆后继顽强抗击,打退了敌军一次次攻击,大量杀伤了敌人。

激战至3月22日,各路敌军毫无进展,被迫停止进攻。与此同时,在中央军委和华野司令部的统一部署下,冀鲁豫军区部队积极配合作战,接连破袭津浦路,同时攻击东阿、肥城等地,威胁着济南城的安全。3月25日,王耀武不得不命令加强济南城和津浦线防御,令东援部队撤回济南。至此,胶济路西段战役胜利结束。

战役结束之后

胶济路西段战役我军大胜,让蒋介石极其恼怒,周庆祥从周村逃至济南后,很快以“作战不力”的罪名被逮捕,押解到南京。1948年7月10日下午6时半,周庆祥在南京中华门外东炮台刑场被枪毙。

胶济路西段战役俘获敌人极多,在审问、收编战俘过程中,有4名俘虏神情惊慌、说话口音怪异引起了注意。经过仔细审讯,这4名俘虏是日本人。4人招供如下:

本横房次,原籍日本茨城县,原是日本东京防空队照空队员,后伤病退役。1945年5月来山东经商,1946年3月被征入整编32师,作绘制兵器式样图、绘军用地图工作。

小泽利,原籍日本北海道空知郡砂川町,在日本受过预备兵役,因在北海道失业来到山东,曾经在济南日商经营的高岛屋百货店做过店员。日本投降后,被济南绥靖区征入国军,担任步兵助教,此次随国军增援失败被俘。

古屋彦重,原籍日本山梨县东山梨郡松里村,32岁,在日本有父母、妻子。日本投降后,被征入整编32师新36旅,担任步兵助教,此次在周村被俘。

小林一马,原籍日本扎幌市,毕业于北海道帝国大学化学科,原是济南日商经营的华北酒精厂厂长,日本投降后酒精工厂被国军没收,本人被征入国军,担任军医,此次在淄川被俘。

本文引用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五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七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军军史》

《我在山东十六年——许世友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