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村超”按下安全重启键

发布时间:2025-08-05 17:52  浏览量:2

8月4日,中国应急管理报三版整版刊发稿件《榕江“村超”按下安全重启键 》,对榕江县在遭遇两次洪涝灾害重创后,榕江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如何与各部门工作人员、当地群众携手护航“村超”赛事安全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榕江“村超”按下安全重启键》

■本报记者 陈慧 罗雄鹰

三场比赛、球星互动、感恩巡游,榕江县重启贵州“村超”“超级星期六”。7月26日晚,各族群众手拉手,在新绿茵场上围成“同心圆”,烟花璀璨夺目,侗族大歌回响。

今年6月,榕江两遭洪峰重创,导致7月决赛季戛然而止。比赛按下暂停键的一个月,当地各方合力修复球场,重建家园。

从2023年5月13日开赛,到今年7月26日“归来”,在年均1000多场赛事的背后,榕江县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如何与各部门工作人员、当地群众携手护航“村超”赛事安全?

近日,记者来到榕江,探寻“村超”盛事背后的安全密码。

▶暂停

“每天都去看一眼球场,期待早日重启”

往年7月,是“村超”总决赛的时间。但6月24日、6月28日两次洪峰过境,让地处平永河、寨蒿河、都柳江等交汇处的榕江遭受重创,“村超”赛程被摁下暂停键。

6月24日凌晨3时,榕江县防汛指挥部研判洪水涨势等情况,下达“全体撤离球场”指令。完成进口、出口加装挡水板等任务的榕江县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周超,在球场收到消息后,看着昔日沸腾的球场,抓着护栏的双手,松开、握紧、又松开。

几乎同时,抢险人员将球场周边商铺、小区等处于危险区域的群众逐一叫醒,将他们转移至东一环公路及321国道等高处避险。冲锋舟向安全地点驶去,“榕江女婿”周超和同乘的居民,却不断向身后的球场和家园看去。

6月24日7时许,寨蒿河水位上涨,几乎与榕江大桥桥面齐平,“村超”球场瞬间被淹没。“心里很不是滋味。”榕江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胡学浩红了眼眶——人、设备,能上的都上了,还是没能抵挡50年一遇的洪水。

来不及悲伤。来自各地的力量,以及榕江县29个网格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群众,迅速投入抢险救援、重建家园等工作。“榕江共有600多部电梯受到不同程度浸泡,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不可能这么快恢复。”榕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徐娴婧说,来自省、州的35支电梯维修队一刻不停,让“村超”球场附近小区、酒店等多处电梯恢复安全运行。

一家一户、一街一巷,由“村超”汇聚的力量还在传递。在开展清淤时,榕江县应急救援中心工作人员张鑫注意到,一位面生的大哥扛着铲子加入队伍。

“他来自榕江县平江镇。一听说城区受灾严重,自发乘车过来帮忙。”张鑫说,清理结束后,这名大哥扛着铲子默默离开了,谁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重建时,一支500多人的施工队伍进驻,按照方案1∶1还原球场。工期表上,铺草坪、修看台等任务被一一列出。连日的阴雨天,让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吴勇担心各点位员工出现安全松懈等情况,他戴着一顶跟随自己多年的安全帽,逐一巡查、提醒道:“赶工也不能忘记安全。”

在赛事暂停的那段时间,周超组织群众转移时遗失了手机。他说,手机丢了没关系,人救下来就好。如今,他和很多人一样,每天都去看一眼球场,期待赛事早日重启。

2023年,第一届“村超”开赛,令场内外无数观众沸腾。那年,“村超”赛事为榕江带来“村超”经济,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多亿元。

球场,是38.5万榕江人的希望之光。随着球场重启,大家的生活也恢复了昔日喧腾。

▶赛前

“作为榕江的一分子,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

7月23日,距离“村超”重启还有3天,榕江县安委办组织住建、消防、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工作人员来到球场、周边商铺,开展安全指导服务。

2023年开赛那周,球场内、商铺旁、景点里的人员密集程度,让榕江意识到赛前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随后,榕江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安委办牵头,联合各部门成立联合检查服务组,赛前定期在球场及周边“九小场所”开展安全巡查等工作。正如胡学浩所言:“因为足球,榕江走出贵州,被全国知晓,被世界关注。作为榕江的一分子,要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保证赛事安全。”

提到最初,周超说,在办“村超”之前,大家几乎都没有参与体育赛事安全保障的经验,联合行动的经验也不多。后来,在融合过程中,大家注意加强对各行业标准、内容规范的学习,总结出“聊家常、点问题、促整改”等工作方法,逐步打好配合仗。

两年多来,榕江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何运斌和同事每周轮流参与联合检查服务,及时发现、帮助消除赛场内部看台结构等隐患。在榕江工作了15年的何运斌说:“安全就像长传球,需要多人传球接力,要时刻保持警惕,为每一次顺利开赛保驾护航。”

安全检查、指导服务、研判整改、及时回看……周超说,800多天的磨合,联合检查服务组完善工作提示单、整改提示单、闭环管理隐患等机制,累计发现并消除球场和周边商铺各类隐患700多条。

自小在榕江长大的榕江县工信商务局工作人员韦文碧说,最初,没有安装燃气报警器的商铺较多。随着“婆婆嘴”“铁脚板”轮番上阵,商铺、流动小摊的经营者渐渐养成了检查设备的安全习惯。

“我们会尽快清理消防水箱内的碎泥,以确保其出水畅通。”在7月23日的联合检查服务中,一家“村超”赛场周边商铺的负责人对榕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文员龚锐说,安全对每个人都很重要。龚锐表示,“村超”重启在即,各部门工作人员、各商家都把安全放在心头,为观众营造安全观赛、体验榕江生活的良好环境。

榕江县“村超”办公室副主任王永贵介绍,“村超”赛场年均举办A、B、C、D四类赛事近千场比赛。联合检查服务组的加入,让赛事顺利举办更添底气。

▶赛中

“比赛精彩时刻,我们都是在回放里看到的”

7月26日13时,开赛前1小时,榕江县消防救援大队音堂路消防救援站站长王彪和省、州增援力量进入“村超”赛场执勤。王彪说,赛中是最放心不下的时间段,赛场内外都是他们“时时放心不下”的点位。

压力转化动力,榕江县在赛场旁的榕江县城北新区体育馆设立服务保障“村超”现场应急指挥部,分为三个保障组、两个秩序维护组,以及应急、舆情两个处置组等。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各部门主动认领任务。“我们在2023年开赛后的第二周就着手制定应急预案,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榕江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蔡波说,他们会在现场明晰风险点,并在“头脑风暴会”上明确责任单位,安委会跟进督办。

有了方向,消防等部门进一步制定工作细则。音堂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朱曦灿介绍,类似7月26日这样的A类赛事,由省、州消防救援部门统一安排增援力量前置备勤,为榕江“村超”赛场、老城区等消防安全护航。规模较小的赛事,一般由榕江消防队伍保障。

赛场外,流动小摊是安全保障者们关注的重点。榕江县减灾中心工作人员姚齐既是“村超”忠诚村队的前锋,也是赛场外的安全“守门员”。“用家乡话提醒乡亲们,注意使用合格燃气等安全要点,他们接受得更快。”他说,有时听到游客说喜欢家乡的卷粉等小吃,感到很自豪,执勤也更有动力。

赛时的专注,造成了场下的反差:对于2023年车江一村和忠诚村队点球大战、2024年党相村与东门村“师兄弟之争”等赛场经典片段,朱曦灿说,他和很多执勤工作人员一样,都是在回放里看到的。“村超”开赛以来,他坚守执勤岗位,没能和家人一起坐在看台上看过一次完整的球赛。

在每周多赛、每次12小时执勤的节奏下,如何保持专注?音堂路消防救援站指导员卢方力说,该站在休息时开设战地“小课堂”,激励党员带队员。很多队员因为参与过“村超”赛事安全保障,在其他工作中也能独当一面。

▶后勤

“人人争当安全‘服务员’”

7月26日晚,由各地帮助榕江抗洪救灾的救援队伍、当地后勤保障群众等组成的感恩方阵入场,全场五星红旗飘扬。两侧的榕江志愿服务队维持着赛场的秩序与安全。

胡学浩介绍,两年来,为服务保障好每名“村超”观众安全,共青团榕江县委员会组织各单位青年志愿者在赛场开设流动服务站,提供问询、住宿、引导、应急等多种服务。

榕江县应急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陆开云在2023年就加入了榕江志愿服务队,他说:“‘村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大家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了。‘村超’赛事安全保障服务也是如此,调动每个人,方能推动‘大安全’。”

最初,“村超”赛事火爆,很多酒店一房难求。为保障游客的住宿安全,榕江志愿服务队建立酒店“供需群”。在住宿最紧张的时刻,榕江县党员干部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为外地游客“提供住宿”的视频,为多位观众解了燃眉之急。

随着“拌粉队分美食”等场内活动陆续推出,榕江志愿服务队有了一项新任务——维持活动秩序。一次拌粉队分享美食时,观众忙着接食物,谁也没注意到一个小女孩站在人群中,差点被挤倒。陆开云看到了人群中的女孩,立刻冲到她身边,把她带到安全地带,并进行安抚,帮助其找到家人。

不少游客不知道球场及周边是无人机禁飞区,未经报备的无人机会坠落。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蓝朋友后勤服务站”请求帮助。榕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志愿者带着改装的“夹子神器”,时常为游客捡回无人机、手机等物品。该大队还联合公安部门发布公告,提示禁飞无人机,以防坠落造成人员受伤。

每遇“村超”大型赛事,榕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营区即刻“换装”:营区办公室、宿舍摆上折叠床,变为集体宿舍;队员、文职人员、食堂阿姨化身“保障员”,骑上小摩托穿越人海,为省、州消防救援部门安排的增援队伍送饭;队员变身“冲锋员”,主动带领增援力量熟悉场地和重点部位。一名增援队员对朱曦灿说,之前不明白是什么力量守护“村超”平安,来了就明白了——人人争当安全“服务员”。

正如受邀参加感恩方阵的榕江县月寨村村民张爱珍说,足球让各族群众团结一致,为办好更安全、更好的赛事而努力。

榕江“村超”重启正值旅游旺季,周边的酒店恢复了往日“一床难求”的景象。在下一批游客入住前,酒店安全工作负责人李先生抓紧对酒店的消火栓、应急照明系统等进行全面排查。他说,只有“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人人争当安全“服务员”,保障好每名“村超”观众的安全,榕江才能欣欣向荣。

《场上球员场下“安全员”》

■本报记者 陈慧

7月22日一早,姚齐按照提前准备好的核查灾情路线赶往受灾乡村。这位水族小伙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榕江“村超”忠诚村队的球员,一个是榕江县减灾中心的工作人员。他说:“足球一旦喜欢上,就会一直喜欢,这份热爱会转化为做好每件事的动力。”

2023年5月至7月,忠诚村足球队拼进榕江“村超”决赛。7月29日夜晚,在点球大战中,忠诚村队惜败。提到这场对战,姚齐说,这是他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那个夏天,进攻时互相配合、进球时欢呼雀跃、失意时互相鼓励,这些经历一直鼓励他不断向前。

在没有比赛的周末,姚齐会参与“村超”赛事安全保障服务。他说:“以前当前锋,满场跑都不觉得累。现在上年纪了,可能踢不了全场。但在场下当安全‘守门员’,从赛前到赛后,会一直坚持到底。”

在场内维持秩序时,看到观众排起长队去洗手间,姚齐会主动提供附近洗手间的位置信息,减少观众等待情况,以免发生踩踏。在场内执勤时,当发现场内看台铁架上螺丝出现松动情况,姚齐会提醒有关负责人加固。在上百家流动小摊间巡查时,看到老乡用了不合格的软管、燃气罐,姚齐会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帮助其更换……他说:“每一步都要做细,才能守住‘安全关’,守护榕江‘村超’和烟火气。”

姚齐在榕江县减灾中心工作,日常负责防灾减灾救灾宣传、灾情调查等。

近日,他前往“6·24”榕江洪灾中受灾最严重的古州镇杨家湾村核查灾情。到了该村一位老人家中,姚齐看到村民的木房子被冲坏,一片狼藉,心里十分难受。老人家握着姚齐的手说:“你们来看我、关心我,很感谢。”姚齐紧紧握住老人的手,回应这份信任。当天,他和同事加快核灾统计进度,为下一步向受灾群众发放补助奠定基础。

在贵州省第六届学生运动会中,榕江县民族中学首次取得足球初中男子组比赛冠军。这支足球队的教练是榕江“村超”忠诚村队的队员。“孩子们的成功也鼓舞着我们,困难一定会被打败,老百姓一定会平安幸福。”姚齐说。

《把侗家的最高敬意送给恩人们》

■本报记者 陈慧

连日来,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月寨村村民张爱珍和200多名嬢嬢忙着煮红波蛋、绣鞋垫,准备为参加贵州“村超”“超级星期六”的各地救援队伍送上侗族人的平安祝福(侗族习俗中,红波蛋象征平安,绣鞋垫象征把情谊送给爱的人,编者注)。张爱珍说,危险来临时,各地应急管理、消防部门和武警部队、社会救援力量守护着他们的平安。如今,村民的生活逐渐恢复,大家想把侗家的最高敬意送给恩人们。

回忆与“村超”的初识,张爱珍说,听说20支村寨足球队要比赛,想着如何能为月寨村足球队做一些事情,便和村里阳光女子蔬菜合作社的嬢嬢们商量,成立一支美食拉拉队。

说做就做,月寨嬢嬢把村里的西红柿、百香果等特产做成花环,带到相距6公里的“村超”球场。美食拉拉队一出场,便获得了全场欢呼。“‘村超’球场上的第一支美食拉拉队就诞生于我们这里。”张爱珍说。

除了美食拉拉队,“月寨嬢嬢团”在三届“村超”中还自创农具走秀、稻草舞龙等表演。张爱珍说,“村超”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展示家乡风采、推动乡村发展的平台。近年来,“月寨孃孃团”荣获“最美‘村超’人”和“最美拉拉队”等称号。

6月24日、6月28日两次洪峰过境,给榕江带来重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救援队伍来到榕江,帮助榕江人渡过难关。当听到有的救援队伍在搭灶生火时,张爱珍立即和其他嬢嬢一起,拿出自家的肉、菜等,组建“临时送饭志愿服务队”,为各地救援队伍送上热腾腾的饭菜。吃到“月寨嬢嬢团”做的饭菜的,有9名来自重庆市万州区华岩应急救援队的队员。

“晚上大家有时间来合作社,我们给恩人绣侗族绣花鞋垫、煮红波蛋。”救援队伍撤离榕江前,张爱珍这样通知其他嬢嬢。当晚,年长的来了,年轻的来了,彼此“红过脸”“吵过架”的嬢嬢也来了。张爱珍说,大家只有一个心愿——把平安送给可爱的恩人。可惜,这9名队员最终没收到这份心意,让张爱珍感到十分遗憾。

7月初,张爱珍意外收到一份来自华岩应急救援队的礼物——一个由参与此次救援的队员臂章和姓名牌做成的照片墙、一封感谢信。她说,几份盒饭,大家记了这么久。该如何向恩人表达谢意?

不久前,张爱珍接到榕江“村超”组委会邀请,让她作为当地群众代表参与感恩游行。她想,华岩应急救援队会不会来?她试着联系了该救援队队长平兴武,得到“会来”的答复后,便将消息告诉了其他嬢嬢。嬢嬢们说,赶紧准备红波蛋和绣花鞋垫,这次一定要送到他们手中。

“看到他们,心里又高兴,又想哭。”7月26日,张爱珍望着救援队员们,声音哽咽。她说:“有他们,榕江才能这么快站起来,我们的日子才重新有了光。”