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磐安镇:高原架豆香满园 丰收喜悦溢山间
发布时间:2025-08-05 17:24 浏览量:3
盛夏八月,走进甘谷县磐安镇南后山区的架豆王种植基地,藤蔓间挂满饱满翠绿的架豆,像一串串翡翠垂落,农户们穿梭在田垄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涵盖西坪、好稍科等10个行政村的3600亩架豆田,现已成为山区群众的“致富田”,一串串脆嫩的架豆正变成鼓囊囊的“钱袋子”。
滋养着丰收喜悦的南后山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200-1600米的海拔造就了冷凉气候,昼夜温差让架豆积累了充足养分。独特的自然禀赋,让这里的架豆王肉质厚实、口感脆嫩,摘下一把,能闻到清冽的豆香。如今,这些带着“高原印记”的架豆,不仅成为了本地村民们餐桌上的常客,还远赴多个省份,占据了兰州、西安、成都以及东部城市的商超货架,成为消费者口中的“放心菜”。
“以前种传统作物,风调雨顺也就够糊口。”庄儿沟村副主任杨新明回忆道。转机始于镇里的产业规划——依托南后山区高寒气候,磐安镇把架豆王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金钥匙”,打破地域界限,将南后山区6村零散土地予以整合,统一规划耕种,扩大架豆种植规模,通过历年的物资补贴和技术指导,让村民熟练掌握架豆种植技术。好稍科村的何卫敏记得,“前年,豆角刚挂果时得了霜霉病,技术员当天就带着药剂上门,后面镇上又给我们引进了新品种芸豆,产量和价格更好了”。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小架豆形成了大产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对接市场,三和祥、宜隆圆、唐振山等龙头企业建起加工车间,产销链条环环相扣,让架豆附加值节节高。如今,这里的架豆王已纳入“甘味”农产品品牌体系,包装上的“甘味”标识,成了闯市场的“通行证”,让农户们实实在在地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基地现亩产1500公斤以上,亩均产值超4000元,架豆王产业像一棵繁茂的大树,根系深扎在田间地头,枝叶舒展在市场云端。
夕阳西下,满载架豆王的货车驶离山区,车灯照亮了蜿蜒的山路。车厢里的架豆还带着晨露的湿润,正奔赴一场与城市的约定,而留在山间的,是沉甸甸的收获,和村民们对来年更美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