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港湾 暖心助学” 华科大暑期实践队到汝州乡村小学支教

发布时间:2025-08-05 16:34  浏览量:2

在乡村振兴与教育帮扶的双向赛道上,大学生青春力量正书写动人篇章。7月21日至8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童心港湾 暖心助学”暑期社会实践队14名队员到汝州市焦村镇焦村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为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350余名乡村孩子送去知识、带来快乐、献出爱心。

华中科技大学“童心港湾 暖心助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河南省汝州市焦村镇焦村小学。

实践队以美育为笔、德育为墨、非遗传承为底色,为孩子们绘就成长新图景,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提质,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美育浸润 开启艺术感知之门

音乐课堂上,吉他弹唱成为连接乡村孩子与艺术的纽带。

队员从基础乐理讲起,手把手教孩子拨动琴弦。《晴天》等经典曲目在这所乡村小学的教室响起,孩子们稚嫩的歌声与吉他旋律交织,音乐之美打动孩子们的心灵。

华中科技大学“童心港湾 暖心助学”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教孩子们学吉他。

在绘画与手工课堂上,队员们引导孩子们以“家乡”为主题创作。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汝州的山水风光、民俗建筑,塑造心中的奇妙世界。

在动手实践中,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升,艺术的种子在心底扎根。

德育滋养 筑牢成长思想根基

实践队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讲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经典事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深入孩子们心中。

队员们还组织法治教育与家访活动,以躬行实践传递“奉献、责任”的内涵,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让道德修养在行动中积淀。

华中科技大学“童心港湾 暖心助学”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对孩子们进行普法教育。

非遗传承 续写文化传承新篇

汝州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汝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队联动当地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队员们引导孩子们学习体验非遗,了解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奥秘。

在汝瓷知识学习中,队员们让孩子们感受到泥土蜕变的神奇。

在剪纸课堂上,队员们引导孩子们体会剪纸技艺,感受指尖艺术的魅力,让非遗文化在青春接力中传承弘扬,助力汝州文化根脉延续。

“在此次支教活动中,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以青春之姿深耕教育帮扶,将美育、德育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为乡村孩子点亮了又一座成长的灯塔。”汝州市焦村镇焦村小学负责人表示。

“未来,实践队将持续深耕乡村,让青春力量在支教实践中闪光,为乡村教育与文化传承注入持久动能,助力乡村振兴路上的教育之花绚丽绽放。”华中科技大学“童心港湾 暖心助学”暑期社会实践队负责人说。(蔡长伟 杨子暄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