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羹
发布时间:2025-08-05 16:44 浏览量:8
比起绿豆汤,我更喜欢绿豆羹。
母亲做的绿豆羹有股青色味,稠粘,吃在嘴里有沙沙的感觉,进到肚里滑溜溜的。儿时的绿豆羹,就是母亲为我们守护炎炎夏日最好的清凉。
每每闻到绿豆汤的味道,定会想到母亲的绿豆羹,就像一股清泉,汩汩而下,温润中夹着丝丝凉意。一口绿豆羹下去,从头到脚的舒服,是最不能忘却的记忆。
母亲的绿豆羹用材简单,只有绿豆,一般放糖,有时候放几块火肉(春节前腌制的猪肉的别称),均有不同的效果。放糖的防暑降温,而放火肉的起到药用作用,能够去内火,降肝火,对于咽喉肿痛之类的上火疾苦,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良效,或许这才是老祖宗最原始、最传统的药膳同源的治病防病方法。农村人不会张口闭口叫什么养生,但自然的生存传承了许多宝贵的东西,生生不息流传久远。
母亲做绿豆羹的绿豆都是自家种的绿豆。一年中有早绿豆和晚绿豆,早绿豆产量高,绿豆成品较好。晚绿豆大多碰上旱季多,绿豆成品较差,个相对小些,产量大多不及早绿豆。同时,早绿豆因为适时,雨水充足,除了个大,绿豆的味道鲜,铁子较少。
采摘绿豆一定要选在豆荚成熟,要不然里面的豆未全熟,晒干后的绿豆就是扁扁的空壳壳一般。当豆荚由绿色成为黑色,又未开壳时才是最好的采摘时机,若再过了,荚开裂,里面的豆就会跳将出来,掉入地里,好好的豆只能浪费。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是如此,适时而采种,早晚都不及,懂得这样的规律,才不为过。
摘回来的豆荚先晒到裂开,便可以搓开未开的荚,捡掉大壳,再通过风车扇干净。新绿豆很绿很绿,抓在手上滑溜溜特别舒服。新绿豆一定要晒干,要不然存放久了容易长虫子。
母亲做绿豆羹总是要反复精选,把要做绿豆羹的绿豆,分次倒在小簸箕里成小倾角,让绿豆慢慢往下溜,一粒粒地挑出铁子丢掉。铁子是煮不熟、煮不烂的绿豆,要是里面混有铁子,不小心一口下去很可能咬坏牙齿。精致的一份绿豆羹要是被铁子搅了,实在是多了些扫兴。
母亲挑铁子很有一套,簸箕反复选后,便是在洗绿豆时继续挑。铁子在水中很容易发现,个小,特别硬,当然到水里发现的也只是偶尔。
为了一份醇香味美的绿豆羹,可是费尽了母亲的心。于母亲而言,简单的食谱只有做到吃下去不让人讨厌,还有几分赏心悦目的地方,那才是最好的东西。
母亲做绿豆羹只能用铁锅、柴火,并无当下的气、电、压力锅。煮绿豆羹须得一番功夫,这个过程母亲一直守着,不时地搅动,最后细火慢炖,才形成汁浓粘稠的绿豆羹。
火肉绿豆羹少有用铁锅,用砂钵。将淘洗好的绿豆放进砂钵,加适量的水,放几块火肉,盖上盖子放在灶里,经过柴火的闷煮,绿豆烂了,火肉也烂了,火肉的香味渗透在绿豆里,别有一番风味。
每次做绿豆羹,母亲就像做一件精细活,一遍遍挑、洗、拣,实在麻烦,但她从不嫌麻烦,生怕那个环节没做好,做出来的绿豆羹失去了该有的味道。
曾好多次凭着记忆试着做绿豆羹,可是笨拙的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母亲做的那形、那味,不是过稀就是过稠,或许又总也煮不烂,吃起来口感粗糙没有爽滑感。要是母亲在世该有多好,省得我这么麻烦,除了能吃到现成的,或许还能从母亲手中学到真正的做绿豆羹的方法。
母亲走后,我就再也没吃过绿豆羹,只是闻着绿豆汤的味道,心里总会酸酸的……多想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吃碗母亲的绿豆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