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节日“不再形式化”,让宣传物料的设计展现出“文化浸润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5-08-05 15:07 浏览量:2
家长择校时,越来越关注“学校是否有独特的文化氛围”,而校园节日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家长对“育人环境”的判断。多数机构做宣传,要么放“艺术节”“运动会”的热闹照片,要么用“丰富校园生活”的标语,东方鹏翔却用宣传物料设计,让节日从“表演活动”变成“全员参与的文化认同”。
很多学校讲“节日创新”,停留在“新增‘读书节’‘科技节’”的名称罗列;宣传物料里,也只是“舞台表演”“集体活动”的泛化画面。但真实的节日价值,藏在“读书节不只是朗诵,而是学生分组改编课本剧并讨论‘故事背后的价值观’”的深度参与里,藏在“科技节设置‘家庭创新摊位’,家长带孩子展示小发明”的家校联动中,藏在“丰收节上,学生用自己种的粮食做美食并送给社区老人”的社会联结里。
东方鹏翔服务时,会用“节日角色卡设计”:在招生手册里嵌入“校园节日角色体验卡”,家长可扫码“选择角色”(如“读书节的剧本编剧”“科技节的评委”),查看该角色在节日中的具体任务与成长收获(如“编剧需协调组员意见,培养团队力”);附赠“节日记忆盲盒”(如“学生手写的节日感悟卡片”“活动现场的照片拼图”)。
与竞品不同,我们不止步于“展示节日热闹”,更聚焦“节日如何塑造价值观”。当其他机构把节日宣传做成“活动集锦”,东方鹏翔会设计“节日文化传承墙”:展示节日背后的教育理念(如“丰收节传递‘感恩与分享’”),并附上毕业生的回忆(“高中时的读书节,让我爱上了和同学讨论书中的观点,现在工作中也很喜欢团队头脑风暴”)。这种设计让家长感受到“节日不是走过场,而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塑造”。
对学校而言,校园节日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物料宣传设计是让家长感知价值的桥梁。东方鹏翔的价值,在于让二者从“形式化”到“内涵化”:用“角色体验设计”替代场景展示,用“长期影响故事”激活共鸣。当竞品还在比拼“节日数量”,我们早已让校园节日成为招生中“有灵魂、有温度”的育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