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品】邹平市礼参初级中学 王秋红·老床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05 17:08 浏览量:2
人是恋旧的,有些东西用得越久,就越有感情,也就越不想舍弃。
就像前几天搬家时,一张老床闯进我的思绪,久久萦绕。
这床来家里快40年了,是父母结婚后,起早贪黑奔忙,置办的第一件像样的家具。它几经辗转,被抬上抬下,已经随我们搬了三回家。
它通体枣红的颜色,纯榆木拼接而成。对称的两把长条靠椅相向而立,形成支撑。长椅的靠背边儿,有凹凸的造型和精美的纹路,虽已缺角少棱,兼有零零星星的漆剥落,木质探出头来,却依然精美雅致。床板压在两条长椅中间,稳稳当当地被椅背卡紧。床板是厚重的实木钉在一起的,木质轮纹真切可见。几次搬家,摩擦磕碰,也仅有一条木板的一处钉子松动了,其它板子仍结结实实地抓握在一起。床板下,长椅的八条腿逐渐下收,牢牢地抓住地面。
长椅的底座既能支持床板,又是两个长方体储物箱。箱门把手是砸进去的铁钉,上过油,上过漆。只需捏住钉帽,轻轻往外一抽,小门就打开了。既就地取材,又精致实用,我每次都忍不住惊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一个箱子里,存放着家里重要的文契、手续或证明。父母放东西时,从未避讳过我,我可以随时打开翻看。记忆里,也从未发生过因遗失什么引发争吵或纠纷。另一个箱子里,我常能翻出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小扣子、玻璃珠、小围巾、一张画、一支笔、一颗糖……因为箱体又长又深,里面黑洞洞一片,掏东西时,因看不真切,小手常把这些新奇物推得更靠里了,于是就有了拿长杆往外扒拉的各种奇妙经历。
长椅的靠背处,有一片颜色异样的漆,这一处是后补修的,这里面藏着我小时候的故事。
那时,我们还住在老家的宅子里。父母跑车,早出晚归是最寻常不过的。打小,我就习惯了一个人在黑夜里熬。母亲说我那时是很调皮的,小脑袋里一天到晚能闪出各种新奇的想法。那一天,天还没亮,父母就出车了。我一个人在床上翻身又爬起,摸索着玩,无意间瞥见了近旁的火柴盒。火柴划着,整间屋子是一片唯美的火红;火柴熄去,火柴棍上便剩下微弱的火星。轻轻松手,让这星星垂下去,跌撞在地上,便又溅起一池小星火。一根又一根,我沉浸其中,尽情欣赏着火柴的光亮。
没承想,一团热烈的光亮,从床底下肆意地攀爬上来。我猛然回过神,坏事了,火星子引燃了床围子。
细想去,我那时真敏捷。我疾速跳下床,拿起方桌上的茶碗,倒满水,泼上去,又泼上去;我又跑到院子里,水舀子挖了一瓢又一瓢,泼上去,又泼上去。也许,我那时并不懂得“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只下意识记得“唯快不破”这个道理吧。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我不记得了。总之,火是灭了,没有造成大损失。不过床的一边椅背,委实烧透了一个盘子大小的窟窿。
第二天,邻居奶奶得知此事,一直惊叹我命大。还说这张床有灵气,有神龙护体之类的话。
我那时只知道,这的确是一张好床。
后来,父亲把窟窿补起来,又重新上了漆。我成家后,有一次回娘家,儿子往上一躺,就相中了这床。虽载过几十年的光阴,它却依然有醇香的木香飘散出来,小孩子在上面肆意欢腾玩闹,也听不到“吱嘎”的响声。自那以后,我们就搬了过来,儿子一直睡在上面,算来也已三年有余。最近这次搬家,一家人都说不舍得,还是把它一起带了过来。没再刷过漆,也没有补过钉。
我留恋这张床,更随着时间的叠加,对它升腾起敬意。它是那么简单,几十年如一日,只去专心做好一张床。年与时驰,它依然不松,不晃,不响,就这么稳稳当当,扎扎实实立在那里,去成为一张好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