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17岁女孩遭霸凌视频被售卖?校园霸凌何时才能终止?

发布时间:2025-08-05 17:29  浏览量:3

2025年4月21日,沈阳万达广场地下通道惊现一起恶劣的校园暴力事件。17岁的职校女生小彤(化名)惨遭多名女生围殴,相关视频不仅被高价售卖,还被直炫耀,此等行径着实令人发指。这起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未成年人暴力、平台监管失职、家庭教育缺失等诸多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那日午后,在沈阳市铁西区沈辽路万达广场地下通道,一场令人触目惊心的暴力闹剧悄然上演。小彤因在一名男生的社交账号留言,与之发生争执,随后便陷入一群不同年龄段女生的围殴之中。整个施暴过程被全程记录,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在视频里,施暴者的行径令人不齿,她们竟以6.6元的价格兜售这段暴力内容,还通过直播大肆炫耀自己的“战果”。

事后,警方迅速介入调查,部分施暴者受到了应有的处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未满14岁的施暴者因法律豁免条款而免于追究责任。但这场暴力的阴霾并未就此消散,相关视频被多次转卖,甚至流入境外平台,沦为“灰色产业链”的一环。施暴者将暴力当作待价而沽的“商品”进行交易,而购买者的行为则在无形中助长了暴力模仿之风,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更令人忧心忡忡的是,小彤所遭受的创伤并未随着事件的暂时平息而终结。她反复观看那段暴力视频,心理遭受了极大的冲击,极有可能引发长期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种二次伤害,其危害程度远甚于最初的暴力本身。

从法律层面审视,未满14岁的施暴者巧妙利用法律空白逃避处罚,而平台的审核机制也存在显著漏洞。暴力视频通过“教训”“冲突”等隐晦标签成功规避AI识别,致使审核机制形同虚设。此外,施暴者在直播中公然挑衅法律权威,宣称“不怕进警局”,这严重损害了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家庭教育的缺位同样不容忽视。施暴者的家长未曾出面道歉,其监护责任严重缺失。职校固然有责任加强学生管理,但校外如商场地下通道等监管盲区,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导致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面对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社会各界呼吁从法律、平台、家庭、教育四个维度入手,构建一套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譬如,引入“恶意补足年龄”原则,对恶性暴力行为实施更为严格的法律追责;强化平台审核机制,将传播暴力视频者按“寻衅滋事共犯”论处;在校内建立匿名举报机制,对存在高危倾向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在公共场所增设安全岗亭,并与警方联动巡逻。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扭转“暴力可牟利”的错误认知。职校应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切断暴力滋生的土壤。只有让“零容忍”真正落地,才能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尊严与未来。暴力不是青春的注脚,而是需要被严肃对待的课题。当法律不再成为施暴者的盔甲,而是弱者的盾牌,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走向文明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